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沖保證,開戰之後,不僅野狼軍可戰之兵達到三千,并且騎兵過半,步兵和後勤全部騾馬化,随軍儲備的物資可以保證十五日的開銷。
在這樣強悍的機動能力和後勤保障下,即便遭到黨項人十倍兵力的伏擊,完全可以堅守十日以上。若是不想堅守,隻需要集中兵力于一點上強行突圍,黨項人也絕對攔不住。
最後,林沖甚至半開玩笑的說“老相公,若是你們的機動能力能夠跟得上,我倒是想當做誘餌,引誘黨項主力擒生軍和精銳鐵鹞子,設法把他們引到指定位置纏住。你們再集中優勢兵力将其合圍,然後内外夾攻一舉殲滅,這場仗就容易多了。”
這個大膽的設想,讓老種怦然心動,如果有可能殲滅或重創這兩支部隊中的任何一支,他都願意嘗試。
西北作戰百年以來,無論勝負,黨項擒生軍和鐵鹞子部隊,都是西軍最不願意面對的敵人。
黨項軍人強馬壯,來去如風,不管攻城還是野戰,往往不給宋軍反應的時間。尤其喜歡實施穿插作戰,騷擾宋軍的運輸線,有時候甚至深入腹地兩百餘裏,根本看不起宋軍的戰鬥力。
宋軍因此苦不堪言,因爲不可能常年累月重兵護送,所以一旦運輸中斷,頂多派出援軍。但是黨項人卻有預謀的圍點打援,使得宋軍損失慘重。
曆次戰鬥中,也有人曾經設想過聚而殲之,一勞永逸。但不是時機不對就是宋軍難當大任,最後不僅賠了夫人還折了很多兵。
所以林沖提出這個設想倒不是很新鮮,不僅他的硬條件太好,而且還敢于承擔責任。若是一個月後開戰,說不定真的能實現這一西軍之夢。
老種盤算了一下說“鐵鹞子能有一千人在這就不錯了,而且除了李乾順沒有人可以調動他們。至于擒生軍,邊境總共有五萬,其中固守城防的大約四萬,分布在大小十二座城寨,還有一萬左右的機動兵力。”
原來老總擔心林沖被黨項軍合圍是這一萬人,不過全國總共三十萬軍隊,光在邊境就壓上五萬人,李乾順也真舍得花血本了。
林沖正吐槽黨項這麽貧瘠的國家,居然也能養得起五萬邊境軍隊,種師道白了他一眼,給他科普了一下。
擒生軍,顧名思義就是抓活人的部隊,這就是西夏的以戰養戰。這些軍隊并不攻城拔寨、開疆拓土,而是從宋朝西北,大量擄掠百姓去西北養馬養牛放羊。當然吐蕃和高昌回鹘他們也不會放過,甚至逼急了遼國西部的草原部族,也在他們的劫掠範圍之内。
第二,黨項養不起,契丹這個大金主随便**殘羹剩飯,就夠李乾順吃香的喝辣的。而且在契丹有意識的慫恿黨項騷擾大宋,使得大宋一直要背着幾千萬巨額的軍費。
第三,很多擒生軍是部族軍轉化而來,平時放牧,戰時控弦,屯田之法在黨項大行其道。這一點,大大緩解了李乾順的财政壓力。
同時,爲了擡高自己在耶律延禧面前的地位,特意向耶律延禧宣稱十萬精銳鎮守大宋。實則隻有五萬屯田的擒生軍,每年從契丹獲得賞賜就有好幾十萬貫。
“哦!原來是這麽打算,李乾順還挺會做表面文章的!”
種師道摸摸胡子問道“别管他做啥文章,你有沒有把握攻破這五萬大軍?”種師道不貪心,能夠啃一點就賺一點。
别說五萬軍隊十二城,能拿下三兩座城,殲敵過萬,就算得上大捷了。隻要有了大捷,官家面子有光,童貫也不至于空手而回,自己連同種家的聲威就能再上層樓。
那時候,童貫即便有心分拆西軍,隻怕也不好動手。否則自己一撂挑子,這到手的大捷可就飛了。對于求功心切的童貫來說,能否晉升國公就在此一役,多半不會節外生枝。
“十二城,五萬兵馬,要想把十二座城都拿下,估計要花一兩個月的時間。穩妥一點還是等密諜把城防圖帶回來後,再因地制宜想出具體實施方案吧。”
看到林沖對于破敵非常自信,種師道也暗暗稱奇。
林沖可不是愣頭青,野狼軍也不是廂軍那些民夫兵,僅僅三天就剿滅了十萬人的孟州叛亂,這是實打實的戰功。
老種對于野狼軍的實力推斷,隻是基于小種和種十五的觀察,看來林沖的野狼軍還是對外人打了埋伏。沒想到,林沖希望老種百忙抽空到野狼軍,視察其整軍備戰的情況。
老種想也不想當即答應,他作爲一路帥臣,節制兩路軍馬,西北都統制。對于眼前這支充滿自信的特種部隊,他很敏感也非常好奇。
兩人結束了交談,老種便決定趁着天亮,索性去實地看看野狼軍到底如何勇武,于是帶着經略府的衛隊直奔城西而去。
出城西去三裏是野狼軍的駐地,早已經紮下營盤,營門、栅欄圍牆、箭塔、拒馬陷坑、投石器、弩車一應俱全,全部保持良好的待命狀态。
更爲霸氣的是高高飄揚的熱氣球,在半空中俯視大地,十裏之内,大隊人馬移動都難以逃過觀察哨的千裏鏡。熱氣球每隔兩個時辰,換一次班,每班兩名哨兵,确保值班人員保持充沛的精力。
種師道雖然有所耳聞,但是親身觀察的效果是極其震撼的,這種神奇的大球居然可以懸浮在半空,如同飛天一般。若不是林沖介紹了氣體冷熱變化的原理,種師道還真的以爲這是有法術的神迹呢。
站得高看得遠,千裏鏡和熱氣球簡直就是絕配!
這要是和黨項作戰,就能提早發現對方騎兵的動向,從而提高擊敗敵軍的幾率。而且這玩意就算用在攻城拔寨上,也是非常管用的。
看見操場上很多士兵在進行每日的必修訓練科目,宿營區幹淨整潔,夥房區一塵不染。所有的地方都按照規範來操作,确保每日所需營養足夠。
種師中連連點頭“林沖,我看你這些行軍規範堪稱典範,都是從哪本書上學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