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雨不期而至,天空這塊靛藍幕布被雨線裁剪成億萬塊破爛布條,披覆在荒野山原間。太陽光勉力透過烏雲,越過重重包圍清剿才投下了稀疏光點,可紮了繩網、塗了灰泥的鋼盔怎會有半分反映?而一雙雙隐在盔檐下的黑眼瞳,一動不動直視前方,無論酷暑、陰雨、暴雪。
他們是軍人。
五千名複興軍戰士集結完畢,立于雨中。
雨珠順着盔帶滑到沈如松臉龐上,與其他水滴一道沿着臉廓下巴,不絕如注、水珠成線,在長筒馬靴邊砸出一個小小的黑色水潭。而煤渣鋪就的地面所泛起的黑色,給靴子表面鍍上了一層髒污的炭黑。
沈如松緊握鋼槍,肩後是捆紮牢固的行軍包,防毒面具圓筒置于腰側。冷雨在敲打着步槍,桦木槍托染做了深色,臉抹油彩,套有大八葉迷彩罩衣。與其餘4999人一般,唯一的鮮豔色便是那紫紅色的領章。
“堅持戰鬥!複興祖國!”檢閱台上一聲叫喊。
随後是萬千人齊聲喊道,彙成洪流,嘹亮震天。
“堅持戰鬥!複興祖國!!!”
紫旗招展,車辚辚馬蕭蕭,引擎轟響,戰馬嘶鳴,原地踏步濺起黑水泥漿。
“全體都有,開拔!”
“一營三連,向左轉!齊步走!”
沈如松大步跟上前排隊伍,在他身後,十個全副武裝、槍壓實彈的戰鬥兵緊步跟随,在黯淡太陽注視下,向着老延齊廢墟進發。
跑過檢閱台,士兵們齊齊仰首右看,向軍事首長:基地司令官與延齊守備團團長緻意,兩名複興軍上校平視敬禮。
士兵們看着長官,長官望着遠方,陰雨恻恻的遠方,那個亟待重建的遠方。
一夜暴雨,直至清晨才轉做中雨,出了短短五公裏環基地柏油路便是漫漫泥淖,嚴整筆直隊形很快扭曲拉長,即使是訓練有素的複興軍,也難以在泥漿中保持最佳隊列。
老延齊廢墟據此直線距離七十六公裏,唯一一條窄軌鐵路早已滿負荷運行。軍火列車不分晝夜開向859前哨基地。從龍山地下軍工廠運出成百車皮的彈藥軍械、卸載于延齊基地堆貨場,經輔助兵24小時三班倒,轉到窄軌列車以每小時40公裏速度運至前線儲備。
至于要用窄軌?不與縱橫貫鐵路線保持一樣的軌寬?無他,整個老延齊廢墟周圍數萬平方公裏内全是沉降地,重型車輛難以駛入,交戰一線維護成本極高,嘗試修築标準軌、寬軌鐵路,最終效能反而不及軌距小于1435mm的鐵軌,易修易得。
複興軍野戰精銳部隊仍保持着戰前的諸兵種合成旅編制,七千人編制内含有上百輛重型戰車,同等數目的步戰車以及各18~30輛的自行火炮、自行防空炮、上千輛汽車。以及陸航機隊、支援營、炮營、偵察連、通訊排、衛生隊等旅直屬部隊。爲廢土高輻射環境,極大增強了防化營、工兵營實力。所有士兵、裝備都有嚴密三防保護,大量的淨水、抗輻射設備。如此一個合成旅,非戰時狀态,日消耗物資300~400噸,基地/築壘駐守狀态可削減部分,一旦轉入戰備,物資消耗直接翻倍,若是進入演習/交戰狀态,物資消耗峰值,保守也能達到1200~1500噸。
一節普通貨運車廂,裝載貨物60噸,一般挂載40~70個車皮,一趟列車載重1500~3000噸,而一條鐵路又同時能跑多少節?基地調度水平與鐵路時刻表能不能跟上?
每一個問題都能逼瘋複興軍後勤部隊。
西線15萬野戰軍,東線42萬野戰軍,維持這兩支主力軍團,聯盟主要地下城:龍山、昌海、濟甯、折柳、玉門、上沅,以及附屬防護工程的軍火産業始終保持歇人不停機的狀态。
戰争從未結束,隻是換了個方式。
抛開一線作戰不談,1.5線戰争同樣牽扯了複興軍實力,數百萬平方公裏國土,是複興軍一寸寸從黑暗種爪中奪回,每一寸土地灑有一個青年的鮮血。就像859前哨基地之所以命名爲859一樣,仍至少有859個大中型城市廢墟等待清理。
正規交戰與清剿作戰截然不同,裝甲部隊就該以鋼鐵洪流之姿推山倒海,而不是化整爲零投入到瓦礫街巷中,于是在野戰編制:合成旅之外,複興軍第二種戰鬥編制:守備團應運而生,并臻于成熟。
以2080年型标準守備團編制來看,軍官121名、軍士469名、士兵2715名。裝備步槍2400支、沖鋒槍356支,通用機槍187挺、槍榴彈發射器與火箭筒各230具、20毫米高平兩用炮12門,40毫米速射炮6門、105毫米榴彈炮4門。輪式車輛189輛、步戰車8輛,外骨骼40具,還有上千匹騾馬。
盡管守備團具有重火力,但對比起野戰軍鋪天蓋地的空地一體化火力,這種火力水平大概就是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聯盟國防軍炮兵團質量,投入到西線絞肉機會被剝奪炮兵集中使用,剩餘步兵用于填補戰線。但這種守備團你打擊變異獸卻有壓倒性優勢,反正使用精密工具幾萬年來都是人類與野獸的一大區别。
沈如松踩在腳踝深爛泥裏,深一腳淺一腳走着,行軍路線周圍的樹木早已全部砍伐,以免畸形種窺探,這群鬼東西和人類鬥了幾十年,學乖很多了。
無人機掠空而過,這是守備部隊少數管夠的消耗性技術器材,提供了很好的戰術優勢,廣闊天空仍是人類主場。
一路上,沈如松沒有看到哪怕一輛汽車,爲節省燃油,所有的内燃載具都裝運列車集合發送,上至校官下至大頭兵,人皆一匹騾馬。
一隊挎着卡賓騎槍的騎兵飛快奔過,引得一片羨慕嫉妒恨目光。騎兵胯下皆是體長肩高的混血戰馬,帶有一定角鱗馬血統。角鱗馬是少數幾種能夠被馴化的變異獸,因其長有犄角、體覆鱗片而得名。其上位血統來自于畸形種角魔馬獸,因此帶有角鱗馬血統的混血戰馬不會懼怕強烈變異獸氣息。
當然養一匹混血戰馬的開銷能抵得三名戰鬥兵,連帶裝備,換算是6~8名基建兵。但終歸比裝甲兵便宜實惠太多了,不得不精打細算的最高統帥部甚至不能在守備團中推廣騎兵,而延齊團被稱爲加強團的緣故,即是擁有一個14輛坦克在内的重裝甲連,和兩個騎兵連。
這麽一算,延齊團總兵力高達四千多人,抛去非一線的野戰後勤部隊不談,一營是帶有濃厚野戰軍色彩的半合成部隊,一連二連是正統裝甲部隊,是團長的心肝寶貝,三連是戰鬥工兵連,也是沈如松所在部隊,集群狀态下強調工程、排險,開辟抗輻射場通道,但三連因其巷戰屬性突出,經常單獨使用,引申出的巷戰壁壘戰術便是厚厚的操典條令,難以細說。
一營四連則是新近補充的機步連,過于耗油,平常還是靠鐵腳闆,正走在沈如松部隊後邊吃灰呢。
二營是機動部隊,兩個騎兵連和兩個摩步連,摩步連與機步連的區别即在于前者搭乘卡車、摩托進行機動,到達戰場下車作爲普通步兵。機步連則是搭乘步戰車的裝甲兵,享有更旺盛的突擊火力。
三營四營是正兒八經的輕步兵,每營三連同樣是工兵連,四連是新補的添加部隊。
延齊團編制并非其他守備團的三三制,是極罕見的四四制,可投入一線的士兵便達到了2816人,是尋常團的一倍。加上團直屬支援部隊和螺旋槳戰機陸航隊,沒錯,延齊基地可是有機場的,複興軍的郵件不通過火車運輸,而是用老式雙翼機運輸,噴灑農藥殺草順便幹幹郵件業。
統帥部對延齊團的四四制争論頗多,一半反對意見認爲割爲三三制,新建一個新團,由此避免人員臃腫,指揮不靈。另一半統帥部參謀的支持意見就兩個:番号和延齊樞紐。
新建一個團,要額外費去一個番号,多征召數百人,國防人力預算能擠一個守備團名額?那爲什麽不給野戰軍呢?延齊是聯盟東北交通重鎮,老延齊廢墟是黑暗種巢穴地,多給點人、裝備,議會不會卡這種細枝末節的。
而且,2倍花銷和2.5倍花銷,這道數學題小屁孩也算的出來吧!
在後勤物流上,1+1可不等于2!
泥濘地裏,步兵的行進速度不再是一天30公裏,攔腰砍到了一天15公裏。大量補充新兵和新軍士,即使有長達4個多月的訓練磨合,未有戰火洗禮,依然算不得精銳之師。
沈如松在士官學校裏額外多練了3年,比17歲就征召來的弟弟們多吃了幾年谷子,他帶着班裏兵們如何走的更快更省力,持槍姿勢那樣更不壓肩。
巡查全班,沈如松比其他人累多了,作爲基層士官,他就是一個班的魂兒,他扛不住了,這個班也扛不住了,他可不指望副班長鄧豐能代替他。
前後隊已有脫節迹象,二營的兩個騎兵連已堪堪抵達了前哨基地,而最慢的四營距離出發地不過13公裏。
無奈之下,團部發出指示,各營主官,就地宿營!
ps:這章是說明文,軍隊運轉機制是非常複雜,不說明就體會不到,而小說主題是廢土重建戰争,并非本世界線的集成化現代部隊,故而本章特此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