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開城門——!君侯親征大捷——!快開城門——!”
帝丘南城。城外一策馬疾行的斥候扯着嗓門大吼不斷,守城之将一看便道:“開城門——!”
斥候策馬呼嘯而至,刷的一下奔襲飛馳般的進入帝丘城内,一路上高呼不斷:“閃開——!閃開——!君侯親征大捷——!不費一兵一卒盡得城池小邑無數,地兩百三十裏——!大軍已班師回朝,不日還都——!”
城内的百姓一聽先是一愣,不可思議,緊随而至的便是山呼海嘯般的歡呼,大軍出征,凱旋大捷,不費一兵一卒而大勝。
城内的百姓怎能不歡呼,此次傾國之兵,衛國上下每家每戶都抽了男丁,無數人都在禱告自家兒郎能夠安然回歸,這消息對于百姓而言簡直是莫大的喜聞。
一時間,帝丘都城上下一片歡呼,無數人棄活歡慶,城内的百姓從各自的門框魚貫而出。
消息如同長了翅膀一樣從四面八方瘋狂擴散,奔走相告。
天下大震動——!
諸侯盡側目——!
姜牧在魏國廟堂之上的天下分魏論更是廣爲流傳,天下士子對此議論不斷,衛侯之名更是盛若空前。
衛峥從出名之始不足五十日,如今便已經名動天下,如雷貫耳,無人不以側目之。
衛峥不知道的是,這一次他以弱小的衛國對抗強大的敵人滿載而歸,這夢幻般的戰績就此流傳後世,派遣姜牧出使魏國的事迹更是在後來出了一篇極負盛名的文章《論天下分魏》,收錄在《戰國策.衛策七》流傳千古。
洋洋灑灑不足四百字文章,卻是道明了衛侯對天下大勢洞若觀火,對時勢的把握無出其右,其魄力更是令人歎爲觀止。
這些都是後話了。
消息傳回帝丘城之後,負責鎮守衛國的孫谷又驚又喜,如此戰果是他萬萬沒有想到的,不費一兵一卒便盡得朝歌、殷墟等大城小邑無數,使衛國疆土不過一百裏地一下子膨脹數倍,疆土擴充至四百裏有餘,這可不是荒涼的西部秦川之地,而是中原天下最富庶之地。
一下子把兩百裏失地收回來,衛國的人口就要直逼百萬關口,相當于魏國近500萬人口的五分之一。
都城城南之外,成千上萬的庶民百姓彙聚在城外,街道兩邊亦是人滿爲患,幾乎全城的人都聚集在了一起,城外以孫谷爲首衛國群臣在前靜候遙望。
算了算時間,根據斥候消息,大軍今日便可抵達都城。
臨近未時,豔陽高照之際,終于看到了大軍旗幟,全城百姓頓時興奮的相互傳遞消息。
王師凱旋——!
衛峥随同甯元等将領策馬在前,身後近四萬大軍浩浩蕩蕩奔襲而來,場面宏觀之至。
這一次大軍出征,除了白起率領的部将有些許可忽略不計的傷亡,以及以雷霆手段拿下桂陵有些傷亡之外,其餘人盡皆安然回歸。
白起率領八千兵馬作爲先鋒已經從宿胥口度過河水,接下來便是接收朝歌等城池,白起便是先行而去作爲後續接應,以防不備。
大軍兵臨城下,以孫谷爲首的衛國群臣頓時急忙上前。
“君侯萬年——!”“衛國萬年——!”
以群臣爲首,城下臣民盡皆匍匐在地,聲音震耳欲聾。
此情此景,衛峥的内心也難以抑制心中的波瀾,豪氣油然而生,大争之世,凡有血性,必有争心。
馬背上的衛峥一身戎裝,俯瞰着前方無數的臣民,悠悠敞開雙手。
“君侯萬年——!”“衛國萬年——!”
一衆臣民先後起身,而山呼海嘯般的聲音再次響徹,猶有過之。
萬民齊呼,衛國群臣難以置信,三卿五味雜陳,每一個人的心思皆有不同。
姜牧心生敬畏亦是敬仰之至,隻有他清楚這年輕的君侯雄略幾何,那算無遺策的能力近乎妖孽,宛如一切盡在掌控之中,姜牧不過是照辦而已,正因爲如此方才敬畏使然。
策馬而立的衛峥牽動缰繩回望身後的大軍,此時此刻萬民齊聲高呼戛然而止。
“本侯有言在先——!凡參戰者,一人得百畝良田——!凡戰死者,其戶免稅——!凡斬敵甲士一首級者(軍官),得百頃良田——!論功行賞,拜将聽封,君無戲言——!”
嘹亮的聲音落下之際,又是山呼海嘯的齊聲高呼。
“君侯萬年——!”“衛國萬年——!”
“駕——!”
再轉身,衛峥策馬飛馳入帝丘城,全城百姓高呼之際一分爲二,大軍随同衛峥及其衆将領浩浩蕩蕩的進入帝丘城,緊随而至的便是糧草辎重,黑金甲胄等重要物資盡如都城府庫。
今天的衛國,已經不再是昔日的衛國了。
數萬大軍陸續進城,兵卒器械逐一上繳,中原衛國雖然國弱勢微,卻也富裕,居天下中而地處富庶之地,倒也不會出現秦變法之前那般窮困潦倒,尤其是世卿貴族的家底殷實的很,這次衛峥以置之死地而後生的方式讓他們毫不吝啬的拿出來力助此戰。
除卻必要的武卒甲士,三萬五千壯士紛紛卸甲歸田,各自領賞,各回各家,有戰征集,無戰務農,這一點充分的體現了這個時期耕戰的特色。
此番傾國之力出征,乘興而出,大勝而歸,可謂圓滿。
衛國上下一片歡騰,百姓更是歡呼雀躍,等于出去走了一遭便得百畝良田。
衛峥對于賞罰之事極爲重視,有功必賞,有過必罰,如此才能做到上下一心,回歸的第一件大事便是論功欣賞,首先便是對此次參戰的士卒。
有道是“民心向背定一國興衰”,師承鬼谷,亦是兩世爲人的衛峥怎能不明白這樣的道理。
剛剛班師回國的衛峥卸下戎裝不到一天,第二天的朝會便出現在衛國廟堂大殿之上。
今天的衛國朝堂可謂是一片喜氣,出征前竭力反對的那批人悻悻然的不再多語,僅此一役,無形當中衛峥的威望便在悄然提升。
“拜見君侯——!”“君侯萬年——!”
朝堂之上,卸下戎裝而身系一席侯冕服七章的衛峥再入大殿。
“諸卿免禮。”座上的衛峥便道,待得一衆朝臣文武盡皆席地而坐于蒲團之上,便言簡意赅的說道:“此番大勝,盡收失地兩百裏有餘,得财貨無數。本侯欲複舊都,還都朝歌,以彰顯複武公基業之決心。”
“諸卿以爲如何——?”
還都朝歌?此話一出大殿之上的群臣面面相觑,私語不斷,衛峥也任由他們讨論。
朝歌古城,殷商古都,亦是自康叔祖以來建立衛國之際,朝歌古城也成爲了衛國的舊都,隻不過魏國興兵伐來,無以拒敵之兵,便割地以求和,衛被迫遷都于濮陽(帝丘),衛峥那便宜祖父也自貶爲侯,衛成公也變成了衛成侯。
遷都本是大事,總有人喜歡安于現狀,不想。
但座上的衛峥攜大勝而歸,衛國上下臣民無不知曉當今君侯,此時此刻的衛峥可謂是内外皆服,君威正盛之刻,空前。
又以還于舊都而立武公志向彰顯其決心,隻要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傻到這個時候跳出來反對。
“衛之大幸,還都朝歌,老臣無異議——!”群臣無言之際,左司徒孫谷便說道。
“臣等無異議——!”帶頭大哥都說話了,自然無人異議。
“好——!”衛峥正襟危坐,面向一衆朝臣,不動神色的道:“宣——!”
隻見一宮廷近侍手持一錦帛文書,宣:“此番伐魏,本侯挂帥親征,以傾國之力出征,大勝而歸。左司徒孫谷攝朝政、統國野,調度有方而至前線無後顧之憂,是爲首功。今封卿爲君于濮陽,号,濮陽君,加封食邑五千戶。帥其屬而掌邦治,佐其主而均邦國,總攝國政——!”
宣召一出,滿堂皆驚,封孫谷于濮陽,号濮陽君,這是僅次于國君的地位了,真正的位極人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
座上的衛峥仍舊帶以笑容面向諸卿,沒人知道他心中在想什麽。
當事人孫谷先是一驚,又是意外,進一步便是感覺理所應當,當下謝命。
宮侍攜宣召繼續道:“……姜卿使魏以兵不血刃而立大功,加封食邑三千戶,位列亞卿。掌百司,佐司徒:以正百官均萬民,以經官府紀萬民,以教官府撫萬民,以富邦國生萬民——!”
宣召一停下,姜牧強忍着内心的激動而遵诏。掌百司,佐司徒,從今天以後便是百司長了,名義上的頂頭上司便是孫谷,不但有了實權,而且位高權重,地位實權僅次于三卿。
論功行賞逐一進行,很快結束。
此番封賞,衛峥自己的目的很明确,借此機會在朝政之上用姜牧分化孫谷的勢力,軍政上便用白起分化甯元的勢力,讓白起帶兵中道截獲糧草辎重,又讓其率兵先去便是要給他立功的機會,封賞的時候即可堵其悠悠之口,這些都是爲後續的衛國變法和集權行動先埋下種子。
接下來的首要事宜便是遷都朝歌城,主要的精力便是修内政,爲首的“濮陽君”孫谷此刻更是飄飄然,衛峥這前腳剛剛大肆封賞三卿,後腳便開始準備琢磨着要整肅朝野。
全然不知,朝野危危,山雨欲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