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辰之後,南下的援軍已然全部安營紮寨,白起立刻召集各部将領入帥帳軍議,商讨滅楚三十萬大軍之計。
如今已是春末,盛夏酷暑即将來臨,在酷暑時節于野外作戰對大軍及其不利,酷暑到來之前若是不能拿下,戰事極有可能一拖就是一年乃至更久,雖說衛國變法二十餘年來國力迅速強大,積累豐實,可數十萬大軍一日糧草消耗便是駭人的數字,久拖下去對國力的損耗無疑是及其巨大。
白起深知帳下已是集結衛國情舉國之兵,遠在中原朝歌的衛峥定也是舉國臣民皆爲此一戰而準備,戰事不休,全國都不得安甯,長此以往下去,便是再富裕也會被戰争給拖垮。
此戰,必須要在三月之内結束,這是白起的心裏預期。
軍議結束,白起便下令:五萬騎兵在東郡以西實施大縱深戰略,讓騎兵不斷處于奔馳運動之中,目的便是截留一切楚國從陸路運往昭關的糧草辎重,徹底斷絕昭陽所部的三十萬楚軍糧草的供應。而大軍主力三十七萬步軍扼守昭關西塞口,切斷楚軍西進的陸路,将其困在昭關,同時飛馬傳令姚尤,着其江東水師一部封鎖長江下遊,截留楚國一切試圖從水路運糧給昭陽所部的隊伍。
三十七萬主力部隊在昭關西塞口的丘陵原野布下口袋陣,此地便是白起選擇的戰場,而此時大軍在原野安營紮寨,對昭關楚軍實施圍而不攻,以逸待勞的緩兵之計。
時間一天又一天的悄然流逝,衛峥坐鎮朝歌傾全國之力,直接動員了十八萬民夫與奴隸爲此戰而服務,目的便是爲了疏通中原與江淮東郡之間延綿千裏的後勤補給線,确保南征大軍所需的糧草辎重源源不斷的能準時從衛國境内送至前線。
緻使衛國爲了這場戰争,糧倉大開,庫府大開,直接動員的軍民人數總計足足五十萬人,更是窮盡全國之力一戰,可見上升到了國運之戰的程度才能如此傾國動員。
與源源不斷地将大軍所需糧草準時送達衛軍後勤不同的是,昭陽所部的楚軍則是截然相反,自打衛峥撤出了南陽郡之後,楚國江漢之地倒也幸免屠戮戰争之苦,鄢郢之地的壓力緩解之後,屈原得知白起所部與宋軍聯合在楚國東郡中心穿插而入,将昭關與江漢之地的楚國核心疆界攔腰截斷,屈原本想與老昭陽所部來個前後夾擊,滅衛宋聯軍于東郡。
可事後這個想法又放棄了,因爲鄢郢之地的威脅并沒有解除,衛峥的大軍退走南陽不假,可韓國占領了南陽一郡,韓國的大軍一直駐紮在鄧城,雖是據守卻也對鄢郢之地形成俯瞰之勢。
韓國得了南陽郡嘗到了大甜頭之後,已然唯衛國而馬首是瞻,加之楚欺三晉已久,曆來宿願難消,便是想要與韓國重修盟好也絕無可能,韓王便是大度,能不計前嫌。可他韓王确是萬萬不能忽視衛國,便是借韓王一萬個膽子也不敢在此刻行得“朝秦暮楚”之舉。
攻下南陽一郡之後,韓王繼續窮兵黩武,當真是炸鍋賣鐵一般才爲韓将暴鸢湊足了六萬大軍駐守鄧城。
自垂沙一戰,南陽失陷,唐昧戰死沙場,楚國将士先後折損七萬,接着便是中谷口水戰大敗,楚軍水師主力全軍覆沒,又損五萬,楚軍三十萬主力部隊被困于昭關危在旦夕。
屈原手裏的兵勉強可以集結十萬,确是一群老弱病殘的烏合之衆,一旦抽調至鄧軍意圖對白起所部進行前後夾擊,可如此一來,便在無兵力防備鄧城韓軍乘機南下,而今楚國已然無力同時進行兩線作戰。
楚國已陷入進退維谷的被動之局。
……
轉瞬間,白起所部的四十萬大軍駐在丘陵原野與昭陽所部的三十萬楚軍對峙已長達二十日,此時此刻,昭陽與一衆楚将在緊急軍議,問題的焦點便是集中在糧草之上。
短短二十日,昭陽令已然白發蒼蒼,看不到一根黑發,大軍被困,孤立無援,糧草不濟,身爲三軍統帥的昭陽比任何人都心急如焚,此次兩國交戰決定一國國運或興盛、或衰亡,老昭陽又如何不能看出其中端倪?更是處處謹小慎微,因爲楚國敗不起了。
“是何人洩漏我軍糧草隻能維持三日之事?”此時,昭陽令遙指而環視衆人盛怒不已,他知道軍中隻剩下三日之糧,更知道遠在郢都的屈原早早的就準備了大量的糧草,水陸分别押送,陸路押送更是分了好幾撥隊伍從不同的路途秘密運輸,可據探子密報送來的消息,芈原送來的糧食,水上一路無一不被姚尤的江東水師截獲,而陸上分爲好幾隊的壓糧大隊都被敵軍處于不斷奔襲運動之中的騎兵所截獲。
且不說一粒糧食都沒有送入昭關,反而充實了敵軍。
昭陽令如何不知白起的戰略意圖,四十萬大軍駐紮在昭關西塞的丘陵原野以逸待勞,這是光明正大的行得陽謀之策,圍而不攻,欲使楚軍終成疲憊之兵,敗勢難回之際,一戰而克。
昭關裏的三十萬楚軍得知大軍糧草消耗殆盡,加之外有強敵虎視眈眈,一時間陷入了驚恐之中,軍心大動。
營帳之内,一衆楚将面對主帥的盛怒皆默然不語,老昭陽恨不得殺掉軍需令以儆效尤,可他知道不能這麽做,臨敵殺将,隻會适得其反。
良久,衆将無言之際,左側居中的一位将領出列抱拳而道:“禀大将軍,卑職有話要說。”
“項章,你說罷。”老令尹重是平複了胸中怒火,平靜的說道。
項章乃是項燕祖父,更是昭陽令帳下第一大将,但見項章拱手:“大将軍,白起以斷我糧草之計西鎖昭塞、南封江水,意欲将我楚軍将士圍成困獸之兵,孤立無援。待我軍糧草耗盡,兵士無以果腹,自當不戰自敗。左徒大夫的糧草怕是送不來了,末将以爲,與其坐以待斃,不若主動出擊,尋求突圍,項章願率我項氏一族八萬子弟兵爲前軍先鋒與敵決戰!!!”
“此戰,乃我大楚國運之戰,老夫若敗,楚國危矣。”老令尹長歎的說道,項章看到主帥猶豫不決,頓時急了,“大将軍,時不待我,奈何我哉。惟有一戰,我軍已無原則之餘地了。”
老令尹心中一動:“項章,若我軍主動迎敵突圍,勝算有幾何?”
項章抱拳拱手,堅定不移的說道:“禀大将軍,縱是白起生平至今未嘗一敗,即便坐擁四十餘萬大軍而行得緩兵之計,足以說明面對我三十萬楚軍将士也不敢說能穩操勝券,故白起才會如此謹小慎微,實乃以求萬全也。大将軍,兩軍對壘都沒有必勝之把握,然我項章和項氏一族惟有一腔熱血可灑,皆願以身家性命換取勝利突圍的機會。”
“國難當頭,惟一腔熱血可灑!”驟然間,一衆楚将齊齊出列。
當此之際,老昭陽那雙蒼濁無力的雙目竟也迸發精光,思忖一番,終于放下了一切,下定決心與敵一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