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擦……”崔明伏慢慢地從地面之上掙紮了起來,周遭揚起了一陣塵土,“天兒,怎麽樣,現在是不是可以進去了!”崔明伏說着便朝着那屋内走了過去,我的心不由得一驚,但沒有想到,他竟然十分輕松地走了進去。
擦,看來這還真的是有用。我跟着崔明伏走到了屋子裏面,接着外面的光線,卻看到了一個身影,此時此刻,正背對着門站着,肥胖的身軀一動不動,我的心又開始一驚,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這海大貴究竟是怎麽了?
“喂,死胖子,你……”崔明伏的話還沒有說完,這海大貴便猛地轉過頭來,龇牙咧嘴的樣子,着實很吓人。我和崔明伏都猛地一驚,卻發現海大貴的兩隻眼睛金黃油綠,并且嘴角也朝着兩邊高高地翹起,嘴巴咧開,幾乎都到了耳根,這模樣當真是十分駭人。
“不好,他被五通神上身了!”崔明伏大吼了一聲,旋即往後倒退了一步,舉起手中銀鈴法螺,“出馬弟子崔明伏,有請胡三太爺,護身抱馬!”
話音剛落,銀鈴法螺頓時被震得山響,“叮叮當當”地聲音幾乎都不絕于耳,不單單是這個聲音,還有一個聲音從崔明伏的身上發出,“臭小子,不是說讓你洗澡嗎?你身上怎麽還這麽嗖!”
我有些驚呆了,難不成這個聲音來自于胡三太爺嗎?崔明伏卻使勁地搖了搖頭,“哎呀我的太爺啊,不要再說了好不好?趕緊幫我揍人吧。”
海大貴龇牙咧嘴地朝着他沖過,崔明伏舉起了銀鈴法螺猛地從地面之上來了個“旱地拔蔥”,他手中的銀鈴法螺呼嘯而下,直直地打在了海大貴的頭上,頓時傳來了一聲“砰”地悶響,海大貴的身子搖晃了一下。
崔明伏落在了地上,收回了銀鈴法螺,但是海大貴卻仍舊保持着剛剛沖過來的姿勢,“哼,不自量力!”崔明伏拍了拍手掌,但是剛剛要打第二下的時候,這海大貴卻猛地動了起來,他伸出手,一把掐住了崔明伏的脖子竟然把崔明伏在瞬間給甩了出去。
“咳咳咳……”崔明伏捂住了脖子,咳嗽了起來,看來這一下弄得着實不輕,把他摔得七葷八素的,“太爺,太爺,你在嗎?你還在嗎?太爺?”
他掙紮着從地上爬了起來,我的心一沉,這一甩不當緊,崔明伏身上的出馬仙難不成也被甩跑了嗎?此時海大貴卻慢慢地把頭轉向了我,他那一對眼睛,也越發地放着光芒,變得十分金黃油綠。
果不其然,這家夥下一秒便沖着我直奔而來,張牙舞爪的樣子,好不駭人。
“見龍在田,飛龍在天,鴻漸于陸,龍躍在淵,羝羊觸蕃,潛龍勿用,利涉大川,神龍擺尾,密雲不雨,突如其來,雙龍取水,魚躍于淵……”一連使出了十幾招,但是我仍舊被五通神一腳給踹了出去,悲催地落在地上。
但是海大貴卻仍舊走向了我,他的一張臉恐怖至極。
“滾開——”嘟嘟從我胸前的古玉當中鑽出,一下子蹿到了海大貴的面前,照着他的臉上就是一腳,或許沒有防範,海大貴當即便閃了一個趔趄。很快,他和嘟嘟鬥在了一起,雖然嘟嘟的身形比較靈活,卻沒想到,五通神的發力也不是蓋的,竟然對嘟嘟步步緊逼。
古書有雲:柳州舊有鬼,名五通。餘始到,不之信。一日偶發箧易衣,盡爲灰燼。乃爲文醮訴于帝,帝懇我心,遂爾龍城絕妖邪之怪,大江之南地多山,而俗禨鬼,其神怪甚佹異,多依岩石樹木爲叢祠,村村有之。二浙江東曰五通,江西閩中曰木下三郎,又曰木客,一足者曰獨腳五通,名雖不同,其實則一。
五通神又稱五郎神,是中國古代民間傳說中橫行鄉野、淫*女的妖鬼,因專事奸惡,又稱五猖神。來曆複雜,一說指唐時柳州之鬼;一說是朱元璋祭奠戰亡者,以五人爲一伍;一說爲元明時期騷擾江南、燒殺奸淫的倭寇。總之,五通神爲一群作惡的野鬼。人們祀之是爲免患得福,福來生财。遂當作财神祭之。五通神以偶像形式在江南廣受廟祀。路神内涵奇奧、源頭最古。
總之,這個東西難纏是肯定的!“來啊,你這個醜八怪,這麽怪物——”嘟嘟驚叫着,便又開始上下翻飛,但是它卻被這五通神一把抓在了手中,嘟嘟在五通神的手中來回地掙紮着,但是那五通神作勢便要将它生啖了。
禁咒是道士(東方稱謂)和魔法師(西方稱謂)能夠使用的最高等級的法術(魔法)。即我們通常所說的咒語,被認爲是對鬼神或自然物有感應或禁令的神秘語言: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爲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
道教施法儀式中,常有咒語、掐訣、步罡等,它們和書符一起成爲道法的基本手段。道士以畫符念咒、掐訣步罡來施行法術,以增強人們戰勝邪惡的信心。這些法術本身具有使人類在無法控制的異己力量面前保持心理平衡和生活信心的文化功能。
咒語是一種被認爲對鬼神或自然物有感應或禁令的神秘語言:咒語常和以人體真氣禁制鬼神、外物的氣禁術結合在一起,稱爲禁咒。有時和符一起出現,稱做符咒,道士在施行咒術時又往往借助某些中介物,如咒水、咒棗等,這些施過咒術的水、棗也有咒術的效力。
道門中對咒術的效力有極高的肯定。《太上正一咒鬼經》說:吾含天地?,咒毒殺鬼方,咒金金自銷,咒木木自折,咒水水自竭,咒火火自滅,咒山山自崩,咒石石自裂,咒神神自縛,咒鬼鬼自殺,咒禱禱自斷,咒癰癰自決,咒毒毒自散,咒詛詛自滅。
道士認爲有法力強大的尊神,不斷把秘藏在天上的咒語傳授下來,念動咒語即有幾萬乃至幾百萬的天兵天将應召來服役。因此,咒語在道法中越出越多,應用範圍越來越廣。
咒語在道教中運用廣泛:道法凡結壇有淨壇咒、鎮壇咒;登壇先有衛靈咒;畫符有書符咒;步罡有步罡咒;誦經先念開經玄蘊咒;至於召将咒則和道書記載的天将神吏一樣多;殺鬼制魔、捉妖,也都有相應的咒。從這個意義上說,沒有咒就沒有道教的法術。
同時,咒語已滲透到道士日常生活的每一環節,融化進他們的人格中去。道士淨手、吃飯、沐浴、理發等都要誦咒。不僅正一派擅于誦咒,全真道授戒也有相應的咒語。
咒術不是道教特有的現象,佛教等其他宗教也使用咒語,特别是密宗更以誦咒(陀羅尼)著稱。咒語起源於原始宗教的先民對語言魔力的崇拜,後來成爲巫術的核心部件。道教吸納了巫術咒術的精華并加以發展,從而形成了道教咒語自己的特點。
念咒時常常要求與體内的運氣、在意念中存想相關的神靈形象(存想)統一起來。認爲這樣一來就可以使内氣作用於對象,使之受到控制,或發生相應的變化。這種方法稱爲禁咒,又稱氣禁,簡稱爲禁。氣禁的方法在中國古代巫術中就已經使用。晉代葛洪《抱樸子内篇.至理》說:吳越地方有稱爲禁咒法的,很有顯著的效驗,(那原因)是法師氣充沛。吳越有禁咒之法,甚有明驗,多氣耳。
從近幾年來考古發現看,氣禁流行的地區不限於吳越地區。楚、蜀等地區都有類似的方術。據葛洪的記載,禁咒的應用範圍廣泛,有入大疫不受傳染、驅逐邪魅,禁虎豹蛇蜂、爲人治病,乃至於禁水倒流等。氣禁術被道教所吸收,成爲道法的一部份,早期道教正一盟威道的二十四階籙中專有一種《禁氣籙》,可見已經是整個法術體系的重要組成部份。一般道士在念咒時與内氣的發放相伴随,念咒兼有以氣作用於對象,通常稱爲布氣,又稱内氣外運,因此對於道士平時的煉氣,提出了一定要求。
“啊——”嘟嘟大叫着,聲音着是十分的凄慘,“好痛啊——”
好了,不可以再等了,我猛地起身,舉起判官筆,嘴巴裏面喊出了一句禁咒,“五雷猛将,火車将軍,騰天倒地,驅雷奔雲,隊仗千萬,統領神兵,開旗急召,不得稽停——”手中的判官筆直直地打到了那海大貴的身上,頓時冒氣了一陣黑煙,就聽到“呲”地一聲,他的手赫然張開,嘟嘟趁機從他的手掌當中溜了出來,還好,沒讓嘟嘟受傷,但是這家夥卻在瞬間又靜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