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失去了馬匹的戎羌騎兵,不過隻是一群戰鬥技能略微娴熟、戰鬥作風略微頑強一些的普通步兵而已。
甚至在裝備上,戎羌都是十分原始落後的。
他們的戰刀都是随意打造制作粗糙的破銅爛鐵;他們的弓箭雖然便于在馬上射擊但是威力卻并不強大;至于護甲,除了披着的獸皮似乎有些防護作用之外,便極少有金屬制品,更别說闆甲、鎖甲之類的高級貨了。
總之戎羌整體裝備的水平,也就和中原一般破落的屯田所的屯田兵差不多。
蕭文明的蕭家軍的裝備同他們比起來,簡直就是變形金剛,更何況相較于精通騎射戰術的戎羌,蕭文明鴛鴦陣的步兵戰術也已臻化境,相較于硬件上的差距,更是降維打擊一般的優勢。
于是三路大軍沖着三個方向,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四下突殺。
尤其是奉命封閉城門的胡宇,作戰極其勇猛,隻用了不到半個時辰的時間,便已占領了城門,砍斷了挂着城門的繩索,将大門重新封閉起來,讓已經突入城池的數千戎羌成了甕中捉鼈。
接下來的戰鬥就變得很簡單了,戎羌不像倭寇,不珍惜的隻是敵人的生命而非自己的,覺得打不過就趕緊舉手投降,表示完全沒有那種死了還要拉個墊背的心态……
于是隻花了一個多時辰的功夫,平原縣城内的戎羌就被肅清幹淨了。
死屍被扔在縣城東南角的一塊空地上,簡單清點一下就有一千三四百具,堆起的高度幾乎與城牆平齊,抓住的俘虜也差不多是這個數,被串成一串綁了起來,等候城外大元帥戴鸾翔的發落。
這一場仗,從清晨打到了傍晚,整場戰役的進程可以說是異常順利,一切都在蕭文明的計劃之内,并且因爲是主場作戰,而且早有準備,糧食和飲水的補給也十分充分,甚至在蕭文明身後的城隍廟裏專門開辟了一間屋子作爲戰地醫院,請了平原縣城裏幾個膽大心細的姑娘和老媽子,照顧受傷的兄弟。
然而這一回畢竟是面對将近十倍于自己的敵軍的攻擊,不但五百蕭家軍的兄弟人人殺得精疲力盡,并且清點下來總共有十三位兄弟陣亡,還有二十來個受了輕傷。
這一回在中原大戰,蕭文明五百蕭家軍的兄弟,至此已經累計陣亡了二十七人了!
蕭文明親自動手和三個頭目一道,将這十三位兄弟的遺體清理幹淨,小心地擺放在城隍廟的正殿前,用雪白的麻布蓋住身軀,哀悼了許久還未從悲痛中回轉過來。
知道戰鬥已經結束了的平原縣令,這時才探頭探腦地從地窖裏鑽了出來,可見蕭文明如此悲痛,卻不敢上前說話,隻是帶着幾個衙役守在城隍廟的門口,不敢踏進半步。
這時又是戴松過來報信,這才打破了尴尬的沉默。
戴松年紀雖輕,但也是久經沙場的宿将了,知道蕭文明的蕭家軍就和戴家的親兵一樣,是他的核心力量,任何一個人的傷亡都是巨大的損失。
一直看着蕭文明憑吊了好一會兒,戴松這才走了進去,倒沒有先提正事,而是極有禮貌地向陣亡兄弟的遺體鞠了個躬,這才安慰蕭文明道:“這些兄弟都是戰死沙場的好漢,他們死得其所,并且立下了不世之功。爵爺方才憑吊他們,也是動了真情,他們泉下有知,應當也會感到欣慰吧……”
蕭文明見是戴松出現在了自己的身旁,又聽他這幾句話說的十分得體,心中郁結的悲哀之氣,頓時減輕了不少,又朝十幾具被擺放得整整齊齊的遺體看了一眼,這才走出城隍廟的正殿,還不忘回身輕輕掩上了正殿的大門。
“戴公子怎麽來啦?是大元帥又有什麽指示嗎?”
“指示不敢當。”戴松說道,“是父帥派我來跟爵爺說一聲,說是城外的戎羌已被我軍殺敗,請爵爺出城說話。”
這倒讓蕭文明喜出望外。
被蕭文明牽制在平原縣城裏的戎羌,其實隻是一支偏師——按照人數來算,在城外的才是主力——沒想到戴鸾翔結束戰鬥這樣快,分明是平原縣城先發生戰鬥的,可結束戰鬥的時間卻大差不差。
戴鸾翔指揮作戰果然十分了得,不愧“海内第一名将”的稱号。
于是蕭文明點點頭:“既然是大元帥有命,那我自然出城相見。”
說完他忽然瞥見正在一旁垂手而立的平原縣令,便又對戴松說道:“戴公子,這位是本縣的縣太爺。這次他守土有責、保民有功,雖然是個文官,但也應該記錄軍功。既然要見戴元帥,那就把他一道帶去好了。”
縣太爺一聽這話,臉上瞬間挂滿了笑容。
在大齊朝的官場上,文官立下軍功是升官最快的途徑之一,很容易就得到皇帝一個“文武雙全”的評語,有了這句評語,吏部的那些勢利眼自然也會對自己刮目相看,加官進爵就在眼下。
因此聽到蕭文明的話,縣太爺下意識地整理齊整了衣冠,臉上笑呵呵地說道:“說起來,我和戴元帥還曾有過一面之緣,卻不料竟能在平原城下相見,真是幸甚至哉啊!”
蕭文明哪有空同縣太爺對什麽“之乎者也”的陳詞濫調,吩咐手下三個頭目将俘虜的戎羌嚴加看管起來,并且貼出安民告示,讓百姓們從地窖裏爬出來各自回家,便随戴松一起,出城去見戴鸾翔去了。
戴松說的果然沒有半字虛言。
城外的戎羌的的确确已經被戴鸾翔徹底擊敗了——平原縣城周邊,凡是蕭文明目力所緻的地方,除了偶爾有些小規模的沖突之外,其餘幾乎整個戰場都已在控制之下。
隻見官軍的騎兵往來奔馳,步兵四處巡邏,還有專門的文官或者幕僚,負責清點斬首的戎羌屍體和俘虜的戎羌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