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臘祭祀大典是春秋戰國時代舉國同行的活動,衛國稱王與行臘同時舉行,可謂舉國歡騰,國人皆參與其中,男女集齊,行臘大典之日國人皆不務農,惟歡慶。
自從衛峥決議稱王,衛改王制之後,劇辛着手大辦以來,爲了這場行臘稱王大典,衛國已經準備了長達半年多的時間,陽山大戰還未爆發之際,劇辛便開始着手準備。
對于稱王之事,便是劇辛也忙的不亦樂乎,衛國的臣子沒有人不高興的,衛國改換王制從此稱王,絕不是僅僅一個虛名這麽簡單。
稱王大典的地址在都城朝歌以西的太行之地,确切的來說是“孟門古地”,孟門是大禹治水時的天下黃河第一門,古籍叙述:龍門未辟,呂梁未鑿,河出孟門之上,名曰洪水,大禹疏通,謂之孟門。
相傳在大禹治水之前,孟門之地西南有一名曰“蛟龍壁”将黃河兩岸的石山連成了一個天然的黃河大石壩,擋住了黃河的去路,由此形成了湖海,謂之“定湖”,若遇淫雨,則是洪水滔天。
大禹治水期間,便在孟門西南劈開了蛟龍石壁,河水順流而下,疏通了黃河之上的第一個洪水出口,故而因此素有“天下黃河第一門”之稱,得名“孟門”。
朝歌,盤龍宮。
此時此刻,宮中侍從正在給衛峥着章服玄冕,衛峥此刻身着夏服玄冕十二紋章,其寓意以日、月、星辰、山、龍、華蟲、宗彜、藻、火、粉米、黼、黻爲王者冕服十二章。
蓋聞有虞氏之時,畫衣冠異章服以爲,而民不犯。何則?至治也。諸如此前衛峥着七章冕服,可以見得,章服冕制是一中權力等級制度的體現,章服制度始于虞夏、殷商,至周天下已經逐步完善。
冕服十二紋章,其日、月、星辰取其臨照之意;山取其穩重之意;龍取其應變之意;華蟲取其文麗之意;宗彜取其忠孝之意;藻(水草)取其潔淨之意;火取其光明之意;粉米(白米)取其滋養之意;黼(斧形)取其決斷之意;黻取其明辨之意。
十二紋章制源起于華夏部族部落時代的圖騰崇拜,随着儒家一派的誕生,儒家的士子們對此倒是尤爲熱衷,對十二紋章制的内核不斷進行闡釋,把服裝的審美意念和象征意念與儒家的政治倫理觀念及神學觀念融爲一體。
十二紋章制是一種嚴格的等級制度,冕服十二章隻有最高統治着,即爲王者才能采用十二紋章着冕服,而以下各級别的官員都會按照級别的差異遞減紋樣,而普天之下,萬民心中的“十二章紋”成爲了權力的代名詞,具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和威儀的含義,并逐漸得到人們的認同,成爲共同遵守的約定,這使得那些紋樣在虛拟的情感依附之下又有了實在的意義——變得高高在上,成爲人們畏懼和頂禮的禮器。
原本“十二章紋”隻有天下的共主周天子一人所有,但自周室衰微,從魏國稱王之後,身在洛陽的周天子不過是一個吉祥物了,沒人敢動周天子,卻也沒有人鳥周天子。
之所以沒人敢動,是因爲周立天下之初便有占蔔,周立天下有八百年,反正沒人在乎周天子,也犯不着去動。
此刻,衛峥身着玄衣就是冕服中的玄色上衣;衮衣即畫卷龍于衣的衮服;裳即冕服中下身穿着的裙子;赤是指衮冕中的蔽膝。由此可見,冕服在此時已經包括了冕冠、玄衣、裳、赤舄等從頭到腳的全套衣服,除此之外還有大帶、革帶、佩绶、十二紋章等主要配飾。
玄衣、裳“玄衣裳”是冕服的形制爲上衣下裳,通常情況下,上衣玄色,下裳色,即青黑色的上衣和赤黃色的裙子,分别象征天地的顔色。上衣下裳又配飾十二種紋飾,成爲冕服一個非常醒目的特點。玄衣是交領右衽,這種設計後來逐漸成爲漢服标準的領口式樣,具體是指領子系向身體右邊,方向不可以相反。
而一些異族的服裝則向左掩,因此“左衽”泛指受異族統治的人。玄衣是大袖垂垂,袖口(古稱袂)有裝飾性緣邊。上衣與下裳連接處以大帶、革帶相連。下裳色,前有黼(蔽膝,即爲從腰帶垂下的衣物,因爲用于遮蔽膝蓋而得名)。
裳下有裙裾。上衣與下裳無論從色彩、紋飾,意寓富麗、喜慶、大氣的意境。
下還有冠,冠有卷有紐,紐中貫以玉笄,笄端垂以朱绂。在兩耳的位置左右各垂一顆玉珠,名“纩”,又叫“充耳”,用以提醒戴冠冕者勿輕信讒言。
周禮雲:天子之冕,朱綠藻,十有二旒,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此以文爲貴也。天子每一旒通常又是由五彩絲繩串起的十二顆玉石做成,以藻穿玉,所以又叫玉藻。衛峥此刻卻沒有“十有二旒之冠”,因爲這頂王者之冠将會從東周洛陽,從周天子那裏讨來。
着夏衣、乘夏車、稱夏王。
這個時候左宮監來到了殿中,躬身一拜便說道:“君上,馭駕以至,即時已到,群臣已在殿外候命。”
“各路諸侯有什麽消息?”衛峥點點頭便随口問了一句。
“據探馬來報,各路諸侯皆至孟門地而往,不日将至,到是韓王來的挺快的,目下正在朝歌呢。據說韓王來時,還在揣摩如何爲君上駕車,哪般姿态方能省勁,以免登場之際鬧出笑話。”左宮監回禀道。
一旁剛剛給國君着夏衣的玖兒忍不住的“噗嗤”一笑,衛峥也不由的一樂,道:“韓王做王做到這個地步,也算一絕,看來昔日寡人兵踏韓境給韓王留下了不少的陰影啊,呵呵……就憑韓王這份‘誠意’,姑且好生接待,萬不能怠慢了韓王。”
“諾——!”
衛峥朗聲一笑便走出了盤龍宮,宮外,衛國的群臣已然等候多時,劇辛、蘇代、璟倉、陳轸、公孫衍等皆俱至,包括衛國的宗室貴胄,狐殷赫然在列,绫妫也在,手裏還牽着公子馭。
此外,一輛奢華的轺車靜候而立,車前是五匹白馬拉駕,天子駕六,諸侯駕五,但這不是夏車,稱夏車要在孟門大典之際,更要韓魏之君主牽馬勞駕以賀稱王。
一支騎兵部隊在前,身後是一支精銳步卒戰陣,軍隊陣仗中的刻錄着“衛”字的旗幟正在迎風飛舞。
國君一出盤龍宮,所有人皆長身一躬,齊聲而道:“恭迎君上——!”
“諸卿免禮——!”
“謝君上——!”
衛峥朗聲一笑,環視衆人之際目光落在了公子馭身上,衆人便見衛峥微笑的朝着衛太子而去,旋即将之抱起,小家夥頓時聰明說道:“公父——!”
“走——!”衛峥笑了笑,在衆人眼中抱着公子馭便是登上了座駕,此舉不言而喻,绫妫看到這一幕也是高興不已。
狐殷、绫妫兩位妃子登上了另一輛轺車,衛國的群臣也先後登上轺車,孟贲策馬護衛在衛峥身旁,一聲令下,數萬人的隊伍浩浩蕩蕩的朝歌北門的天乾門駛出,直奔孟門而去。
與此同時,各路諸侯的隊伍也朝着太行之地孟門集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