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乙突然去世後,子托緊急即位,即商王文丁。
西方的周部落逐漸強大。文丁繼位後,爲了解除周人的威脅,采取懷柔政策。周侯季曆毫不客氣,看看中央沒動靜,就征伐餘吾戎,餘吾戎敗而降周。
周侯季曆向文丁報捷,獻上俘虜和戰利品。文丁嘉封季曆爲“牧師”,牧師有地方伯長的意思,專征伐權。文丁希望季牧師幫他安定邊陲。季牧師于是又征始呼戎,始呼戎敗而降周。過了幾年,季曆再次打敗翳徒戎,把三個翳徒戎大頭目送給文丁獻捷。
季曆是周太王古公亶父的幼子,武乙時繼位爲周侯。武乙曾授季曆以征伐之權。季曆率兵西滅程、北伐義渠,生擒義渠首領。
文丁突然看着季曆不那麽順眼了。
季曆到殷都獻俘報捷,把三個翳徒戎大頭目,向文丁獻捷。文丁賜以圭瓒、積匕,作爲犒賞,加封季曆爲西伯。
季曆準備返周時,文丁突然下令囚禁季曆。
季曆被軟禁的季曆一氣之下就絕食抗争,最後死在殷都朝歌。
季曆到底怎麽死的已經沒有人知道了,季曆死後他的兒子,姬昌即位。文丁殺季曆的作法沒能阻止周人力量的發展,周人與大商的矛盾加深了。
文丁當然知道西周這個威脅,但此時他卻沒有力量發兵去征伐西周了。
大商又大旱了,王畿地區的洹水“一日三絕”,沒有了水,糧食收成就成了問題,商朝經濟與國力日漸衰弱。
文丁心力憔悴,漸漸感到有心無力,把兒子子羨叫到跟前。
“子羨,以後你做了天子,一定要小心西周,可能是大商以後的心腹大患~”
文丁無奈地走了,子羨即位,即商王帝乙。
東夷中的“人方”再次叛亂,文丁的繼任者“帝乙”爲了不至于東西受敵,就把文丁的一個幼女,生得美麗端莊,嫁給了姬昌,向姬昌所代表的周人緻歉,這場隆重盛大的婚禮是天作之合。
商王帝乙緩和了與周人的矛盾之後,平定了東夷的叛亂。
--子氏天乙說--
商朝早年的曆史我們需要依賴《尚書》和《清華簡》等古代文獻去探尋,中期的曆史我們能夠根據殷墟的甲骨文梳理,晚期的曆史,我們更是可以根據西周的故事能夠探尋。
我們都知道周文王被纣王囚禁在羑裏,其實他爹季曆就被囚禁在朝歌,并且死在朝歌。
詩經《大雅·大明》講了這段周文王的故事,成語天作之和就出自這裏,原文幾句如下:
“天監在下,有命既集。文王初載,天作之合。在洽之陽,在渭之涘。
文王嘉止,大邦有子。大邦有子,伣天之妹。文定厥祥,親迎于渭。造舟爲梁,不顯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