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仙師十分期待冥界分支成長起來那一天,若是能與冥族分庭抗禮就更好了,屆時不隻僅不再需要本宗的支援,說不定還能反過來向本宗輸血。
嗯,雖任重而道遠,但未來可期!
而冥族呢?
因爲冥界沒有國家的概念,冥族上下并不在意丢失東南地區的控制權, 相比之下,他們更在意丢失了多少人口,更在意丢掉的臉面!
放任不管是絕對不可能的,沒過幾天,就有一隊冥妖悄悄潛入東南地界,試探遠征軍的反應。
收到消息之後,李安閑二話不說,馬上開啓又一輪轟炸,氣得冥皇七竅生煙, 險些原地爆炸。
難道就任由人族修士爲所欲爲?
一群冥族重臣齊聚銀骨殿,你來我往争論不休。
冥皇氣實在不過,突發冒出個想法,立刻如此這般,這般如此地交待一番。
不久之後,一支趕往兩界通道的骨妖大軍接到命令,立刻停止前進,轉道朝東南方向進發。
骨妖雖然低劣,可好歹也有練氣初期的實力,對付普通人類手拿把掐。
十萬骨妖兵分三路,隻用了七天六夜,已然順利進入東南地界。
骨妖一改此前的大搖大擺,晝伏夜出緩速前進,悄悄摸到一座城池附近,随後一聲令下,數以萬計的骨妖潮水般沖向城池。
跑在最前面的不是攻上城頭,而是抱成一團堆在城下, 一層層向上堆碼,沒多一會兒,就架起了一道通向城頭的骨坡。
可從始至終,城頭都沒有半點動靜,在黑暗的夜色籠罩之下,仿佛鬼域一般。
骨妖連命都沒了,肯定不怕這個,背後控制它們的冥族更是堪比妖魔的存在,對這點小小的異常完全不在意。
然而攻破了城牆,打開了城門才知道,這地方就隻是空城一座,城中連個鬼影都看不見。
不僅如此,就連城中的屋舍都拆了一大半,大有将城池一并拆掉的意思。
一群冥妖湊一起研究半天,也沒得出任何有用的結果。
有人就怪了,雖然冥妖以撤兵換取遠征軍不再轟炸冥都,但這隻是一個不怎麽默契的交易,雙方腦子裏想的,一直都是怎麽置對方于死地。
東南地區本就被冥妖禍害得不成樣子, 又随時都可能遭到冥妖的報複, 爲保證治下百姓的生命安全, 李安閑毅然決定,放棄所有城池,治下人口華整爲零,散入叢林山野,躲避冥妖的追殺!
盡管冥妖惡事作盡,盡管遠征軍一直大力宣傳,可心向遠征軍的百姓依舊是少數,大部分百姓都不買遠征軍的賬,很多人甯死也不願離開生活了一輩子的故土。
如果時間允許,李安閑或許還會花些時間,仔細傾聽慢慢勸解,可在冥妖随時都有可能返回東南,又有那麽多百姓等着轉移,李安閑既不能,也沒時間慢慢勸導。
于是他幹脆命令部隊,願意走的好生相待,不願意的,一律綁上強行帶走!
他一直保持着前世的習慣,遇事總是喜歡先講道理,實在講不通才會考慮武力。
然而人心是這世上最複雜的東西,有些人可以講道理,但有些人天生胡攪蠻纏,壓根兒就講不通!
既然如此,那就來硬的好了,反正不管遠征軍做了多少工作,這些人都不會感謝遠征軍,反而會懷恨在心,腹诽抹黑。
收攏人心是個非常複雜的命題,一味地追求全面,最終的結果必然是毫無收獲,必須将治下的百姓區分開來,心向遠征軍的拉攏扶持,騎牆的中間派盡量争取,至于那些心向冥族的白眼狼,死勁兒打壓就好了。
若是死不悔改,那就更好辦了,直接打成階級敵人,按奴隸處置就完了。
就這樣,遠征軍在最短的時間内完成了堅壁清野,就連城外還沒成熟的莊稼,都用術法催熟後收割帶走,一根毛都沒留給偷城的骨妖。
不過,每一座空城附近,都安排了數個偵察哨,冥妖還在城裏摸不着頭腦,遠征軍總部已經連續接到幾個哨位的通報。
接到了骨妖入境的消息,李安閑摸摸腦袋:“冥妖不行就換骨妖,這個冥皇很有想法嘛!他難道以爲派骨妖就不轟炸?這是誰給他的自信?”
話是這麽說,但李安閑并沒有急着出發,而是皺緊眉頭仔細思索,到底該不該繼續轟炸冥都。
單單是資源的消耗,就讓李安閑萬分頭疼。
更重要的一點,是轟炸隻能讓冥妖有所顧忌,卻不能讓冥妖徹底放棄東南!
毫不誇張地說,遠征軍如今已是冥族的心腹之患,冥皇雖然把所有冥妖都撤出去了,但這未必是雙方達成默契後的妥協,也可能是冥族的一次試探。
他們絕對不會給人類留下發展壯大的時間和機會,就算不把骨妖派過來,也一定會用其他手段牽制遠征軍,避免人類統合坐大。
這是最簡單不過的戰略布置。
話說回來,骨妖入境還真不一定是壞事。
要知道,遠征軍一共才三百多人,加上赤血軍也不到五百人,打下的地盤上卻有二十多個城池,人口好幾十萬,平均每個青遙修士,都要管理個千八百人。
人上一百形形色色,每個人的想法都不一樣,沒有來自外界的壓力,這麽多人不可能萬衆一心,逃跑的、流亡的、攪事的、提要求的,各路牛鬼蛇神必定紛紛登場,鬧它個不亦樂乎。
别指望普通百姓能有多高的覺悟,他們既沒接受過良好的教育,也沒有共同的理想,反倒因爲環境的關系,小農思想極其嚴重。
就算遠征軍人人都會分身術,一時半會兒也理不順這個爛攤子,一旦矛盾激化,搞不好還會鬧出亂子,甚至葬送好不容易得來的局面。
骨妖這麽一來就不一樣了,人族和冥妖之間的沖突,必定升級爲主要矛盾,人人都要在冥族的高壓之下掙紮求存,間接促成所有人的團結一緻。
相比之間,遠征軍和百姓那點破事,壓根兒就提不上嘴。
而這,才是李安閑猶豫不決的原因所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