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許是受城中壯勇慘死感染,鄧愈全身煞氣騰騰,招招兇猛狂暴,于周兵人潮中肆意狂殺,無一招之敵,所過之處,血雨陣陣,駭人至極!
率軍趕到的徐義見到這一幕,心知如果不阻擋鄧愈,周兵必然會士氣大挫,無人敢戰。
想通這一點,徐義策馬飛奔而動,手中長槍倏然刺出,帶出一道刺耳的呼嘯破空聲。
鄧愈抖擻精神,不敢托大,等徐義的鐵槍刺近,虎翼流雲刀猝然蕩起,在半空中将徐義的鐵槍劈彈開。
徐義似乎對鄧愈的反應早有預料,他第一槍看似用力極猛,其實是虛招,隻見徐義一抽槍身,然後對準鄧愈身上的要害一連挑起四五道犀利的槍花,速度之快就像一道道銀色電光閃過。
鄧愈臉色微變,暗贊徐義槍術不俗,随後擰起虎翼流雲刀迅疾擋去,兩人激戰十餘回合後,鄧愈故意露出一個破綻。
徐義見得,虎目頓時精光直冒,提槍就往鄧愈露出破綻的腰部位置刺去,這槍式來的兇猛,一般人根本就躲閃不開。
不過,鄧愈的身體素質極佳,眼見長槍刺來,鄧愈側身一倒,然後單手撐住馬背,身體猛地一轉,立即站在了馬背上。
鄧愈居高臨下,揮動虎翼流雲刀猛然砍向徐義的腦袋,徐義暗叫不好,這才明白鄧愈是故意示弱,爲的就是等這一殺機出現。
徐義的生命遭到威脅,虎目内的驚恐一閃而逝,他猛然逼出無盡潛能,舉起槍杆,運起全身力氣抵擋。
鄧愈雖然年幼,但力氣卻頗爲浩大,加上借勢劈砍,這全力一刀的威力更是驚人。
虎翼流雲刀重重地敲擊在徐義的長槍上,巨力襲來,徐義頓時有一種泰山壓頂之感,雙手把持不住,镔鐵長槍直接被壓下,狠狠地撞擊在了徐義的肩膀上。
徐義痛吼一聲,面色蒼白無比,隻是,他還沒有從鄧愈的前一擊中恢複過來,鄧愈的虎翼流雲刀又撲面劈來。
望着沖向面門的犀利刀鋒,徐義驚出一身冷汗,這一刻,他才明白自己替沒落的大周效忠是多麽的愚蠢,想到還沒完成的将相之夢,徐義頗爲不甘地閉上眼眸,靜等死神來臨。
可時間似乎在這一刻禁止,徐義等了許久,想象中的一幕卻并沒有出現!
等徐義再次睜開眼睛,鄧愈已是策馬遠去,不過,徐義卻生不出逃跑的想法,因爲他正被數十柄犀利的鐵槍指着,徐義心知自己此刻已經被俘。
徐義可以算是整個高郵城的防禦核心,他是否發揮作用,對周軍守城有着直接影響,随着徐義被擒的消息傳出,城中周兵戰意全無,紛紛選擇棄械投降。
至于張士信,他被破虜軍将士生擒時,還在府衙内與小妾厮混,破虜軍将士把他從床上拎下來,他的臉上尤是一副不可自信的神色。
城内戰鬥全部結束後,鄧愈來到府衙查看被抓的張士信,這時,鄧愈留意到抓捕張士信的破虜軍将士正暗暗竊笑。
鄧愈心下好奇,正要開口詢問,這時,鄧愈看到張士信和他的三個小妾,正赤-裸着身體跪在大堂内。
鄧愈随意瞅了一眼,發現張士信三個小妾的姿色都着實不錯,下一刻,鄧愈看到的一幕讓他忍不住大笑出聲。
跟在鄧愈身後的常遇春、呂珍見鄧愈毫無征兆的大笑,也是心下好奇,随着鄧愈的視線望去,常遇春、呂珍也情不自禁地大笑起來。
原來這張士信的本錢實在太小,隻有普通人的小拇指般大,不注意看的話,還以爲是一條大号蚯蚓!
這麽小的本錢還敢逞能,學人家夜禦三女,活該被破虜軍将士鄙視!!!
這隻是破虜軍攻占高郵城過程中的一個小小插曲,第二天天亮後,鄧愈下令将張士信斬首示衆,并将他的頭顱懸挂在南門城頭。
高郵百姓從南門經過,看到酷吏張士信那顆驚恐萬分的頭顱,紛紛拍手稱快,雖然還有一個徐義沒見到被處置,但張士信被殺,還是讓高郵百姓狠狠地出了口惡氣。
對于徐義的處置,許多破虜軍将領建議将他斬首示衆,以安民心,特别是吃過他暗虧的常遇春,更是揚言要親自操刀。
鄧愈看了看參軍張煜,雖然張煜沒有發言表态,但從他的眼神中,鄧愈知道,張煜也是贊同将徐義這助纣爲虐的愚忠将領斬殺。
這結果,讓鄧愈頗爲爲難,徐義作爲曆史留名将領,不僅武藝不俗,在管理城池,處理政務方面也頗爲擅長,正是知曉徐義的能耐,鄧愈才沒有在昨日對戰時,直接将他斬殺,
徐義默然地跪在堂下,他見破虜軍文武都勸鄧愈斬殺自己,也是心若死灰,這一刻,他隻恨自己一步踏錯,胸中抱負沒有完全施展,便要隕落黃泉!
捕捉到徐義眼中閃過的悔恨神色,鄧愈突然朗聲對徐義喝道:“徐岩川,以你的罪過,本應斬首示衆,本帥今天給你個立功贖罪的機會,你可願助本帥打理好高郵全府的政務?”
鄧愈此言一出,破虜軍衆文武紛紛露出驚訝神色,而徐義更是驚得呆立當場。
張煜領會鄧愈心意,當即大喝道:“徐岩川,大帥饒你不死,準你立功贖罪,你還不快快謝恩!!!”
徐義被張煜這一喝,當即醒悟過來,連忙感激涕零地跪伏于地,發誓願爲鄧愈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鄧愈滿意地點點頭,破虜軍衆文武見徐義說得珍重,于是放下心中的反感,嘗試着去接納徐義。
之後一月,鄧愈在徐義的協助下,迅速接管整個張士誠轄地,同時,李恪、董清出兵占領懷遠、壽春二縣,自此,鄧愈占據濠洲府(包含濠洲、定遠、壽春、懷遠四縣)、盱眙府(包括盱眙、泗州、天長三縣)、高郵府(包括高郵、寶應、金湖、興化四縣),擁兵近五萬,轄地百姓過百萬,根基初成!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