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當土匪真的很平常?跟農民一樣?”崔明伏有些不可置信,但是陸七八卻認真地點了點頭,“哥們兒,您還真别不相信,在湘西就是這樣,别說是土匪了,就是平常的趕屍匠,有些時候,你也是辨别不出他的真實身份的。”
平時在家裏,跟一般農民一樣,“日出而作,日沒而息”。隻有接到趕屍任務時,他們才将自己裝束一番,前去趕屍。他們雖然幹 幹趕屍這個行業,卻忌諱趕屍這個名詞。
因而,内行人請他們趕屍,都說:“師傅,請你去走走腳”或是“走一回腳”。趕屍匠若答應,他便拿出一張特制的黃紙,讓你将死人的名字、出生年月、去世年月、性别等等寫在這張黃紙上,然後畫一張符,貼在這張黃紙上,最後将這張黃紙藏在自己身上。
趕屍匠的穿着也十分特别:他不管什麽天氣,都要穿着一雙草鞋,身上穿一身青布長衫,腰間系一黑色腰帶,頭上戴一頂青布帽,腰包藏着一包符。 師父教徒弟,第一件事是畫符,這種十分奇特的符,是在黃紙上用朱筆畫上又像字又像畫的東西,途中遇到意外情況,便将這種奇特的符朝西挂在樹上或門上,有時也燒灰和水吞服。
“不過我之前在住店的時候,還真是遇到過一路呢……”陸七八眨了眨眼睛。
趕屍之說,又稱移靈、走影、走屍。屬茅山術祝由科,發源于湘西沅陵, 濾溪, 辰溪, 叙浦四縣。由于這些地區大多屬于山地,車輛很難通行,所以才有了趕屍這一行業,一般在屍體未腐化時由術士趕回家鄉安葬。
屍體一般都被披着寬大的黑色屍布,頭上戴着一個高筒氈帽,額上壓着幾張書寫着符咒的黃紙垂在臉上。這些披着黑色屍布的屍體前,有一個手執銅鑼的趕屍匠。趕屍匠是一面敲打着手中的小陰鑼,一面領着這群屍體往前走的,口中一般都喊着:“塵歸塵,土歸土,人生一世好辛苦。僵屍僵屍跟我走,早回故鄉下地府。”
“但是現在的交通工具可比以前要好很多了啊,怎麽還用得着這種方法呢?”我有些不解,崔明麗也提出了相同的意見。但是陸七八卻告訴我說這個問題他也回答不了,針對于趕屍這個行當,有些時候,他了解的也算是比較少。
“對了,除了我們所知道的蠱術、落花洞女和趕屍之外,你們還知道湘西的其他怪事嗎?”陸七八問到,我們幾個紛紛地搖頭,瞬間覺得或許我們所知曉的湘西,當真還沒有他多。
他清了清嗓子,首先便是裏耶簡牍之謎,2002年6月,在湘西裏耶戰國古城遺址發掘出大量的秦簡。從“一号井”中出土了已埋藏2200多年的秦王朝簡牍,包括竹簡、木簡、木牍等,共計3萬枚,超過我國已出土秦簡數量的總和。其中一枚木牍上的《乘法口訣》表引起了考古專家的極大興趣。經專家考證,它是中國最早的乘法口訣表實物。更爲奇特的是,每個“八”的乘法運算排列也很規則,排成一個橫行,而且乘以八的數字從右到左依次遞減。這乘法口訣産生于什麽年代?何人發明?至今無從考證。
再者便是,會溪坪碗葬之謎!大家都知道,在我國少數民族中,喪葬習俗較多;有天葬、海葬、火葬、土葬、懸崖葬等;但在湘西古丈縣會溪坪發現神奇的墓葬——碗葬。這在全國也少見。這墓比一般墳堆要高大,是用上千個細花碗堆砌而成。細花碗一疊疊圈住墓周,往上重去,共有10多層。每層碗的走向相反,碗的紋路是規則的人字形,很牢固,極難取出其中的碗。當地土家人給這稀奇的碗葬抹上了神秘的色彩,說它是“仙墳”,隻許看不許摸,誰也不敢動墳上的一根細草。又說此墳會走動,今天在這裏,明天就會挪到附近的地方去了。此墳何朝所葬?何民族習俗?墓主是誰?衆說紛纭。
古夜郎國都之謎:在湖南西部和貴州東部廣大地區,古時曾是古夜郎國,但都城在哪裏?仍舊不得而知。
翼王石達開藏寶之謎:清1857年5月底,石達開自天京出走,率數萬部隊輾轉蘇皖及江南各地。1861年10月下旬,石達開自桂北進入湖南,進攻綏甯,沿湘黔邊境北進,經靖州、會同、沅州、到泸溪、永綏,于1862年1月底經龍山進入湖北來鳳,後由利川進入四川境。最後滅于大渡河。傳說石達開随軍帶有金銀珠寶若幹,藏于湘西大山中,至今無人知曉。
說了這麽多,或許陸七八也累了,便深深地吸了口氣,喝了口水。
“那我想請問一下,你知道懸棺葬嗎?”我問出了這句話,饒有興緻地看了陸七八一眼。陸七八沒有回頭,但是我卻明顯覺得他身子一震。
“兄弟,你打聽這個幹嘛呢?難不成你們送的這位是要懸棺葬啊?”我知道,他所指的便是桑林婆婆,但是爲了防止他有其他的想法,我便回答說不是,不想讓他知道太多,于我們來說,他仍舊算是一個陌生人。
懸棺葬是古代葬式的一種。即人死後,親屬殓遺體入棺,将木棺懸置于插入懸崖絕壁的木樁上,或置于崖洞中、崖縫内,或半懸于崖外。往往陡峭高危,下臨深溪,無從攀登。其俗流行于南方少數民族地區,懸置越高,表示對死者越是尊敬。
依據文獻及實地考察,在四川、重慶、雲南、貴州、廣西、福建、台灣、湖北、湖南、江西等省區,均有此種葬俗。江西貴溪仙岩、福建武夷山、重慶忠縣卧馬函、重慶奉節縣夔峽、風箱峽、四川珙縣麻塘壩螃蟹溪山崖等地,曾發現大批戰國至秦、漢之際的古代懸棺葬遺物。
懸棺葬是古代一種比較奇特的葬式:在江河沿岸,選擇一處壁立千仞的懸崖,用我們至今仍不知曉的方法,将仙逝者連同裝殓他的尺棺高高地懸挂(置)于懸崖半腰的适當位置。
葬地的形勢各異,歸葬的個體方式也略有差别:或于崖壁鑿孔,椽木爲樁,尺棺就置放在崖樁拓展出來的空間;或在約壁上開鑿石龛,屍棺置入龛内;或利用懸崖上的天然岩溝、岩墩、岩洞置放屍棺。人死了,要找個歸宿,要爲失去靈魂的軀殼找一個妥當的安置辦法,從這個意義上講,懸棺葬和土葬、火葬、水葬、天葬等等葬式一樣平常。
懸棺葬的置棺方式也隻有幾種,木樁架壑式。棺木架置于天然崖洞或在岩石裂隙所打的木樁之上。此種形式見于福建武夷山、湖南、四川等地,在湘西沅水兩岸和川東長江三峽地區尤爲常見。
崖洞式(包括天然岩隙式)。即利用臨河峭壁上的天然洞穴或裂隙,略加修整(壘築、填平)置棺其内。這種形式在各地懸棺葬中均有發現。
橫穴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長方式橫龛,大小寬窄以容一具長約2米,高、寬約爲0.5米左右的棺木爲限,棺側外露。這種置棺方式見于川南、川東長江三峽等地。
方穴式。在臨江崖壁上開鑿寬約1.5米或稍小的方洞,或者利用天然洞穴加工成方洞,置棺其内。此種形式在川東南、湘西和鄂西等地常見。
懸崖木樁式。在臨江絕壁上開鑿小方孔,打入木樁,然後架棺其上。這種形式多見于川南、湘西等地。
崖緣式。在海邊陡峭崖壁上常有突出的狹窄崖緣形成天然平台,棺木置放上面,此種形式在台灣和東南亞海島地區較爲常見。
《苗族古歌》,有這樣的說法:我從很遠的東方來。沒有土地,就把老人的屍骨暫擱在山洞裏,我們回家的時候再帶走。這裏的苗族老人,把懸棺這種安放形式叫“擱”。“擱”就是使物體處于一定的位置,是還可以移動的意思。在格凸河風景區,有一個隻有兩戶人家的村寨叫腳杆寨,主人告訴我,用苗語說腳杆寨(在)叫“不這吾”,意爲“我要回家”。
傳說,很早以前,他們的祖先因爲戰争,一路敗退,幾經輾轉來到這裏,祖輩爲了告誡後人,葉落歸根,發誓隻要腳杆還在,一定要打回老家,收複失地。
于是乎,祖輩“歸西”,後人沒有入将其土,而是将屍骨高懸于在那些陰涼的、淩空的、鳥獸也無能爲力的岩洞、絕壁之處,一是防追兵破壞,二是防畜獸侵襲,三是便于長久保存,隻待有朝一日“回家”一同回家歸根。爲了牢牢記住先輩一定要返回老家的再三叮囑,于是就有了腳杆寨(在)的寨名,于是就有了懸棺的習俗。
“真的長見識了!”我不由得點了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