面對杜如晦陡然的詢問,整個政務廳内驟然安靜了下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向李泰看過去,如果目光能化成利劍,李泰現在怕不是四分五裂了。
“所有的錢财,自然投入到了農業學府了!”李泰面對如此詢問,倒是坦然說道,
“農業學府今年招募流民開墾田地,同時收養了八百名學生。
這些人吃穿用度,一直都由開水澡堂和養鴨場賺到的錢來養着。
今年,我打算趁着冬季舉子彙聚長安,打算,招募些舉子給他們教學。
而讓舉子能看得上農業學府,也隻有多提升點月錢,多供應給他們一些筆墨紙硯。”
對李泰來說,這些事情沒什麽好隐瞞的,自己賺到的錢,每一分都花費得明明白白。
如果要查,那仔細查就是了,自己自然無懼,因爲自己是真的要幹事情。
聽到李泰自信的回答,在場衆人自然能夠聽得出李泰與其之中的陳懇。
就算是杜如晦也沒再在錢這點上追究下去,因爲他們都聽得出李泰的自信。
反而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說道,“農學準備開課了?居然打算招募長安科考的舉子!?”
李泰聽到了李世民的話,卻是有些無奈,不由申明道:
“阿耶,我要得不是一群隻知道種田的田舍郎,而想要的是一群能夠鑽研農業知識,傳播農業知識的農學大家。
若是不識字,他們怎麽能作書立傳,傳播農學!”
“居然還作書立傳!”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忍不住哈哈笑起來,道,“那你可要好好努力,我還等着你作書立傳呢!”
周圍重臣聽到李泰的話,紛紛忍俊不禁,即是感覺越王的豪氣,也略帶着幾分期待。
他們想要看看李泰誇下的海口不知道未來會不會實現。
“阿耶,莫笑了!”李泰忍不住噘噘嘴,道,“将來我農業學府出來的農學大家定會成爲國之棟梁,現有個機會放在阿耶你面前,想不想爲未來的國之棟梁增添一分力!”
“好好好,你說說,怎麽個出力法?”李世民聽到李泰的話問道。
李泰看着李世民的樣子,在這時候,自熱毫不客氣的向着李世民要人:
“農學院裏面的學科分爲了文,數,農,醫,墨和樂六科,其中文樂兩科我倒已找到管理先生的科長。
但數農醫墨四科依舊無人,能不能向您從太史局、太醫院裏找數科和醫科的科長。”
說實話,李泰的想法非常簡單,自己組建了這麽個學府,隻要李世民的腦袋是正常的,肯定會安插幾個人進來。
倒不是對自己有什麽懷疑,而是正常皇帝對嫡子的一種保護與限制。
要真什麽人都不派遣進來,那反而李泰要小心是不是自己已經被李世民抛棄了。
所以與其把局面搞得複雜,李泰感覺自己智商不夠高,那就盡量讓局面簡單化。
自己準備走得就是積厚博發,靠着生産力提升來王道碾壓的道路。
陰謀詭計什麽的自己不會玩,也不擅長玩,那就讓自己做得事情變得敞亮。
自己前期有李世民做保護傘,衆人也不會認爲李泰建立了這麽一所學府就能改變什麽。
但等所有人都見識到這座學府的力量後,真到那時候李泰可以說是羽翼豐滿了。
所以反過來這座學府所産生的力量,就會成爲李泰最大的政治根基。
現在學府缺人了,就算李世民這次沒找自己過來,李泰都會找機會跟李世民哭窮,然後讓李世民把人安插進來。
這年頭能做間諜的都是人才,君不見香港黑道,日本酒廠,還有美國的神盾局,那不都是靠着一堆二五仔支撐起來的。
這年頭誰幹本職工作不是在摸魚啊,也就二五仔真正做到了鞠躬盡瘁,盡職盡責。
而自己隻要不造反,等到自己續接貞觀榮耀,這些二五仔還不都是自己的忠實狗腿子了。
所以,李泰不怕李世民不插人進來,怕得是李世民一個人都不塞進去。
“墨科?”房玄齡聽到這詞,倒若有所思道,“爲何不叫匠科!”
“胸無點墨,徒爲匠工!”李泰道,“墨者,非公兼愛明志尚賢!”
“越王想重現百家?”房玄齡聽到李泰的話語,倒是又問了一句。
而李泰搖搖頭說道,“曾經孔穎達孔給事中曾經問過我,大漢之滅滅于誰手?”
聽到了這話,在場衆人微微一愣,就算是李世民聽到這話,手也不由一緊。
當時自己剛剛稱帝,才簽下了渭水之盟,結果孔穎達這大儒被自己的兒子李泰給氣暈了。
自己爲了最快速的平息事情,便讓李泰快速開府,然後派遣顔勤禮進行私人教育。
沒想到這件事情,李泰依舊沒把它給真正放下來啊。
而在場一衆大臣,更是多少知道這件事,也知道儒生從此多有輕慢李泰。
但官當到他們這層次,更多則是實用主義,哪怕對儒學肯定是有好感的,但還不至于因爲儒學,進而看不起李泰,或者打壓李泰。
因爲他們首先是政客或政治家,不是儒生。
“我回答自從大漢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那大漢滅亡的一切問題,就一定是儒學問題。
而如今,我還是這一個答案!”
李泰環顧衆人,仿佛已經無路可退!
李泰對房玄齡道,“房國公問我,是不是想要重現百家?
我的回答是,大漢那強都會遇到儒家解決不了的問題,那我們大唐呢?
會不會在以後的某一天也同樣也遇到儒家解決不了的問題。
所以我想以百家爲參考,找到這個問題,然後解決這個問題!”
聽到李泰的話,在場衆人能聽得到李泰口中的堅定,内心更是有種難以言喻的振聾發聩。
他們看着李泰的目光發生了變化。
李世民的目光中有得隻是得意與欣慰,得意自己兒子的天才,欣慰自己有如此的兒子。
但群臣們看着李泰的目光卻充滿了驚歎,這是一個八歲的孩子應該思考的事嗎?
更重要的是,作爲李世民的兒子,大唐的一品親王更有資源去推動這件事情。
李泰從當初開府搬離東宮後,就開始一步一步的走到現在,都在堅持自己的念想。
不說遠的,至少他解決掉了蝗災,已開始籌建農學學府了,所謂天生聖人不過如此吧。
不過,一想到這是李世民的兒子,好像天生聖人的設定也不是不能接受啊。
更進一步想一想,李泰失敗還好,如果成功了,那等于是真掀了儒家了底子了。
與儒家爲敵,幾乎所有人可以說想都不敢去想,但李泰仿佛就有着這麽個志向,并且還有行動有資源的在一步步推進,孔穎達知道當初的問題,給儒家到底埋下了多大的坑嗎?!
一時之間,在場衆人倒是有幾分的不知道應該說什麽好。
這時候,杜如晦站出來把衆人拉回了現實,開口道:
“聖上,臣杜如晦彈劾越王損公肥私。
朝廷大臣乃國之棟梁,豈可因一句話,便棄品級官位,給他這還沒有影的學府做科長。
如此輕慢,把朝廷命官置于何地!”
李泰聽到這話,雖感覺自己學府将來絕對會成爲一股重要力量,但現在李泰卻隻能恭敬的對杜如晦道,
“泰知錯了,多謝杜公教會,泰并沒有任何輕慢朝廷大臣的意思。”
杜如晦看着李泰果斷認錯,便是滿意的點點頭,然後繼續對李世民道,
“越王殿下,欲修建農家公學終究是美事一件,朝廷官員因有職責不方便承擔。
但臣之小弟杜楚客,少崇奇節,頗有才名,喜歡墨家遺著,如今正在嵩山隐居。
他無職無官,想來做墨科之長,正好合适!”
内政廳裏面的大臣,看着杜如晦自薦了自己家小弟後,倒堂而皇之的回到位置上。
仿佛剛才訓斥的話,不是你杜如晦說的似的,這年頭怎麽會有你這麽不要臉的人!
但杜如晦這事情做得的确果決,他雖不知道李泰的真正目的是什麽,但就按照李泰就現在所展現出來的志向與智慧,杜如晦感覺李泰需要人進行引導。
否則李泰對太子李承乾絕對會有很大威脅,一種威脅并不是說李泰能因此成爲太子。
而是說隻要李泰成立的這座學府,并從學府中真走出幾個人才,那他們天生就會盤踞在李泰身邊,成爲李泰的政治團體。
所以杜如晦讓杜楚客在李泰身邊,就是等到哪一天,李泰做錯事時,杜楚客能遏制住李泰的所作所爲,讓李泰沒做傻事的資本。
事實上,至少聽了今天的話,沒人感覺李泰能夠登上皇帝的位子。
在他們看來,李泰一不是嫡長子,這天子順位自然輪不到李泰,前面還有李承乾呢!
而第二點也是最緻命的,那就是李泰認爲儒學有問題,這等于是徹底的得罪了儒生。
可以說李世民的兒子誰都有可能成爲李世民的繼承人,但就是李泰最不可能。
因爲隻要李泰流露出要奪嫡的可能,那天下儒生就都會向李泰的對手彙聚。
而當太子加上了天下儒士的支持,在場衆人不認爲李泰有任何翻盤的可能。
畢竟李泰拿頭翻盤,還不如指望向來聰穎仁性的李承乾瘋了,要造李世民的反好了!
所以,他們也就想要看看李泰到底能夠研究出什麽東西來。
說不定自己還能趁機收割一波底蘊,以後自己也不再是官宦世家,而是類似五家七望的頂尖世家了。
隻不過,杜如晦做事的決斷還真快,甚至連人選杜楚客都算了好了。
李世民聽到杜如晦的話,倒有些意外的看了一眼杜如晦,很顯然在越是大問題上,杜如晦的決斷就越是敏銳。
原本李世民想要随便給李泰一份口谕,讓李泰去太史局或者太醫局領人。
但現在,李世民感覺自己要好好的考慮一下了。
“青雀你且先回去,剩下的農,醫,數三科科長,過些天我會給你補上的!”李世民對李泰道。
而李泰看着李世民準備認真的思索安排人員,不由開口道,
“阿耶,農科科長以後要統領全校科目,所以我準備暫時先留着,等以後真正能出一位農學大家,能夠讓學府内的衆人信服,我再讓他統領農科。”
聽到李泰這話,李世民不由輕笑了一下,開口道,“我知道了。”
得到李世民的保證,李泰也就安心的告辭了,畢竟自己這次的兩個目的達到了。
一是合理的把鄭家紡織産業納入到自己體系下,至少以後不會再有禦史不長眼的去告狀。
現在衆人關心的都是李泰想挖孔夫子牆腳的志向,對比鄭家的織布産業這點小事,拿來對比聽了都覺得庸俗。
二就是自己想從李世民的手中能不能扣點人過來。
原本李世民對李泰想要建立農業學府,也就懷着李泰無聊,所以想要建立個學府,就當給人掃盲了,自己何必介懷。
但在聽李泰的話,聽到李泰想要找到大漢雖強卻亡的問題,而且很可能是任何一個帝國都無法避免的問題,那這學府的立意就瞬間拔高起來了。
能不能找到自然另說,但無可否認,這件事對李世民來說本身就值得重視了。
當然,現在李泰的農業學府,甚至連火苗都算不上,頂多就是李泰自己打算弄出一個火種來,至于以後到底是被狂風吹倒,還是野火燎原,那是隻有曆史才能決定的事。
至于現在,随着李泰把流浪長安的人口吸納,同時又推出一文錢就能買賣的開水,不得不說,長安一衆大臣到底暫時不需要擔心今年長安有人會凍死的事。
而他們的注意力,也随着冬天的到來,開始進入到準備大朝會,以及每年正月的常考上。
他們也是要選拔優秀舉子,吸納優秀的人才進入朝廷。
至于李泰的農業學府,稍微派遣個人去注意一下,這都是看在李泰面子上。
畢竟一座學府,難道還真的能翻了天不成。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