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刻還舍命追擊的機器人,下一刻就紛紛讓行。前後的變化,也極大的穩定了飛行小隊時代女郎們的心。
“不愧是指揮官大人。”可可第一時間說出了所有時代女郎的心聲。
與此同時,袖珍電視牆上,三位新晉登車的時代女郎的情緒也比先前穩定了很多。雖然這一路上的親身經曆,足夠說服力。但畢竟遠遠超出了三人的心理預期。還是需要時間來平複。
路上,吳塵又向女店主瑪麗莎·梅諾蒂和情婦克勞迪娅·帕裏斯,詢問起與夜班服務員卡特琳娜相關的信息。
“所以,女機器人卡特琳娜被您丈夫買來,作爲夜班服務員。她卻産生了某種程序的變異,想要取代您和帕裏斯女士,成爲唯一的女主人。是不是這樣,梅諾蒂夫人?”
“對,就是這樣。”女店主瑪麗莎·梅諾蒂又說出一個隐秘:“她的下個目标很可能是伊麗莎貝塔。”
“爲什麽是我?”女講解員與夜間營業區并無交集。甚至連女店主的丈夫是誰她都完全搞不清楚。
“具體原因我也不知道。”女店主瑪麗莎·梅諾蒂輕輕搖頭。
“或許,這一切都與背後的主謀有關。”吳塵隐隐約約似乎想到了什麽。
“指揮官先生,高速公路超市到了。”返回副駕駛座的可可,繼續充當吳塵得力的女助手兼女秘書:“要去夜間營業區嗎?”
“不,這一次我們直接去貨運倉庫。”吳塵更換了目的地:“這是我們先前在超市閑逛時,唯一沒有前往的區域。”
“指揮官先生覺得幕後黑手就藏在貨運倉庫裏?”可可猜到了。
“沒錯。而且所有的超市運貨車也都是從貨運倉庫發車的。”吳塵輕輕點頭:“我們忽略了這個重要的細節。”
“确實是這樣。”說話的是女攝影師:“出發時,我看到了在貨運倉庫前列隊的運貨車,還有忙着裝卸的機器人搬運工。”
“所以按照我的猜測,超市一定有一處隐秘的‘機器人控制中心’。”說着吳塵駕駛菲亞特号駛入了超市環島。前往第三路口标注的貨運倉庫區。沿途正日複一日機械的搬運着貨物的機器人搬運工,紛紛停下手中的工作,面無表情的看着這輛陌生的菲亞特号。
“指揮官先生快看。”可可立刻将鏡頭拉近。
隻見夜班服務員卡特琳娜,正靜靜的矗立在一輛集裝箱卡車前。
“旁邊是什麽車?”吳塵關心的重點卻不是夜班服務員。
“啊,是菲亞特690。”《羅馬周刊》女記者帕特裏齊娅·瑞達一眼就認出了菲亞特690的“巴夫”車頭。
菲亞特690是第一輛真正的意大利長途重型卡車,由菲亞特于1960年至1973年制造。它是配備菲亞特極具标志性的“巴夫(Baffo,小胡子)”駕駛室,是菲亞特重型卡車大家族的一部分。
這是輛由菲亞特690 N4(Fiat 690 N4)底盤打造的集裝箱重型卡車。“N”是意大利語中的柴油(Nafta)。N4是菲亞特690的最後一個系列,采用1379,菲亞特 8210(Fiat 8210)6缸柴油發動機,最大225馬力。
“所以指揮官先生認爲,690 N4集裝箱重卡就是隐秘的‘機器人控制中心’?”可可又想到了。
吳塵一閃即滅的真視之眼,已經透過車殼看穿了本質:“是的,裏面有位隐藏的時代女郎。差點被我們遺漏。”
可可随即将集裝箱重卡上噴塗的标志放大:ZAIKOTO-Casa Del Futuro。
全稱:瑞科托未來之家。
“瑞科托”顯然是日語系音譯。
話說,機器人技術雖然源于美國,卻在日本得到了産業化規模發展,在從上世紀90年代起,日本制造的工業機器人無論在技術上還是應用上,都處于世界領先地位。因此長久以來,素有機器人王國的美譽。也是世界最大的機器人生産國和出口國,在2014年之前也是世界最大的應用國和消費國。之後很快被中國全面取代。
1968年川崎重工與美國的尤尼曼興公司開展技術合作,将尤尼曼特機械臂引入日本。1981年開始生産電動機器人P系列,1983年推出大型通用機器人E系列,1986年停止與尤尼曼興公司的技術合作,緻力于工業機器人的獨立開發并進軍全球市場。
從1969年,川崎重工創造了日本第一個工業機器人,标志着工業機器人商業化生産的開端,後來漸漸發展成具有全系列産品的川崎機器人公司。又稱“機器人事業部”。應用覆蓋裝配、搬運、碼垛、焊接、點焊、塗膠、噴塗等各領域。
就像吳塵高價購買的這輛概念露營車一樣。在肥宅拼接的劇情碎片,尤其是意大利B級片女王唯一的科幻劇情中,來自日本的瑞科托(ZAIKOTO)公司被賦予了比現實世界的川崎重工更尖端的機器人技術。
于是當690 N4集裝箱重卡的後車門徐徐升起,一位身穿ZAIKOTO實驗服的女工程師,終于從幕後走向前台。
“初次見面,我是來自日本的自動化工程師時本·平克頓(Tokimoto Pinkerton)。也是瑞科托未來之家原形設計師。”
“我的天……”将鏡頭鎖定在日本自動化工程師臉上的可可,立刻發出一聲驚呼。
沒錯,這位日本女工程師也是一位隐藏的時代女郎。
也是“夜班服務員卡特琳娜”的制造和維護工程師。
“我是菲亞特号的指揮官,吳塵。”吳塵将菲亞特号穩穩停在690 N4集裝箱重卡的對面。
“我知道。您來自飛行小隊。”女工程師含笑點頭:“剛剛花大價錢購買了遊艇和露營車。現在它們都拼裝在了您的菲亞特号上。還有那些來自‘多世界’的我們。”
《多世界理論(Many-Worlds Theory)》源于20世紀50年代末的美國物理學家——“平行世界”之父:休·艾弗雷特三世(Hugh Everett III)。該理論把宇宙想象成衆多相互分離的平行世界之一,相互之間有納秒(一秒的十億分之一)差别,沒有交叉或交流。于是一切可能的量子宇宙都可以同時存在。該理論聲稱,宇宙在每個量子交彙點上分裂一次,以此解釋了薛定谔的貓,因爲這樣的話,貓可以在一個宇宙中活着,而在另一個宇宙中已死去。可以簡單的理解成另一種跨越視界的“觀察者效應”:在這個世界看到的是薛定谔的死貓,在另外一個世界看到的是薛定谔的活貓。
但需要注意的是,多世界理論不同于多元宇宙的概念,多元宇宙描繪了不同時空區域的許多獨立宇宙,而不是擁有同一時間主軸的平行世界。這個理論是人類曆史上最離奇但又完全合乎邏輯的思想之一,它直接源于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此後,多世界開始成爲很多科幻小說的主題。以至于牛津大學有一個基于多世界理論的哲學門派,埃弗雷特主義(Everettian)。
但時至今日,《多世界理論》仍然沒有得到大多數物理學家的認同。但他建立理論時采用的方法,卻催生出量子退相幹(Quantum Decoherence)的概念——對于量子力學的奇異随機性如何融入日常感受到的“真實”世界,量子退相幹給出了一個現代理論解釋。
顯然,眼前的日本自動化工程師,是《多世界理論》的信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