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章節奉上,求求收藏和訂閱啊,訂閱掉的可憐!!)
鞑子軍的這一波沖鋒,僅僅隻有不足百人沖到白龍軍車陣前,遭遇到了白龍軍長槍兵的圍殺。
這些長槍兵的數量是鞑子兵的四五倍,但礙于鞑子兵一個個骁勇,技術精湛,給白龍軍士卒們造成不小的麻煩和傷亡。
被長槍刺中的這名鞑子步甲兵,隻覺着腹中一陣劇痛,當他低頭向下看時,就發現自己的腸子已經從腹部傷口耷拉下來。
這名鞑子步甲兵發出一聲驚恐的慘叫聲,劇痛連同恐懼,讓他徹底失去了理智,忍不住慘叫起來。
看着送自己腹部傷口流出的腸子,鞑子步甲兵忍不住扔掉刀槍,伸出雙手捧起流出的腸子,哆嗦着雙手想往自己的肚子裏塞去。
但前面的白龍軍士卒,在看到這家夥還沒有立馬死掉後,就又有兩根長槍刺過來。
這次長槍直接刺中這個鞑子的心髒,結束了他的生命。
冷兵器時代,肉搏時的景象,非常殘酷。
殘酷倒足以讓最堅強的戰士,也感到害怕。
現在,這裏就上演這一場小規模般的肉搏戰,不足百餘人的鞑子,被車陣中沖出的兩排白龍士卒圍殺着。
哪怕是白龍軍人數占優,但雙方交手過後,雙方各自死傷了二十多人,白龍軍還沒将這些鞑子徹底消滅掉。
看到雙方如此慘烈的肉搏戰,站在陣中的李子霄緊皺起眉頭。
劉重打下着一條條作戰命令,白龍軍的長槍兵輪番挺槍沖上來,一次以來,白龍軍的優勢很快就展現出來。
阿連哈這個牛錄總共有三百鑲藍旗旗,步甲兵原有一百人,馬甲兵五十多人,再加上他手裏還有兩百多包衣奴才,組成了沖鋒隊形。
不過早在他們沖陣時,已經在白龍軍的鳥铳手的打擊下,死傷三分之二還多。
由于鞑子低層的軍官,沖鋒時被打死太多,讓他們失去了組織性,肉搏時大多是各自爲戰。
鞑子兵們引以爲豪的野戰勇氣和技藝,在與白龍軍的戰鬥中,卻是絲毫沒有發揮出來。
白龍軍士卒也同樣的勇,同樣的悍不畏死,不像過去鞑子兵們遇到的那些明軍一樣,貪生怕死,鞑子兵剛沖過去,明軍就潰敗了。
接下來便是一邊倒的屠殺,明軍也是畏懼鞑子,也是不敢戰,就越是助長鞑子的嚣張氣焰,讓他們更加不可一世。
如此一來,就成了惡性循環了,明軍害怕鞑子,就像是老鼠見了貓,這種心态能打勝仗才怪。
戰鬥進行到此時,還站着鞑子兵也就剩下三十來人,足足倒下了近九成。
這樣恐怖的傷亡率,讓這些平日裏素以勇武著稱的鞑子兵,也感到害怕了。
看到前面的明軍長槍兵,在和他們交戰了一輪後退了下去,重新換上了另一排長槍兵上來,繼續和他們拼殺。
那閃着寒光的槍尖,無異于一道催命符,到這這個時候,鞑子兵們也終于精神崩潰了。
剩下最後活着的這三十幾個鞑子兵,瘋狂的超後面奔逃,再也沒心思往前沖了,因爲前面根本就是一處地獄,沖過去隻有死路一條。
其實這些鞑子兵應該堅持到現在,三百人死的就剩下三十來人了,才崩潰,已經是非常厲害的了。
一般的軍隊,如果戰損率達到四五成,還能不發生潰敗,就足以稱得上是一支精銳人馬了。
要不是鞑子軍紀嚴明,士兵勇武不畏死,戰場上對于逃兵,他們有着殘忍的懲罰,他們也不可能堅持到現在。
鞑子兵與白龍軍一樣,以軍紀森嚴著稱,而且他們更強調的是個人的武勇。
鞑子兵若是單論個人戰力、作戰經驗等,客觀的說,絕大部分鞑子兵都比白龍軍的士卒要強。
但同樣的,白龍軍也有鞑子兵沒有的東西,鞑子兵在團體配合與紀律方面,就要比不上白龍軍。
李子霄采用的是後世士兵的訓練方式,平日裏的陣形訓練,就非常嚴格,并且簡單。
長槍兵隻學突刺三招,三招練上成千上萬邊,動作一走形,訓練軍官的大棒子,立刻就打下來。
這使得白龍軍長槍兵的拼刺三招,讓他們練的無比娴熟,剩下的就是要求戰鬥時,他們要協同作戰,共同出擊了。
要是單個真正鞑子遇上單個白龍軍長槍兵,說實話,白龍軍的長槍兵完全就會被人家虐到死。
這些八旗鞑子兵,那一個不是從小戰鬥,曆經無數場殺戮戰鬥活下來的,單兵作戰能力極強。
李子霄當然也知道這一點,這也是爲什麽他強調團隊配合了。
白龍軍一個熟練長槍兵,隻需要三個月便可以訓練出來,隻要給李子霄時間,他完全可以拉出上萬的長槍兵。
而鞑子總共才多少人,那怕是這種情況下,以二換一,甚至三換一,拼掉鞑子兵,說實話李子霄都是賺的。
李子霄的這種訓練方式,太适合大規模拉出隊伍。
說的不好聽點,李子霄手裏金錢要是充足的話,他完全可以在極短的時間内,補充白龍軍的消耗。
而鞑子兵可就不行了,一個真正鞑子沒有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磨砺,是形成不了的。
而他們那些仆從軍,像剛剛組建的蒙古八旗,以及未來鞑子即将組建的漢八旗,這些士卒相比起真正的鞑子可就要差遠了。
其實,這也是鞑子高層的無奈,他們的族人太少,損失的和補充的不成正比,隻能啓用這些蒙古人和漢人士兵,補充他們手中兵力不足的窘況。
當然,這種長槍兵更像是一種廉價的炮灰,白龍軍中真正的核心戰力,是他們的火器營。
這種長槍兵目前來說,還非常适合李子霄此時的現狀,随說有些殘忍,但卻也是無可奈何。
未來等李子霄手裏掌控的地盤大起來,實力強一些,或許他會重新定義長槍兵的存在。
白龍軍這種平日裏殘酷的訓練,所帶來的好處,此時也開始體現出來。
在雙方肉搏時,白龍軍的士卒們配合得很默契。
李子霄平日裏教導他們的,‘以多打少,抱團取暖’的打法,更是讓他們發揮的淋漓盡緻。
例如,隻要有可能,白龍軍的長槍兵從不單人作戰,最少都是一哨人,對上不同的敵人攻擊時,他們一擁而上。
數把大槍一起刺去,整個哨的隊伍是一往無前,甚至是漠視自身的生死,一個勁的長槍突刺。
任憑敵人如何花哨的戰技,他們統統都是一槍刺去,這種近乎于同歸于盡的打法,讓鞑子兵什麽武勇技藝都揮不出來。
鞑子兵的單兵作戰能力确實強,但是遇上白龍軍長槍兵,少則三四把長槍刺來,多則十幾把長槍同時刺來。
任憑你就是三頭六臂,也抵擋不了那麽多齊齊刺來的長槍。
這種以命換命的打法,那些鞑子兵們是極爲不願意的。
他們南下入關,隻是爲了來搶東西的,并不是爲了消滅多少明軍。
保存實力,掠奪人口财富,壯大自己,削弱敵人,這也是目前鞑子軍實行的政策。
畢竟和此時搖搖欲墜的大明相比,關外的鞑子實力還是太弱了,蛇吞象可不是那麽容易做到的。
曆史上,要不是李自成攻破皇城,逼死了崇祯帝,給了那些貪生怕死,又不肯揭去他們虛僞面具的明官僞君子們,正式向鞑子效力的借口。
崇祯死後,要是沒有那麽多開關獻城,投降迎敵的大明官員,鞑子要想入主中原,依舊是千難萬難。
那些大明官員最後,甚至甯可給鞑子當奴才,也要對付李子成的順軍,他們難道真的是想爲崇祯報仇嘛!
要是崇祯知道他死後,突然冒出這麽多忠貞之士,會不會在九泉之下笑活過來。
當初崇祯在臨上吊前,喊出的‘朕非亡國之君,滿朝盡是亡國之臣’,就可見此時大明朝廷那些官員的揍性了。
還是此時大明朝廷,下到黎民百姓,上到宰相将軍,國家民族的意識太差,改朝換代,在他們看來無所謂。
反正誰當皇帝不一樣,他們都要給人家當奴才,既然大明已經沒了,那就投降大清喽!
李子霄要想在華夏百姓心中,樹立大華夏民族國家的意識,還需要太長的時間去做。
後世華夏的民族國家意識覺醒,也是在付出了血的代價之後,曆經百餘年的災難史後,才完成的。
後世華夏億萬百姓上百年的不幸,甚至讓華夏失去了争霸全球最佳的時間段,這一切都源于這個時代。
李子霄要的就是斬斷這個罪惡的源頭,隻要不讓關外鞑子入主中原,未來哪怕不是他做皇帝。
換成其他任何一個漢人朝廷,也不至于讓華夏淪落到兩百年後,任人魚肉的慘狀。
此時,車陣中的李子霄回過神來。
他看到最後三十多個崩潰而逃的鞑子兵,顔色變得堅毅起來,鞑子不可戰勝的神話,要在他的手裏終結。
這些鞑子逃竄的速度很快,還沒等白龍軍的長槍兵沖上來,他們就紛紛向車陣外跑去。
看到鞑子兵敗退,站在車陣當中,負責指揮此戰的劉重,立刻命令長槍兵停止前進,讓鳥铳手們壓了上去。
“砰砰砰……”,一陣炒豆子般的槍聲,又響了起來。
炒豆般的槍聲不斷響起,那些向後逃跑的鞑子兵一個個向前倒了下去。
他們獲得了一種從古至今一名戰士,最爲恥辱的死法,那就是被敵人從後面打死。
自從關外野豬皮頭子努爾哈赤一來,還真沒有鞑子在面對明軍戰鬥時,出現逃跑的。
關鍵是,這些鞑子兵逃跑都沒逃得了,面對六百白龍軍鳥铳手,兩百人爲一排齊射的三段街,這三十個逃跑鞑子的下場可想而知了。
其實,這三十個最後逃跑的鞑子兵中,真正屬于八旗鞑子的隻有區區四五個人,其餘的都是仆從軍士卒。
那些八旗鞑子也确實兇悍,他們在損失慘重時,在沖到白龍軍車陣前後,依然悍不畏死的沖殺到最前面,當然死的也就最快了。
“恥辱,這簡直就是咱們大清國的恥辱啊!”
在後面觀戰的阿連哈看到這一幕,也是被氣得臉色發青。
什麽時候無敵于天下的大清勇士,竟然會在戰場上把後背露給敵人,讓敵人一一打死。
這種事情在以前,那是無法想象的,但是今天他竟然就活生生的,發生在他的眼前,而且還是他的手下。
阿連哈的的身體,也在瑟瑟發抖,一是因爲生氣,二則是因爲害怕。
随着他手下這三百士卒戰死,他剛剛帶着兩百騎兵,打算從兩翼攻擊白龍軍的,卻又撞了釘子。
在快速變陣的白龍軍鳥铳手攻擊下,他手下騎兵損失三十多騎後,又灰溜溜的撤回來了。
此時,他手裏原本整整一個牛錄三百鑲藍旗鞑子,外加三百包衣奴才仆從軍六百餘人,到現在就隻剩下一百七十來騎了。
以白龍軍車陣中,白龍軍那淩厲的鳥铳手,僅僅依靠他手裏這一百七十來騎兵,根本不可能攻破白龍軍的車陣的。
這也就意味着,紮别克交給他的,攻破這支明軍的任務,他是不可能完成了,還幾乎全軍覆沒。
他們這一次進攻,可謂是碰了頭破血流,如此損失,估計已經是此次鞑子軍入關後,付出的最慘重的傷亡了。
其他好幾路此時正在到處劫掠的鞑子隊伍,全都加起來的損失,估計都沒今天他們這一路損失的多。
此時阿連哈在心裏想着,在自己後面觀戰的紮别克大人,估計是不會放過自己這個敗軍之将的。
他左右環視了一下身後,還剩下的一百七十餘名騎兵和十幾名白巴牙喇兵,這些人都是他一手帶出來的鐵騎。
既然現在自己的命運,今天已經走到了盡頭,那麽就讓這僅剩一百七十來名忠心的下屬,陪自己一起殉葬吧!
阿連哈緩緩的抽出了自己的彎刀,高高舉起彎刀。
他身後的一百七十多屬下騎兵,也跟随着他們牛錄的動作,抽出了自己的兵器,準備跟着自己的牛錄去光榮的戰死。
阿連哈以略帶悲腔的聲音,最後大聲的喊道:“大清國的勇士們,跟随我進攻,咱們大清的勇士,就是死也要死在沖鋒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