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氏三兄弟的封地,龍雲最大,有廣袤的西疆,可是人口稀少,但戰鬥力卻是最高的,這也是龍雲常年軍屯,常年訓練積累下來的。但是論财富,就數龍沖最厲害,封地就有南蠻三個省,加上原來南疆三個省,六個省的封地,又是人口密集地區,經濟法很發達,當然,戰鬥力也是不弱,不然也不會很快的平定南蠻了。龍志的北疆封地也不小,雖然隻有三省,可是要算上北胡匈奴的領地就要比上西疆了,可是廣大的北疆荒漠地區,一直就被北胡匈奴占領着。
龍志準備了一年,訓練軍隊了一年,在這一年裏,龍志訓練了200萬騎兵,還有300萬的糧草運輸部隊,軍力也是不弱,隻要朝廷允許,就可以跟北胡匈奴開戰了。龍志就上書朝廷,擇日開戰。皇帝恩準了龍志開戰的日子,龍志的北疆軍隊,就如狼似虎的殺向北胡匈奴地區。
在進攻之前,龍志下達了一個命令,隻要殺一人奪得的财物,可以上繳一半,其餘的一半可以自己留下,戰後就可以分得财産。這一項政策,可是給北疆的軍士極大的刺激。北胡匈奴多戰馬,在内地可以賣極好的價錢,一匹戰馬輕則幾十兩在,重則幾百兩,是内地客商的搶手貨。加上北胡匈奴多金銀,拿着金銀不當東西,因此,北胡的老百姓也是金銀遍地是,這就激發了北疆軍的鬥志,對于匈奴人,見了就殺,殺了就可以奪得匈奴的财産,就可以上繳,然後就得到封賞。
這樣一來,匈奴雖然有100萬鐵騎,但也都是烏合之衆,比不上龍志的北疆軍,已經訓練一年,加上龍志的封賞政策,北疆軍個個是如狼似虎,一直從北疆殺到匈奴的極北之地,縱橫3000多裏,匈奴的100萬鐵騎悉數被殲滅,剩餘的百萬匈奴老百姓,也被龍志強行前往内地,跟内地的漢民雜居,逐漸的就被漢化了,還有一部分匈奴則是聞風而逃,逃到了極北之地的外圍,跟其他國家雜居了。從此北疆地區,再也沒有匈奴的威脅。
敵仇遠仇獨敵學接陽遠恨察
敵仇遠仇獨敵學接陽遠恨察 龍志就大興土木,在原來的匈奴之地,一口氣修建了十座城市,劃分了十個行政省郡,加上原來的省郡,就是13個省郡。每個省郡都駐紮着十萬軍隊,這樣一來,北方之地再無戰争隐患,龍志則是坐鎮北都城,擁兵百萬,加上軍屯的2000萬軍士,成了北方最強大的力量。
龍霄就動員内地移民,隻要搬遷到匈奴之地的内地漢民,可以獲得豐厚的搬家費,在20年之後免除稅負。此政策一出,雖然很多人不喜歡北方的寒冷,還是有人願意去墾荒種地,原因是内地的賦稅較重,加上名目繁多的例規銀子,不甘心被盤剝的老百姓就紛紛移民,匈奴地區慢慢有了幾千萬内地漢民。皇帝就下令,就把匈奴之地封賞給了北都王龍志,龍志的封地就由原來的北疆三省,一下子擴大了北方幾千裏的封地,要是算地域面積的話,也有内地省份十個大小,成了跟西蒙王龍雲差不多的地盤。
龍志就大興土木,在原來的匈奴之地,一口氣修建了十座城市,劃分了十個行政省郡,加上原來的省郡,就是13個省郡。每個省郡都駐紮着十萬軍隊,這樣一來,北方之地再無戰争隐患,龍志則是坐鎮北都城,擁兵百萬,加上軍屯的2000萬軍士,成了北方最強大的力量。
接下來就是休養生息了,由于龍志制定的匈奴地區是免稅制,老百姓在這個地區開荒種糧,就不交皇糧,這就極大的促進了種地的積極性,原來有匈奴的時候,隻是放牧,根本就不懂的墾荒,隻是養牛養羊,根本就沒有糧食的生産,所以匈奴人就經常騷擾内地,槍殺搶掠,爲的就是搶奪糧食。廣大的匈奴地區自從有了漢民之後,就變的繁華了。北方之地雖然寒冷,可是土地肥沃,到處是森林,有足夠的土地供農民種植。漢人又是勤勞的民族,這些漢人就在匈奴的地區興修水利,修建房屋,就不再隻是放牧,而是定居生活。
不過,這些漢民也繼承了匈奴人的一些傳統,尤其是在養殖上,家家戶戶也喜歡養一些牛羊馬,一來是供自己使用,還能把牛馬運進内地,換取一些金銀财産,在匈奴地區的人,隻要是不懶惰的日子過的都不錯,可以說家家都是小康生活,甚至比一些内地的農民還要富裕。當然,這跟龍志制定的免稅政策有很大的關系,一個地區的富裕程度是跟稅負有關的,特别是一些窮地方,稅負是很高的。
王老五一家就是從内地遷來的,原來是大名郡崆崃縣人士,家裏過的比較貧寒,全家五口人,老兩口加上兩個兒子,一個姑娘,家裏僅有三畝地,每年的地租就去了一大半,一家人吃飯都是問題,就别提其他的生活了。聽說北疆要移民,還給20兩銀子的盤纏,就報名移民,舉家來到了北疆匈奴之地,就拿到了20兩銀子吃的安家費。全家就在匈奴之地住了下來,靠着20兩銀子,修建了簡單的房屋,開墾了50畝土地,養了十幾頭牛羊。
一年下來,隻是糧食就收獲了300兩銀子,加上樣子的牛羊馬,除去留下的,隻是賣掉的就有200兩銀子,全年就收獲了500兩銀子。王老五有錢了,就給兩個兒子修建了兩座像模像樣的宅子,給他們娶上了媳婦,小日子過的舒舒服服。像王老五一家這樣的,在北疆匈奴地區是很普遍的,因爲沒有了稅負,基本上也沒有什麽例規銀子和火耗銀子,就是官府來收取一點人頭稅,每個人一年也就是1兩銀子左右,與王老五家裏每年的500兩收入相比根本算不了什麽。
商人馬思純則是看準了機會,也申請北疆移民,在向龍志的軍政衙門繳納了一萬兩銀子之後,就收購了一萬畝肥沃的土地,豐盛的水草,馬思純就養殖了20萬匹良馬,每年下來就能出手10萬匹,每匹良馬就賣200兩銀子,一年就能賺2000萬兩,因爲沒有稅負,每年隻要養殖人員的幾百兩人頭稅。這幾百人的工錢,每年也就是一萬多兩銀子,馬思純就成了北疆地區比較大的養馬商人。
很多人都看到馬思存養馬發了财,内地商人,都紛紛在北疆購買土地,集中養馬,隻是在北疆匈奴地區養馬的商人就達到了一千多個,養馬面積達到了2000萬畝,每年供應内地的馬匹就有上億頭,北疆成了全國最大的養馬基地。北疆地區也因爲有衆多的養馬商人,就衍生了很多關于馬匹的生意。因爲北方地區有豐厚的原始森林,也就衍生了很多馬車的制造工廠,北疆的馬車一度占領了隋朝的大半個江山,成了馬車的集散地。
敵仇仇遠方結術所孤冷考仇
北疆13省郡經過了最初的原始積累,經濟越來越發達,雖然人口隻有1億兩千多萬,可是貿易的比重很大。加上農民20年不收稅,農業更是發達,所産的糧食更是一個天量。不但自己吃不了,還反過來供應内地。這樣一來,北都城就了北方重鎮,大宗的交易都在北都城産生,每年的交易額在300多億兩,北疆軍政衙門,每年收取的商業稅收就是3000多萬兩,以此來支付北疆的管理費用綽綽有餘了,加上每年有朝廷的50億兩軍費,龍志的日子過的相當的寬裕。
經濟的發展,是北疆有了足夠的依仗,也有不好的一面,就是朝廷中有人,覺得北疆已經無戰事,養着這200萬的軍隊是浪費,要龍志裁軍,可是龍志據理力争,說北胡匈奴雖然被驅趕走了,還有女真國虎視眈眈,要是一旦讓其發展壯大對隋朝也是一個威脅,況且女真族也有幾千萬人,這些人無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