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隻對軍火感興趣。”女發明家海蒂·拉瑪搖頭道:“再說,融資要找銀行。”
“等等。”話音剛落,一段嶄新的劇情記憶随即湧上女記者麗莎的心頭:“我想到一個人。”
“是誰?”第二選角助理安娜·莫菲特随即問道。
“艾瑪·埃克赫特(Emma Eckhert)夫人。”女記者麗莎的目光透着一種莫名的欽佩:“一位女銀行家。”
“啊……”臨來時做足了功課的“SA3姐妹團”團長,首席選角助理戰地女郎丹妮爾已經想到了:“《女銀行家(La banquière)》的女主,現實世界的扮演者是著名女影星‘茜茜公主’羅密·施耐德(Romy Schneider)。”
《女銀行家》的故事發生在1914年至1938年期間的巴黎,整個城市彌漫着二戰前政治鬥争和貪腐的氣氛,出身服裝店主之家的平凡女孩艾瑪·埃克赫特卻搭上了時代的浪潮,憑借着股票搖身一變成爲了腰纏萬貫的女銀行家。從聲名狼藉的雙性戀女孩蛻變成一名銀行精英和一家專門從事公共儲蓄的金融報紙的負責人,成爲轟動一時的風雲人物。金錢給艾瑪打開了通往上流社會的道路,靠着高昂利息吸納資金再轉入股票市場套利,艾瑪很快就将同行們遠遠地甩在了身後,與此同時,她還邂逅了一名年輕有爲的議員,并很快墜入情網成爲她的新情人。艾瑪的出類拔萃也很快就引來了其他銀行家的嫉妒,他們串通一氣,希望通過法律手段讓艾瑪坐牢,當議員情人得知艾瑪即将面臨審判時,雖然立刻和她撇清關系,但最後還是被迫自殺身亡。在情場和商場上雙雙失意的艾瑪并沒有就此一蹶不振,而是依靠自己的力量給予了那些希望她倒台的對手們沉重的反擊。
根據瑪特·哈瑙(Marthe Hanau)的生平改編。她是一名法國女性,在 1930年代成功欺騙了法國金融市場的《女銀行家》,大膽從一個戰火女性的新角度出發,讓觀衆重新審視人如何屈服于醜陋的政治及爲争取生存而作出最無助的妥協,電影用一種僞記錄片的形式記錄了一個女銀行家艾瑪·埃克赫特在事業上浮浮沉沉,最終作爲政治犧牲品被殺害的一生。基于法國人心裏所想但嘴上卻說不出口的理由,整個法國社會并不喜歡事業成功的女銀行家艾瑪·埃克赫特:其一她是個雙性戀者;其二她是個“德國人(艾瑪出生于阿爾薩斯,此地多爲德國移民)”;最後僅僅是因爲她是一個女人,卻闖進了本由男人控制的銀行業。
“我在1936年柏林奧運會期間,采訪過她。”女記者麗莎的表情很複雜。
“她是怎麽做到的?”對于每一位能在名利場出人頭地的“名女人”,凱蒂夫人都很感興趣。
“當時,法國大銀行對小儲戶的存款不屑一顧,于是她依靠對儲戶一律平等對待原則,以及對儲戶的高信譽度,甚至在坐牢時也不忘給儲戶回報,還有對儲戶承諾利息達到8%遠遠高于那些大銀行的1%的高回報率(咳咳,我說大人,這好像是龐氏騙局啊!),使她的銀行得到了衆多小儲戶的垂青,也遭到了那些法國大銀行家的嫉恨,最後勾結政客謀殺了她。”
“好可惜。”凱蒂夫人歎了口氣。
“正如這個戰火紛飛風起雲湧的大時代一樣,艾瑪·埃克赫特顯然不是通常意義上的‘好人’。她先是将自己美貌的同性伴侶卡米爾·索克羅夫特(Camille Sowcroft)嫁給一個有錢有勢的男人,資深議員保羅·西斯特恩(Paul Cisterne),通過和他們保持親密的‘三角關系’攫取到人生的第一桶金後又投身傳媒業,借助出版金融報紙,引導輿論爲她所用。在她将儲戶的錢挪用從事股票買賣中,還虛開股票認購證行賄政界人士。爲了打造自己的金融帝國,甚至不惜和法西斯獨裁者墨索裏尼握手。”女記者麗莎,越說越流利:“然而正如艾瑪·埃克赫特在獄中所說:‘行賄的被抓進來,但受賄的卻沒事。’和許多傑出女性一樣,她隻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那麽問題來了,姐妹們。她應該被同情嗎?”
“除非‘同情’能成爲向上的階梯,否則于我而言就完全不需要。”女發明家海蒂·拉瑪大方的回應。
“哈哈哈……”聽到這句話,所有人都會心而笑。
“她真的死了嗎?”女明星安妮莉絲·阿克曼問出眼下這段劇情最關鍵的要素。
“并沒有。”說話的是又有嶄新劇情記憶湧現的女記者:“她的同性伴侶卡米爾·索克羅夫特,賄賂并買通了槍手,當衆刺殺她時故意射偏,子彈沒有擊中要害,事後又把她和那位年輕議員情人的正牌妻子科萊特·勒庫德雷(Colette Lecoudray)夫人一起悄悄送上了前往上海的渡輪(漂亮,假死脫身之計!)。”
“現在,艾瑪·埃克赫特夫人是德華銀行上海分行的背後股東之一。”
德華銀行(Deutsch-Asiatische Bank),1889年2月12日成立于德國柏林,由德國十三家大銀行聯合投資組成,屬德國海外銀行系統,爲德國資本在華活動的中心機構。1890年1月12日,德華銀行上海分行開業,總部地址上海,其股本計合上海規銀750萬兩,每股1000兩,紅利分派皆用馬克。1896年發行的大清帝國對外債券——英德借款,1898年德華銀行又以1600萬英鎊參與了大清帝國對外債券——英德續借款,1899年德華銀行協助山東鐵路公司成立,1908年發行的大清帝國對外債券——津浦鐵路借款,1910年發行的大清帝國對外債券——津浦鐵路續借款。在成立後的二十年中,先後在漢口、青島、天津、香港、濟南、北平、廣州等地設分行二十所,其中漢口的德華銀行分行于1899年設立;1907年在中國發行紙币一元、五元、十元、二十五元、五十元銀元券和一兩、五兩、十兩、二十兩的銀兩票。1913年德華銀行以2500萬英鎊(51125萬馬克)參與了中國政府重組黃金貸款。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德華銀行的錢鈔已不能在市面流通。1917年,我國對德正式宣戰,該行即停業清理,德亞銀行在上海、廣州、漢口、北平、天津和津南府的分行遭到民國政府的強制清算。其山東資産被日本奪去,山東分行以外的資産由政府接管。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總分行除濟南以外,相繼複業,但其實力已不可與以前同日而語。直至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由國民政府指定銀行接受清理。
“德華銀行上海總部是1916年竣工,位于‘遠東華爾街’九江路89号外灘第二立面的江川大樓。建築立面爲花崗岩飾面,入口處飾巴洛克山花,采用貫通三層的科林斯柱式。”說完,女記者麗莎笑道:“瞧,這就是逆定因果律的強大。我們所有的關切,都早有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