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多拉生産出的大量金屬在微型機械人挖掘的隧道引導下由内向外不斷的延伸直到他們滲入地表将整個地表所覆蓋形成一個雛形,然後在開始從最中心開始慢慢填充,期間需要的大量的能源由琉月星本身和陳剛不斷運輸的隕石作爲補充。
而想要做完這一切按照剛多拉的産量陳剛估計最少的需要上百年的時間。
哪怕是第一步把整個地表覆蓋也至少需要十年左右的時間。
而這十年時間陳剛需要每天不斷的往裏面投入資源以維持剛多拉的消耗,而十年之後外部構造完成之後,内部地心填充三分之一之後便開始加固外部結構,等到外部結構厚度達到一千米左右的時候就可以派出機械人開始建造戰星的内部設施了。
等這些都做好了那麽戰星就可以移動了,到了那個時候它就可以将周邊的行星作爲養料吸收他們獲取能量,而到了這個時候行星戰星的宇宙流浪之旅也正式開始。
通過不斷的穿梭于各個星系并且吞噬它們來獲取足夠的能源,直到整個星球被變成一顆實心的球,這個時候就可以将它開會基地進行進一步的壓縮。
通過提前準備好的設備将它的體積壓縮到原有的三分之一後繼續出發吞噬其他行星。
吞噬回來繼續壓縮就這樣通過不斷的壓縮直到它恢複到琉月星本大小,而這個時候戰星的基本建造就差不多了,而陳剛則可以開始在上面安裝各種各樣的武器設備了。
等到這一切完工之後那麽陳剛就可以宣布他擁有了一顆行星戰星了。
那麽這将意味着他在這浩瀚的宇宙中也算得上是真正意義上擁有了自保之力了。
當然制造這樣一顆戰星裏面所需要用的科技也不是目前的陳剛能夠擁有的,就拿最基礎的空間壓縮技術陳剛就沒有。
雖然剛多拉的存在解決了戰星制造的最大難題一體成型技術。
這項技術雖然聽起來很簡單,不少的低級文明也早就掌握,但是用到體積如此龐大的戰星上難度就不是一點半點的難了。
首先體積的原因是其一,而其二則是在壓縮之後再往上添加材料還能做到這點那麽難度就不是一點半點的大了,所以制造戰星很多高級文明也達不到完美的一體成型,它們所制造的戰星多多少少會有一些瑕疵。
但是擁有了剛多拉的陳剛就不同了因爲它的特殊性使得這個難題很容易的就被他所解決,隻要空間壓縮技術到位理論上他可以無限壓縮這顆星球并且是毫無瑕疵。
當質量達到一定程度之後這顆星球可能會成爲傳說中的中子戰星。
不過想要成爲中子戰星可就沒有那麽容易了,就以他現在的文明程度哪怕再往上升幾級也不可能達到制造中子戰星的水平,因爲中子星對于質量的要求實在是太高了。
打個比方,拿藍星來說吧,如果把藍星壓縮成一顆中子星那麽也隻能壓縮成一顆直徑隻有二十米的中子星,所以從這點就可以想象想要制造一顆中子所需要的材料和技術到底有多難了。
當然對于陳剛而言中子星它壓根不奢望,能有一顆行星戰星他就很滿足了。
要知道他通過系統也了解到了不管是行星戰星也好,還是中子戰星也好在宇宙中哪怕是高級文明能擁有的都相當的少。
而主要原因還是技術和資源原因,首先技術原因如果直接制造一顆戰星不壓縮那麽成型度能夠達到百分之九十五以上的高級文明很多,但是不壓縮這顆星球的硬度肯定是不達标的,雖然對于戰艦來說他依然堅不可摧,但是面對壓縮後的戰星而言它可能就脆的一逼了。
如果壓縮了哪怕你技術到位壓縮後依然可以保證有百分之九十五的完整度,但是多次壓縮之後你耗費的資源将會是一個海量的數字。
無數的三钛和莫爾石你會不要命的往裏面砸,當然這樣你的戰星的戰鬥力肯定很強,但是就像之前說的不管再強你的戰星都是屬于單體戰力,在整個戰場上起到的作用遠遠不如同等材料制造出的海量戰艦。
并且莫爾石本來就很稀有,想要收集到足夠的莫爾石哪怕對于高級文明來說也需要上億年去收集。
所以思考再三諸多的文明甯可選擇制造戰艦。
而陳剛的優勢就在這裏他不需要去收集這些東西,他需要僅僅是将滿宇宙到處都是隕石,行星作爲養料給剛多拉吞噬就行了。
相比于其他文明受限于材料而他僅僅是受限于技術,而這些技術他也不着急,随着時間的推移他相信自己還是能夠攻破裏面的技術難關。
當然這些對于他來說還太過遙遠,具體需要幾百年幾千年還是上萬年他也不太清楚。
現在的他所需要做的就是将制造戰星的最後障礙掃平。
那就是被琉月稱爲月神的那個未知文明,因爲現在整個宇宙中隻有他們知道剛多拉的這件事,雖然在他們眼裏這是一株特殊的植物,但是這隻是受限于他們的認知才會這麽認爲。
但是某一天他們突然知道了剛多拉的真正來曆以及稀有度之後那麽問題就大了。
所以自己一定要提前把這個隐患給扼殺在搖籃之中。
至于這個文明陳剛還是有信心能打敗它們的,雖然他們在一萬年前降臨過這裏,但是如果沒有奇遇那麽一萬年對于一個文明來說發展時間還是太短了。
雖然聽起來這個時間很長那是對于低級文明而言,都不說遠的就拿五級文明來說,五級文明的壽命可以達到兩千多年,而一萬年僅僅是四代人而已。
所以對于那個文明陳剛估計他頂破天也就是五級文明,如果他們成爲六級文明了那麽估計剛多拉早就不在這裏了。
當然這個答案也即将揭曉了,因爲紅後派出去的偵察艦已經一路跟蹤信号源來到了那個文明所在的星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