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堂冥皇,爲了不飛升不渡劫,隻能拼命壓抑修爲,也是個異數。
打那以後,轟炸仿佛是變成了例行公事,李安閑有事沒事就要在冥都上空轉一圈,大多數時候都是扔下炸彈就走, 有的時候來不及煉制重箭或是航彈,也要開着戰機在冥都上空兜一圈,吓一吓滿城的驚弓之鳥。
故意壓低高度那種。
每一次低空通場,都會引起冥族的一陣混亂。
不僅是對轟炸的恐懼,還因爲超音速飛行産生的震波,對地面的建築和人員有着極大的影響,運氣不好的, 當場震死都不奇怪。
爲了對付遠征軍的空襲,冥妖也是想盡了辦法,原本沒有陣法防護的地方,統統鋪設防護陣法;已經被摧毀的地區幹脆放棄不管;煉制了一批專門用于防空的法寶,還組織一批冥修執行防空任務。
嗯,冥界曆史上的第一批專業防空部隊,妥妥的。
不過李安閑的轟炸戰術複雜多變,每一次都讓冥族的如意算盤落空,把冥族的防空部隊,變成了發現異常立刻敲鍾示警的職業敲鍾人。
不曉得響徹冥都的鍾聲,是不是冥界最早的防空警報。
經過幾次追逐交鋒,冥皇終于認清現實,明白巨骨獸确實追不上人族的鐵鳥,除非他冒着飛千的風險脫離巨骨獸,否則就是無解。
冥皇怒歸怒,理智卻沒掉線。
無解就無解吧,該飛升時滞留下界,本身就已經爲冥族付出了巨大的犧牲,放眼冥族, 任何人都沒有資格指責冥皇不作爲。
于是當空襲再次來臨時,巨骨獸幹脆留在地面,隻在炸彈即将落地時将之停滞摧毀。
這下反倒換成李安閑頭疼了,巨骨獸确實追不上骷髅号,可防禦力卻不是現有手段可以突破。
不過巨骨獸再強悍,也隻能防禦冥都中心那一小塊,其他地方壓根兒顧不上。
那段時間,李安閑隔三差五就要光臨冥都一次,比逛窯子還要勤快。
每一次轟炸,都會惹來冥皇的極度暴怒,不僅不肯撤兵,還拉倒奈何這冥都的武裝力量,一次次向東南方向增兵。
結果形成了惡性循環,派兵越多轟炸就越勤。
要不是修爲不夠,李安閑非揪住冥皇的衣領好好質問一番不可:你丫是不是玩不起?
不止冥皇郁悶,其他冥族也都好不到哪兒去。
他們真的順暢太久了,任何一個冥族的的記憶裏,都沒打過這麽被動的仗。
後來,就連合體境的冥将都被冥皇派了兩個過去。
然而遠征軍早就學精了, 一旦發現高階冥妖入境,立刻偃旗息鼓疏散人口, 随之而來的,必然是一場前所未有的大轟炸,直到冥皇撤回冥将爲止。
雖然冥族高層做出了種種努力,可每天生活在朝不保夕的冥都之中,實在是太讓人神經衰弱,許多冥族選擇離開冥都,找個安全的地方重新定居,漸漸在冥都四周形成了幾個規模不小的衛星城。
對此,李安閑聽之任之,明知衛星城在哪裏,卻從來不對衛星城下手。
時間久了,冥族終于發現,越是向東南增兵轟炸就越頻繁;當一陣輪換的冥修撤回冥都時,轟炸居然停了幾天。
冥族的習慣是不向任何人妥協,當然這一方世界也沒誰有資格令冥族妥協,但是連續不斷的轟炸,嚴重地威脅了冥都的安全,一旦大陣被毀,隻靠巨骨獸,根本遮掩不住冥皇的氣息。
所以,盡快中止轟炸才是當務之急。
爲此,一群冥族重臣集體觐見冥皇,提出撤軍東南的想法。
反正,能屠的都屠完了,該跑的也都跑光了,繼續留在那邊也沒什麽意義。
冥皇沉默了整整小半天,終于下達撤軍的命令。
每撤一批,轟炸的力度就降低一些,間隔也會随之拉長,上到所有冥妖全部撤出東南,轟炸也暫時告一段落。
說實話,李安閑也有點堅持不住了,若是冥族再不撤兵,他也要考慮是否繼續轟炸。
不是不想,而是這麽幹太消耗資源。
若是背靠青遙,有強大的青遙重工支持,轟炸這點消耗根本提不上嘴。
可冥界是什麽情況?這鬼地方生産力極度不發達,連農業文明都算不上,隻能叫做傀儡文明,礦山更是想都别想,各種資源全都在冥族的控制之下,李安閑根本拿不到想要的資源,就隻能有什麽用什麽。
結果明明都是同樣長短同等粗細的金屬箭,卻因爲原料不同導緻質量差異極大,最高可以達到一噸出頭,最低卻隻有六百公斤左右。
重量差一半兒,殺傷力就要降低一倍,可是沒辦法,如今就這條件,不勉強就幹脆沒得用。
這段時間,李安閑已經把東南所有已經的礦山搜刮了幾遍,就連從青遙帶出來的戰略儲備都消耗了不少。
假如冥皇再堅持一段時間,拉胯的恐怕就是李安閑了。
冥族撤軍之後,雙方算是暫時達成了默契,但雙方從來沒面對面地交流過,東南地區究竟該怎麽定位,兩邊都有點吃不準。
說是歸遠征軍吧,冥族肯定不樂意,自家的東西,憑什麽交給低賤的人族?
說歸冥族吧,遠征軍肯定不同意,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憑什麽還回去?
李安閑才不管那麽多,既然遠征軍已經掌握了東南地區的實際控制權,那就是自家的地盤!
在他的命令之下,遠征軍立刻行動起來,組織人手動員群衆,擴大赤血軍的規模,重建各地的行政體系,頒布各種臨時法令,整個冥界青遙體系忙得不亦樂乎,一派欣欣向榮的姿态。
那勁頭那架勢,絕對是要在冥界建立一處屬于人類的人間樂土。
更重要的,是重建青遙門的冥界分支,而且是按青遙本宗如今的模式建立宗防部和宗務院。
眼下條件不允許,隻能先把架子搭起來,皮肉可以等條件允許了再慢慢填充。
李安閑特意把楚、許、狄三個人從軍事系統中抽調出來,楚庭大局面最好,暫時總攬大局;狄山潛力最高,暫時統管招收和教授弟子;許誠則被李安閑耳提面命,灌輸各種工業和經濟概念。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