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位主考同時提到東方朔這個人。
實在是這篇文章的風格跟那首祝壽詩十分相近。
走的都是先抑後揚的路子。
隻不過用典用語都有些吓不死人不罷休的味道。
“是故聖人失道于東門,累累然如喪家之犬也。”
下面緊接着就是:
“世人所謂予知者,僅能見外表相也。
此犬實爲何人哉?竟能集四聖大成?
聖人悅之以爲神,吾試以此而述之。
民雖愚然心神實未昧也,亦知堯禹臯陶子産四聖。
此亦謂之予知也非教化之功,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是也。
頰似唐堯,項類臯陶,肩類子産,腰類大禹。
唐堯之愛民,臯陶之法度,子産之文制,大禹之體行。
是故聖人甘願俯首躬身愛民,如水之于低利萬民而不争。
不改初心,幾于道矣……
薪火相傳者,豈無後人哉!”
朱錦繡握拳道:
“妙!此犬集四聖之成,這都能說得出來!難怪敢寫聖人累累然若喪家之犬。”
這小馬屁拍的,也沒誰了。
當孔子走失的時候,鄭國人很樸素地告訴來找人的子貢:
“有一人額頭象堯,脖子象臯陶,肩膀象子産,腰部以下就象大禹。好象一隻喪家犬。”
孔子知道後不怒反喜。
在方唐鏡文章的解釋裏:
額頭象堯,指唐堯之愛民如子;脖子象臯陶,指臯陶之創制法度;肩膀象子産,指子産最早頒行文制;腰部以下就象大禹,指大禹以身作則,身體力行……
這些都是孔聖吸取後建立禮法的基礎,是“仁”的具體體現。
融彙集成四聖的優點,正是孔聖所孜孜不倦追求的境界啊!
所以孔子謙虛地說:“我還有差距,不過很神似。”
最後,方唐鏡總結,聖人認爲這是對自己的褒揚,如同流水一般,處于低處卻滋潤萬物。
也正是聖人對于如何解決民衆“予知”問題,給出的具體真實的寫照。
身體力行,教化四方,縱然世人不理解,依然不改初心,傳道的薪火必将熊熊播于人世。
“好,好一個‘薪火相傳者,豈無後人哉’,此子志向不小!”葉兼明看到後面,亦是緊緊握拳,似是想起了當年自己作爲莘莘學子時的遠大抱負!
兩人又是感慨,又是激動,很久沒見過如此诙諧又激情的文章了。
兩人互相看了一眼,看到了對方的滿頭灰發,不禁又微微感慨:
多情應笑我,早生華發……
年輕真好!
兩人問明出處,手持着朱卷,走進了内簾。
“狗屁不如!”此時的黃柏正一臉怒意地在一篇朱卷上畫了一個大大的叉。
全情投入的他,完全沒有注意到兩位正副主考的到來。
不僅是黃柏,房内其餘的屬官,也在專注手裏的工作,沒有注意到兩人的到來。
此情此景,兩位考官相當滿意。
這批鴻儒都是花甲之齡,但此時個個都是一副老骥伏枥的狀态,可見皇上這個“博碩鴻儒”的恩典當真是澤被士林之舉。
咱們的皇上,近期似乎有了些明主氣象,大明中興或許還是有希望的。
兩人心情複雜地走到黃柏同考官的面前。
葉副主考将方唐鏡的試卷壓到案上,說出一句話:
“魁首之才!”
北鬥七星的第一星叫魁星,故稱魁首。
由此引申出鄉試第一名的解元,也稱爲魁解;
中了狀元也稱作魁甲,故而才有大魁天下之說。
突如其來的聲音,讓全神灌注的黃柏同考官吓了一跳,反應過來後趕忙行禮,但他看到主考官壓在案上的試卷時,一時怔住……
“什麽魁首之才?!這是說已經出了解元了?這批閱工作才開始吧?是不是太操之過急了一點?”
黃柏同考官覺得這份朱卷似乎很眼熟的樣子,不由又多看了一眼……
猛地,臉色遽變。
用力揉了揉眼,黃柏同考官再三确認,沒錯,就是那個自己要毀屍滅迹的試卷!
狗狗狗!黃柏同考官又想罵人了。
于是,胸中充斥着捍衛名教道統,報答皇上知遇隆恩,爲天下士子負責等等正義情懷的黃柏同考官感覺自己突然有了無窮力量。
這一刻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仿佛無數先賢附體。
深吸了一口氣,黃柏同考官指着卷子,沉聲質問道。“兩位大人,你們是指這份試卷嗎?”
兩人抹了抹被噴到臉上的唾沫星子,點點頭。
黃柏同考官胸膛起伏,再一次厲聲質問道,“二位也認同那句話嗎?”
那句話,當然就是指“聖人累累如喪家之犬”的那句。
但兩位主考官都不約而同地退了一步。
我……去,這老貨,口水噴濺簡直就是水槍,其臭又如鮑魚之肆。
直到這個時候,同屋的其他屬官才反應過來,不由臉色都白了,這黃柏是在作死麽?
身後的屬官不由拉了拉黃柏同考官的衣角,小心提醒。
男兒到死心如鐵!我們的黃柏同考官甩都不甩身後的動靜,無比堅定自己的信念。
黃柏同考官之所以在地方上受士人敬仰,最主要就是能噴,敢噴,善噴。
不管對方是什麽人,背景多深,隻要是不對的,就要勇敢的亮劍,不,亮噴!
他這種亮**神,素來爲人所津津樂道。
他一位做官的學生,曾經感歎道:“先生真是一位被教書耽誤的的都禦史,都給事中!”
正因爲如此,此老又有一個尊号:民間左都禦史!
現在蒙皇上恩典錄爲博碩鴻儒,堂堂賜進士出身,正八品官身,更要爲了江山社稷仗義執言。
兩位主考對于黃柏同考官的生化武器雖然忌憚,但隔了些距離,便是不懼。
兩人當然是要堅持自己原則,葉主考道:
“此文我二人已經詳讀,實是開一代文風之作,不點魁首,國家之失也!”
這種事情當然是副手出面,正主考是最終拍闆的那個,通常輕易不會下定論的。
“如此,恕下官無禮了!”黃柏同考官在發作之前經後面的緊急拉扯,總算想起了自己是下官。
象征性地拱了拱手,然後将試卷翻開,浩氣禀然的質問道:
“大人,此篇《予知》,破題爲‘是故聖人失道于東門,累累然如喪家之犬也’,此話是讀書人該說的話嗎?”
“還有此篇《皆雅言也葉公問孔子于子路》,‘其臭如鮑魚之肆,聖人乃食不厭精。已知其臭如蘭,聖人乃脍不厭細。’,此狂悖之徒耳!夫聖人之言如天如憲,豈容亵渎!”
“此名教之敵耳,是故下官才要毀之,還請兩位大人三思後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