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作聰明!
此時不僅是李知府,還有李大宗師,夢之隊六書生,以及圍觀的大批書生。
都明白了方唐鏡這樣說的用意。
無非是否認今本《禮記》,推崇自己不知在哪裏看到的《禮記》。
以此來證明自己之前所說的那句“爲舜也父者,爲舜也母者”師出有名。
這就尴尬了!
當然,尴尬的并不是大家,而是方唐鏡,因爲,這注定是徒勞的!
我們首先要明白一點,孔子教授給弟子的是六經:《詩》《書》《禮》《東》《易》《春秋》。
這六經便是儒家文化中最高哲學的體現。
但是六經文古義奧,不易通讀,也難以理解,因此後人多做注釋以輔助理解。
後來出現的四書五經,其實就是對孔子六經解釋的典籍。
比如《禮記》,就是後來的賢人大家爲《禮》所作注解的合集。
最開始時還不叫《禮記》,叫《儀禮》。
内容也不止後來敲定的四十九篇,據說有三百八十七篇之多。
西漢劉向考校禮經典籍,得林林總總記有兩百一十四篇,是不折不扣的大本頭。
再後來便有學者開始去蕪存菁,有系統地将淩散的篇章整理成冊。
其中最著名的學者有戴德,戴聖叔侄兩人。
分别編纂出了八十五篇的《大戴禮記》和四十九篇的《小戴禮記》。
兩本并行于世。
傳到東漢末年,《小戴禮記》得到了後來配享孔廟的著名大儒鄭玄爲之作注。
因而得以作爲儒家正統正式列爲必修課,正名爲《禮記》。
反而是《小戴禮記》成了别名。
當然,到了明朝的時候,《禮記》與其他四書五經一樣,都是經過了朱子(熹)重新校對和注釋過的,與《四書集注》一起,成了朝廷明令規定的标準版本。
所以方唐鏡就算找出什麽别的《禮記》版本,比如《大戴禮記》,雖說是珍本,卻并不具備朱子認定的權威性,也是無用的。
所以當方唐鏡問李知府讀的是哪一本《禮記》的時候,李知府才會不屑地将茶水都噴了出來。
不是因爲激動,而是因爲方唐鏡太讓他失望了!
他一直擔心方唐鏡會拿出什麽強有力的證據反駁自己,一直緊繃着神經。
陡然聽到方唐鏡說出如此弱智的話來,落差簡直不要太大。
一直緊繃着神經突然沒了把門的,于是就噴了!
可見方唐鏡真的已山窮水盡,才會這麽說的吧?
“哦……方賢侄讀的又是哪一本《禮記》?還請不吝賜教!”李知府信心滿滿,語帶嘲諷。
“賜教不敢當,見賢思齊,追随聖人腳步而已。”方唐鏡面色平靜,似是聽不出嘲諷一般。
居然毫不客氣的将李知府的“反向恭維”一字不漏的笑納了……
所有人的臉皮都抽了抽,不自禁地摸了摸自己的臉,又看向方唐鏡的臉,無限感慨……
你方唐鏡的臉皮得厚到什麽程度,才能如此刀槍不入?
李知府忽然有些羞愧,自己做官幾十年,居然連一個年未弱冠的年輕人臉皮都比不上,是不是太嫩了?
方唐鏡将所有人的表情收到眼底,肚子裏好笑,面上卻是正氣十足地說道:
“晚生讀的《禮記》,乃是朱子注集的《朱子家禮》!
其于《朱子家書》中曾言,‘《儀禮》,禮之根本,而《禮記》乃其枝葉,尋根溯源爲要。’
如‘爲舜也父者,爲舜也母者’……等,當錄而未錄者衆,實憾之。
故收之于《朱子家禮》中。”
這……
嘩!仿佛按下了開關,被關着的聲音一下子就沖了出來,沸反盈天了。
想不到啊!想不到!
方唐鏡居然挖了如此一個大坑,把所有人都坑了進去!
太……陰險了,必須痛罵,然後……點贊!雙手雙腳點贊!
《朱子家禮》也是《禮記》的一種,也是明令規定的教科書之一。
隻是《朱子家禮》實在太小衆了,它僅僅作爲《禮記》的一種補充存在。
相當于輔導書的輔導書,當學者對《禮記》裏的疑難拿不準的時候,便可以用《朱子家禮》兩相對照。
因爲太小衆,所以有的讀書人根本就不曾聽說過這本書的名字。
現在被方唐鏡陡然翻了出來,所有人才恍然,原來朱聖人還有這樣一本書存在。
不怪大家這麽想,提到朱子他老人家,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理所當然的就是《四書章句集注》,就是簡稱《四書集注》的教科書。
誰還有空去想什麽《朱子家禮》。
事實上,在《四書集注》的強烈光環下,大家都忽略了一個事實,朱子所注的所有經書,基本都是朝廷認可的科舉必修書。
早在洪武二年,朱元璋就欽定了科舉以朱熹所作的諸書“傳注爲宗”,朱學遂成爲鞏固大明王朝的精神支柱,朱子的著作便成了孔聖之學的不二正解。
隻是因爲《四書章句集注》對士子太過重要,大家忽略了他的其他著作而已。
又因爲朱子有很多著作是直到他死也沒有完成的,所以又成了大家忽略的另一主因。
大明立國已一百二十多年,還有多少人還記得朱子除了《四書章句集注》之外的著作?
“朱子……家,家,那個禮!”李知府整個人說話都語無倫次起來。
期期艾艾了半天才說出幾個字,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麽。
我……草啊!方唐鏡,你個該死的王八蛋,這就是你最擔心的事情?
恐怕你是擔心老夫不提問吧!
沒辦法,李知府根本沒看過《朱子家禮》。
就算方唐鏡是在詐他,他也無可奈何!
現在的問題就是,方唐鏡是不是在詐他?
李知府根本不敢求證!
他相信,《朱子家禮》這樣的書,松江府大大小小數十間書肆總會找得到一本。
可他敢讓人去找麽?
派人去找,豈非向全天下表明,自己根本就沒讀過《朱子家禮》?
這讓一個自诩知識淵博的,進士出身的,高居四品官職的,前程遠大的…知府情何以堪?
這不是一般的書,乃是朝廷欽定的科舉必修書啊!
自己居然沒有拜讀過!那麽,你這個進士出身是怎麽得來的?
可若不去求證,豈不是讓方唐鏡輕輕巧巧就過了關?
李知府現在不是進退兩難,而是進亦輸,退亦輸,底褲都掉了個幹淨!
李知府偷偷轉過身去,老淚滂沱而下……
爲官數十年,從沒有今日這般難堪!
就連那日站在萬閣老馬厮旁等着萬閣老接見,頂着無數鄙夷的目光,一日水米未進也沒有這般難堪。
這日子沒法過了啊!
我要堅強,不要太過在意别人的目光……
李知府還是很勵志的!
可他偷偷一打量下面,立即就發現,自己實在是想多了。
别人根本沒有把他放在眼裏。
現在已經沒有人理會他的心情,也沒有誰關注他這個人。
他突然悲哀的發現了一個事實……
自己在洶湧的人潮中,丢失了!孤獨了!被所有人遺忘了!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聚焦在了方唐鏡身上……
太牛了!言語難以表達的牛氣沖天,氣沖牛鬥!
所有的讀書人都震動莫名,方唐鏡這小混蛋到底讀過多少書?
似乎就沒有什麽問題……是他不能引經據典解決的!
這樣的人,還有什麽能難得倒他?!
就連鍾雲亭這等自認爲博覽天下群書的人也是自愧不如。
他倒是讀過《朱子家禮》,可正如先前那篇《方生借書說》所說的,書非借不能讀!
他現在還有當年借書時的初心嗎?
很多書,早已被他掃進了記憶的邊緣旮旯。
若非方唐鏡提起,他都想不起自己還有這樣一本書,慚愧啊!
鍾雲亭一念及此,不由大汗淋漓,對着方唐鏡深深一揖到地,感激地說道:
“今日雲亭方才明白,何爲‘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方兄淵博,十倍于吾也!”
鍾雲亭這馬屁誠意十足,過了一會,他又問道:
“方兄何以能如此執着,過目不忘?”
不得不說,鍾雲亭問出了所有人的心聲。
到底是什麽樣的動力,支撐着這妖孽般的少年博覽群書?
還能學以緻用,運用得如此恰到好處?
當然,能讓大名鼎鼎的鍾大秀才成爲自己的粉絲,方唐鏡成就感十足。
所以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一定要有儀式感!
方唐鏡負手于後,仰頭向天,目視深邃地直視蒼穹,仿佛要把這黑幕刺破!
良久,良久,才一字一頓地說道:
“吾深信……
知識改變命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