棺材菌,因從棺木中長出所以稱爲棺材菌,又叫地靈芝、血靈芝,白話叫龍棺菌。
棺材菌不都是紅色的,形狀各異,大多爲半圓形,菌傘與靈芝相似,有菌蓋、菌褶、菌柄。多數菌柄大而短。紅色的像血幹後的紅色,氣味有點腥與靈芝不同(與棺材闆的氣味相近),長久不變。
我國古時有一個傳說,野菌最難得的名叫做棺材菌,色紅如血,棺材菌的由來是一個官人死了,這官人生前吃參太多,人死之後,還有參氣,入土埋葬之後,參氣凝聚不散,日子一久,棺中屍體口裏,便吐出菌柄來,一直伸展出館蓋外,在棺材頭結成菌,這就是棺材菌了!
另一傳說是吃山珍太多或吸毒多的人死後棺材内易長。
關于棺材菌的具體生長條件,現代科學并沒有研究資料,畢竟它生長的地方比較特别。但它即爲靈芝的一種,那其生長狀況應該和靈芝有很多相似之處吧,以下兩段摘自《中國藥材市場》論壇《“棺材菌”釋疑》一文,是其作者根據靈芝的生長環境和條件進行的推測:“棺木埋到地下後,經過一段時間的朽化,遇到相應的溫度和濕度,就會産生适合靈芝生長的條件,繼而長出靈芝。隻不過是在地下,沒有陽光的照射,靈芝的顔色不會那麽鮮豔。又因爲在地下沒有其它植物相欺協,屍體腐化後又會變成很好的肥料,所以“棺材菌”長的比較肥大。
“棺材菌”大多生長在雨水充沛的南方,在東北和西北則很少見到,而長“棺材菌”的棺木,應以闊葉樹木較多。那是因爲南方雨季較長,氣候溫暖,地下水分充足能經常保持濕潤,适合靈芝菌的産生和生長。而東北和西北雨期較短,氣候幹燥寒冷,特别是在地下很難産生适合靈芝生長的條件,所以比較少見。另外,闊葉樹木是南方的主要林木品種,闊葉樹木生長較快,木質疏松。作爲棺木埋入地下後,朽化較快,吸水力強,容易産生适合靈芝菌生長的條件。而東北和西北的主要林木品種是以松樹爲代表的針葉樹木。松科樹木富含油脂,木質堅硬,作爲棺木埋入地下後,朽化緩慢,吸水能力差,不利于靈芝菌的産生和生長。”
據說以前有人以“起骨頭”(把埋在地裏幾年的人的骨收集起來,以利後代另行安葬供奉)爲業,收集死肥人棺材的菌。
據現在的采挖者說:菌齡短的(約5年以内)菌傘沒成形,形似團狀,菌傘未開,顔色有灰紅黑等多種,中間一些部分像肉,用手按有彈性,像按壓肉的感覺。菌齡長些的(約5-20年)菌傘成形,因長在闆的位置的不同其形狀也不相同,多爲半圓形,菌傘與靈芝的菌傘相似,顔色有灰色、紅色、黑色等多種顔色。菌齡在20年以上的,菌傘相對比較硬,有的跟木一樣硬,顔色比較深,黑色的和木炭顔色差不多。其生長的位置也不是固定的。
别看棺材菌這樣污穢,卻是善于醫治痨病,什麽五痨七傷,一經此物煎湯服食,立即霍然,珍貴之處如此。
不過,雖然棺材菌很珍貴,但是對于葉想來說卻是沒什麽用處,隻好先放在了空間裏。
……
兩天後,一個高瘦的身影出現在了一片白茫茫的世界中,這個身影正是葉想,隻見他身上穿着一件白色的貂皮大衣,臉上戴着一副雪鏡,葉想不是普通人,自然不需要攀登工具什麽的。
其實這個時節并不适合攀登珠穆朗瑪峰,但也并非是絕然的事情,還是有一些不怕死的登山愛好者,時不時的經過他的身邊,看到他竟然什麽工具都沒有戴,就連背包都沒有一個,然後就這麽徒步攀登上山,頓時讓他們全都傻了眼了。
葉想也懶得理會他們,倒不是說他沒有戴東西,而是所有的東西都被葉想塞到了九龍大殿裏面去,包括食物和帳篷等等那些東西,所有他自然也就不需要背個背包上山了。
他并沒有使用法力來加快上山的度,主要是因爲上面的空氣稀薄,就算他是修道者,也很難以持久。
其他登山愛好者攀登珠峰,一般都是有自己的團隊和後勤保障,還要有登山證什麽的等等,加上請向導和租用器材的費用,最少也得幾十萬的華夏币,很少有人就這麽兩手空空的上山的,像葉想這樣子不是去登山,而是去參加自己的葬禮。
葉想到達珠峰大本營的時候,大本營那些登山者們,一個兩個全都目瞪口呆的看着他,形同見了鬼似的,這還是第一次看到有人兩手空空的來到珠峰大本營,而且還上去還是一個小年輕。
珠峰大本營上面的人看到他兩手空空的,倒是有一個熱心的團隊,向他伸出了援手,把他請到了自己的營地裏面,向他提供了食物和熱水,而且這個營地還是華夏人,
葉想原本并不想打擾他們的,隻打算休息一下就走,但是卻拗不過他們的熱情挽留,這些人是一些年輕人,年齡大約和葉想他的年紀相仿,分别是三男兩女這麽一個團隊,其中有一對還是男女朋友的關系。
他們也是來攀登珠穆朗瑪峰的,隻是不知道他們爲什麽會選擇這個時節過來,因爲這個時節并不适合攀登。
珠峰的最佳攀登季節,是每年的五月份左右,在8ooo米的高空,季候風無遮無攔的,非常強勁,一般不适合登山。隻有春秋兩季在季候風轉向時,高空才會短暫出現風力較小的幾天,而這幾天就是喜馬拉雅山的登頂窗口。
葉想一問才知道,原來他們來之前并沒有想這麽多,把攀登珠峰當成了一件好玩的事情,但是等他們來到這裏的時候,才知道這個時節根本不适宜登山,但是他們又不想就這麽放棄了,所以硬着頭皮打算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