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傷的野獸最爲兇猛,而野獸受傷後最爲緻命的就是反撲。
沒有了退路的納哈朗現在隻能拼死反撲。
他隻能成功不能失敗。
丢失了圖爾莽山谷,意味着他将要被磨死耗死。
現在不要說什麽雄圖霸業,能保住性命回到右衛大營就是人生最大的幸事。
大軍孤懸于外,也就意味着老巢如同赤果果的羔羊,等着明軍宰割。
他隻能誓死奪回圖爾莽,沒有第二條路。
時間現在在明軍一方,拖得越久,女真的實力就越衰弱。
納哈朗已徹底地冷靜了下來,開始發令道:
“集合所有人馬,重新整隊,宰殺掉受傷的戰馬,飽餐一頓,然後,不死不休!進攻!”
氣氛非常沉重,所有人都知道,此時已是到了危急存亡的最後關頭!
命令一層層傳達下去,所有人都沉默地執行起來,一股悲憤的呢緒彌漫在所有人心頭。
這一戰,不知還能有多少人活到最後?
這不同于平地作戰,乃是仰攻,戰馬派不上用場,乃是純步兵作戰,這對于馬背上的民族來說,相當不利。
好在明軍數量不多,隻有不到三千人。
而女真人昨晚一戰死亡人數達到了恐怖的一千三百人,受傷失去戰力的有一千五百餘人,除去這些,兀顔部甚至成建制地失去了戰力。
不過納哈朗的右衛軍仍有一萬一千的完整戰力。
接下來的戰鬥不同于昨晚的夜間戰鬥,乃是明刀明槍的真拼,是生是死,便交給上天吧!
天氣也不怎麽友好,下起了淺淺的細雨,打在人身上,有一種冰冷的潮濕,好在雨很細,不至于造成泥濘,不然女真人仰攻還要吃力。
而明軍這邊,方唐鏡和汪芷帶着大批給養來到圖爾莽山谷陣地,大夥分爲三班,一往戒備,一班挖戰壕構築工事,一班吃飯睡覺,一切都井井有條,并不因爲山下的騷擾而打亂了自己的節奏。
方唐鏡三人站在山峰之巅,用千裏鏡眺望着山下納哈朗部動态,同時身邊圍繞着數十傳令兵和搖旗官,會用不同的旗幟指揮山下的明軍調度。
圖爾莽山頂峰孤立而突出在山包上,遠遠看去,如同一朵巨大的蘑菇,因而也有人稱之爲蘑菇山。
人站在上面可以遠眺百裏,将下面的一舉一動盡收眼底,端的是一個登高望遠的好去處。
而山下的納哈朗也站在臨時用樹木搭建起來的高台向着明軍這邊眺望,方唐鏡通過千裏鏡與納哈朗眼神對了一個正着,方唐鏡微微一笑,不管納哈朗看不看得見,伸出大拇指朝下比了比。
一個時辰之後,山下吹起了低沉的牛角号,女真軍開始集結,隊伍集結很快,不大一會功夫就集結了五個大方陣和一個小一些的方陣。
每個大方陣兵力爲兩千人,小方陣爲一千人。
打頭陣的是兀裏坦部。
兀裏坦部知道明軍火器犀利,進攻前已有所準備,他們将傷者和死者的盔甲都剝了下來披在自己身上,基本達到了人人兩層重甲,尤其是當先的敢死隊,每人身上都披着三層重甲。
“今日此當,明狗和咱們隻能有一個活着走出這座山谷,不是敵死就是我活,幹了這袋酒,祖先們在天上看着咱們,你們死了我填上去,我死了有身後的兄弟填上去,咱們都死了,王爺填上去,來,喝了這袋酒,咱們都去死!”
“不死不休!”敢死隊拿出一個裝有馬奶酒的皮囊,仰頭将酒倒入自己的口裏,雖說不夠烈,有些酸,但胸膛裏依然有一團烈火在燃燒。
“殺!”
“殺!”
敢死隊雙手舉着厚厚的木盾,開始向上行進,而他們身後則是一隊重箭手,兀裏坦則領着大隊人馬以五十步這個不遠不近的距離綴在敢死隊不遠處。
敢死隊并非是要持勇沖入明軍陣地中,這不現實,他們的任務是以自己爲盾,爲身後的重箭手赢得與明軍對射的戰機。
一旦重箭手牽制住明軍,兀裏坦所部大隊人馬便會發起沖鋒,不惜人命地沖進明軍陣地,與明軍展開短兵肉搏,然後納哈朗便會下令全軍壓上,一舉拼死明軍。
“可惜了,戰術是好戰術,隻可惜兵力不足,還是添油戰術,隻是送人頭的份。”方唐鏡和汪芷在山頂指揮戰鬥,而王越已經回到了京營之中坐陣。
其實納哈朗如此排陣也算頗有針對性,尤其是敢死隊掩護重箭手這一招可謂是可圈可點,但面對明軍的三道戰壕防線,這點人翻不起浪花。
若是納哈朗敢于孤擲一注,集中五部的敢士隊合力向前,繼之大軍不計損失的沖鋒,沒準還能突破明軍防線。
即便不能突破,也會讓明軍付出慘重代價,減員嚴重,到了那時,方唐鏡就不得不考慮讓出圖爾莽山谷,放納哈朗一條歸路了。
可現在嘛……方唐鏡冷笑道:“放他們進入伏擊圈,全部轟殺。”
壕溝戰法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是第一次出現,女真人眼裏隻有正面那些壘起了壁壘的明軍,又哪裏想得到半山腰兩側就有數道縱橫交錯的隐蔽壕溝?
敢死隊十分順利地向前挺進,到了兩百步的時候,山上的明軍有了稀疏的試探性槍聲,铳子打到加厚的木盾上,發出“笃笃”的響聲,對盾後面的人絲毫構不成威脅。
不過此時仍然沒有到達重箭的殺傷範圍,敢死隊繼續向前推進。
上山的槍聲随着敢死隊的逼近,槍聲漸漸密集了起來,不斷有槍子打到巨盾上,如同下了冰雹一般,聲音密密麻麻。
終于是到了一百五十步這個重箭最大殺傷射程之中,敢死隊把重盾抵在身前,對着重箭手喝道:“快射!”
身前的重盾經不起幾輪明軍的齊射就在被打散回,到時候就隻能用血肉之軀掩護了,所以重箭手必須抓緊時間盡可能地殺傷敵人。
重箭手點頭,更不打話,拉開弓便朝着明軍陣前射去。
由于人數不多,又是仰射,因此重箭的落點就很有講究,數十人朝着一片區域發起了五連射,以速度抵消數量的不足。
“嗖嗖嗖嗖……”重箭一支接一支連成一條線般射了出去。
“舉盾!”山上的明軍陣中響起了軍官的大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