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麽就能确定一定是董山?”汪芷問。
沒有任何情報表明這一點。
方唐鏡總不能說是自己從曆史裏帶來的吧?
方唐鏡微微一笑道:
“建州左衛一直是愛新覺羅家族世代沿襲,早已根深蒂固,但你可曾聽說過有這麽一位叫做愛新覺羅.伏當加的人物?
沒有吧?再想想,董山此人簡單麽?
自戰敗之後他做了些什麽?此獠爲了換取休養生息,先是向朝廷遞上降表,緊接着就是向朝鮮國王稱臣,以名義上的臣服取得了與朝鮮的貿易權,這就擺脫了咱們的大部份鉗制。
建州和蒙元諸部最缺的是什麽?鐵!
隻此一條,他就有了東山再起的資本。
若他安安心心的臣服混吃等死,又何必如此故作姿态?
如今經過十二年的蟄伏和壯大,兵強馬壯的他,有可能會被自己轄下一個中小部落的首領吞并麽?
若是發生這種事情,邸報裏傳出的必定是建州左衛諸部混戰,而不是靜靜地推出一個傀儡向朝廷挑戰。
這是欲蓋彌彰。”
“你的意思是要我現在向皇上禀告此事?”汪芷還是不明白方唐鏡是什麽意思。
方唐鏡搖頭道:
“非也,此時向皇上禀告此事毫無意義,朝廷也不會信你的一面之詞。
隻會認爲你年輕氣盛,欲擅開邊釁。
我斷定,此獠定會一面遣使入京求得封号,借此麻痹朝廷。
一面加緊準備,來年開春便可大舉用兵,一舉突破開原,撫順,拿下甯遠和廣甯,如此一來,此獠坐擁雄關,進可攻,退可守,大勢成矣!”
“爲什麽不是此時?”汪芷不解,邊患大多在秋冬時節。
秋高馬肥正是極有利于遊牧民族用兵的季節。
冬天也不錯,遊牧民族比漢軍耐寒,加上冬季漢民一年的存糧頗豐,可以撈一票肥的。
春季春雨連綿,不利馬行,選擇春季無異于以已之短對敵之長。
方唐鏡又搖頭道:
“非也,近些年來冬季日長,三月仍未解凍,但接近春耕,朝廷和百姓都不會想到建奴會在此時入寇,正可出其不意,最重要的是,董山的戰略意圖并非是撈一把就走,而是想攻克重鎮,借此立國,所以三月就是最好的時機。行動迅速些的話,不會耽誤農時。”
“立國?賊子安敢!”汪芷悚然驚覺。
“有何不敢?女真人從來就不曾真正臣服,尤其自先皇土木堡之役後,大明戰力遠不如前,諸醜蠢蠢欲動,鞑靼年年犯邊,南邊有倭寇侵擾,内有流民天災,女真人若不如此想才是怪事!”方唐鏡一臉笃定。
“如此如何是好?”汪芷緊追不舍。
“當然是早作準備,内練強軍,外示以松,待使者入京之時,其實也是彼最放心之時,你提一支勁旅,千裏奔襲,打他一個措手不及,一戰而收全功!”方唐鏡微笑。
汪芷狐疑地道:“你不是最反對我插手軍事的嗎?爲何此次如此積極?”
方唐鏡沉吟片刻道:“事關國運,别人我不放心,我心裏,最信任,最安心的人就是你!”
空氣仿佛停止了流動,一股莫名的情絮在流動。
汪芷面上一紅,這話怎麽聽着都象是在深情告白。
外面不知什麽時候下起了雪,一片兩片無數片,純白一片。
四目相對,眼裏均有一種溫柔的感覺。
天地之間,命運洪流滾滾向前,兩人突然發覺,自己可以依靠的竟隻有對方。
汪芷輕顫着伸出白皙修長的小手,似是想撫摸對面少年孤獨的臉龐。
突然之間,外面傳來麗娘的腳步,小手定格在半空。
麗娘手提着一個大火盆急匆匆地走了進來,一面跺着腳,“突然就下雪了,讨厭。”
汪芷小手順勢一拍桌子,怒道:
“小賊,休想要轉移話題,老實交代十二萬兩銀子喝花酒的事,否則,哼哼,要你好看!”
方唐鏡無奈地摸了摸鼻子道:
“通盤我已經有了計劃,可計劃裏還有一個攔路虎和一個大問題,咱們非要将之除去不可!”
“什麽攔路虎和一個大問題?”汪芷好奇。
“先說問題,老生常談了,就是出兵這筆錢的問題。”方唐鏡說道:“咱們雖然可以拿得出這筆錢,但不能這樣白白拿出來,須得利用好這個機會,争取逼得朝廷同意開海禁。”
皇上從利益的角度出發,是不會不同意開海禁的,難的就是朝廷裏的那些大佬。
但此時财政捉襟見肘,利用得好了,很可能就可以一舉打開僵局。
“好,聽你的。”汪芷沒問方唐鏡的計劃,她相信這小賊早已想好了什麽損招。
“我雖然有幾成把握,可也不可掉以輕心,尤其是要注意某些清流,買直求名,很可能釜底抽薪,壞了國家的大事。”方唐鏡說道。
“不可能吧?什麽釜底抽薪?”汪芷實在想不出有什麽事情可以破壞國策。
方唐鏡冷笑道:
“不可能?你真是把文人的節操想得太好了!比如一把火燒了鄭和七下西洋的海圖,你讓朝廷開海禁還是不開海禁?”
這……汪芷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這種事情,那些清流絕對做得出來!
此時距離鄭和七下西洋并不算遙遠,許多人還能從祖父輩的口中得知當時的榮光。
無數大船縱橫七海,無數奇珍從海外流入大明,無數人随着鄭和出海建功立業。
北京城是怎麽建造起來的,至少有一半的資金是由海外貿易得來的。
事實上,曆史上此時的兵部尚書項忠,正是鑒于大明國力日疲,再次上書,要求重開海禁,貿易西洋。
朝廷立馬吵得不可開交。
以項忠爲首的一班大臣們以爲,眼下沿海倭寇橫行,正是禁海之弊,朝廷更應該延續成祖的國策,建立無敵艦隊,橫掃沿海,并且與西洋諸國貿易,以利國家。
如此一來,既可橫掃海賊,也可增加與各國的貿易,互補有無。
而反對開海禁的官員,卻認爲下西洋乃是一大弊政,于國無補,勞民傷财,徒耗人力國力。
但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大部份人并不明白。
這裏面主要是因爲成祖時鄭和七下西洋,大部份好處都是皇家獨吞,朝廷連湯都沒撈上幾口,所以史書裏記載鄭和七下西洋之舉,多貶少褒,以至于後世人以爲下西洋乃是勞民傷财之舉。即便明白其中原因的官員也不會明說,但卻是極力阻止者極衆。
曆史上要求下西洋的一派得到了成化皇帝的支持,且事情已經開始籌劃。
可就在此時,劉大夏卻是當真來了個釜底抽薪,直接,将當年鄭和出海的輿情和地圖等等資料全部銷毀,以至皇上命人入庫搜索卻沒有半點結果,結果再下西洋一事不得不就此作罷。
經此一事,劉大夏功成名就,衆皆言劉大夏爲國直言,不畏權貴和打壓。
劉大夏自此名聲鵲起,到弘治朝時更是官運亨通,老本一直吃到入土那天。
而項忠在大怒中向宮中上書,欲将劉大夏治罪。
可在無數清流的正義聲援之下,成化皇帝不得不選擇了息事甯人。
堂堂兵部尚書項忠不得不因此緻仕。
屬知曆史的方唐鏡絕不會允許此事發生,所以他鄭重地對汪芷說道:
“不管你以什麽名義,最好等會就親自跑一趟兵部,将鄭和下西洋的所有資料全部轉移到西廠,有備無患!還有,你去的時候,一定要帶齊人手,同時一定要防備一個叫‘劉大夏’的人,此人做事幹脆果斷,在清流中名聲很大,很可能會壞事!所以一定要快準狠,打所有人一個猝不及防!”
“好,我呆會就去辦。”汪芷鄭重回應,然後又問道:
“還有那攔路虎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