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東京最高的建築上環顧,四周天地廣闊,一切皆變得渺小。
這種前所未有的感覺,讓秦桧的體内悄悄的凝聚起一股熱流,而這股澎湃的力量,在他的胸膛裏,在他的血脈中反複激蕩,恣意汪洋。
他想高聲呼喊,他想手舞足蹈,若不是還保留一份理智,他簡直要快活得叫出聲來。秦桧的心中欣喜若狂,這才是我的舞台,讓那些平庸低級的生活,永遠埋葬在記憶深處吧。
獨自上書,盡管沒有明着與滿朝文武爲敵,獨樹一幟的後果他不是不知道。
但此次殿試,榜下捉婿捉到秦桧的正好是三槐堂王家。以王家的聲勢和超然地位,秦桧可以安然無恙,甚至王仲山都默許他這麽幹。
雖然并未拜堂成親,但是已經三書六禮,交換過庚帖。到這個地步除非重大變故,一般人是不會悔婚的,否則不僅會被視同翻臉,也有辱自己的清譽。
在王家看來,這一潭渾水王氏子弟越來越邊緣化,不如徹底攪渾。反正自己這邊提供足夠的支撐,協助秦桧盡快得見天顔,一旦準女婿簡在帝心,那就有的玩了。
秦桧父親擔任的靜江府古縣縣令,職務并不高的一個名官吏。來京城殿試之前,他也是鄉間私塾的老師,靠着學生一些微薄的束脩過日子,家境總體上不好,清苦的很。
王家底蘊深厚,人脈廣博,王氏也是大家閨秀,聽說知書達理,秀外慧中,應該是一樁好姻緣。
既然進了京城,那就按照東京的規矩來,榜下捉婿其實就是高門大戶的勢力争奪。多搶一個人才,日後在朝廷上就多一個援兵,多一份力量。
秦桧有了王家的助力,必定會風生水起,魚躍龍門。在鄉下受夠了的秦桧義,無反顧的投入王家的懷抱。
“新科進士,秦桧進殿~”
新科進士留在京城的幾乎鳳毛麟角,除非他有很強的後台。秦桧跟着內侍一直來到大殿上,四周都是高官權貴,一個個饒有興趣的盯着秦會。
官家特意召見必然有他的用意,到底這是騾子還是馬,大家都拭目以待。
秦桧的長相按照當時的話來說會被評爲風儀佳,而且秦桧心理素質穩定,在一道目光注視下依舊不爲所動,參拜完着急之後,站立一旁。
大宋還沒到後世跪着奏報的的惡劣情況,隻需要站好即可。而且秦桧站姿很挺拔,血多認爲這個年輕的進士暗暗喝彩。
楊彥代替趙佶問話“三百六十本奏章,皆雲興兵讨伐西北,以振朝綱法紀,唯獨秦卿獨倡以懷柔之策,應之,何故?”
秦桧深深吸了一口氣,自隊列的最後一位站出朝班,雙手捧着笏闆回答。
“孫子雲,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微臣深以爲然,用言語能解決的事情,不需要兵戎相見,而且眼下未必就到了最危機的必須要兵戎相見的地步。故而主張派出使者前往東廓,爲避免互相誤會,必須将本案徹底調查清楚!”
他的話音剛落,就有禦史跳了出來,指着他的鼻子就開口斥責。
“黃口小兒,煌煌朝堂,豈容你大放厥詞?自古漢賊不兩立,你這綏靖之策分明就是姑息養奸,到底是何居心?”随後一大篇煌煌之言如同潮水一般噴湧而出,反正怎麽爽怎麽噴。
王家的人可不吃幹飯的,随便就捅出兩個禦史言官,開始東拉西扯,
甚至戶部的官員又逐漸扯上了錢糧問題。随後又扯到三冗問題,甚至還拿出梁山軍做例子,說不如把錢拿來搞國計民生。
這一下就扯遠了,于是又兜回來,熱鬧哄哄的接着讨論,對野狼軍究竟是戰是和。
秦桧朝見天子的最大目的既然已經達成,自然明白王家對他的保護,所以沒有再發言,盡量遠離那些攻擊力旺盛的禦史。
很多見風使舵的官員,開始内心糾結,官家明擺着想把水攪渾。
但是自己被禦史們綁架在道德的戰車上,不得不順應潮流,一旦不跟上,就會被禦史盯上。何況自己又不是王家的乘龍快婿,就不用自找不痛快了。
過了一會,随着大佬們的加入,小魚小蝦開始撤出戰場,朝堂之上開始安靜下來。
梁師成、蔡京、王黼、高俅、朱勔、白時中、張邦昌等人一個個陳說利害,不過繞來繞去,核心就是一個。
“秦進士!”因爲秦桧還沒安排上差遣,所以張邦昌隻能這般稱呼他比較穩妥。“說起派使者前去東廓,你覺得誰比較合适啊?”
秦桧看了看張邦昌,這家夥估計有什麽壞招等着自己,忙搖搖手推辭說道“不敢不敢!”
梁師成大緻看了看林沖和張邦昌,馬上明白,示意王黼開始打壓張邦昌。王黼得到恩府先生的指點,瞬間火力就彌漫開來,和張邦昌及其黨羽打的不可開交。
大殿之上隻有兩個人風輕雲淡,一個是趙佶,一個是秦桧。一個在龍榻上打瞌睡,一個下面在閉目養神。
梁師成作爲趙佶的忠狗,盡管對林沖和野狼軍非常不感冒,卻依然慢慢扭轉這朝堂上的腔調。
蔡京因爲蔡攸在西北風生水起和林沖淵源太深,所以除了上一份奏章表明堅決打擊不正之風後,一言不發。
高俅和朱勔聯手對抗梁師成和王黼,白時中卻支持秦桧的主張,不花錢最好,否則他就要跳腳了。
如此一番混戰,最終還是相持不下,高俅最後使出殺手锏“既然諸君信誓旦旦可以通過談判解決,派誰去東廓呢?”
梁師成和王黼一下子啞火。
是啊,派誰去是個問題。這個人選不好,一切都白說。
正在躊躇的時候,趙佶看了看秦桧,楊彥立即明白。
“秦卿,聖人問你,既然你提出一席話勝十萬雄兵,可敢遠赴西北?”
秦桧又驚又喜,自己等了兩個月都沒有差遣,眼下居然還能有機會代表朝廷出使西北,千載難逢!
“微臣赴湯蹈火,必不辱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