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不其然,蕭木大概又等了大概兩刻鍾的時間,幾乎所有的貢士們全都已經完成了他們的文章,交卷離場了,而建極殿之内隻剩下了兩名考生還沒有完成他們的文章。
隻要還有一個考生沒有寫完,蕭木這個主考官就不能離開,畢竟都已經按照“枯坐——相面——放風”這樣的節奏整整度過了一整天,蕭木自然不想半途而廢,所謂“行百裏者半九十”,越到了這快要收尾的時候,蕭木便越激起了堅持下去的動力,蕭木甚至打算如果這兩個考生就是寫到半夜,自己也要等下去——當然這畢竟是不可能的,大明的殿試自然不是考生想要寫多長時間就能寫多長時間的,不然的話哪個考生一時文思不如泉湧,用了一年半載才寫出一篇驚世駭俗之作,那整個大明恐怕也就該陷入癱瘓了。
但隻要在允許的時間範圍内,用一天的時間和半天的時間寫出來的文章并沒有什麽本質上的不同,畢竟最後評判的标準是文章的優劣而不是完成的速度,所以從理論上來說,現在還沒有完成文章的這兩名貢士,也是有着拿到狀元的機會的。
又等待了大概兩刻鍾的時間,此時的太陽光已經十分微弱了,整個建極殿也都暗了下來,此時的蕭木才終于想起了,自己第一次“放風”時候原本的打算——給光線不好的考生加一個蠟燭之類的,于是他趕緊對一旁的王承恩比了一個手勢,把王承恩給澆了過來,然後又出于不幹擾這兩名貢士的原則,輕聲地對王承恩吩咐道,“天色越來越暗了,準備兩個蠟燭給他們,省得他們看不清紙上的字了。”
王承恩得了皇上的吩咐,自然依言執行去了,隻不過王承恩準備的蠟燭還沒有拿上來,便有一名貢士完成了自己的文章,交了卷子離開了考場——這樣一來,就隻剩下一個考生沒有寫完了,而蕭木此時對于這個讓自己遲遲不能結束考試的考生則是一點都不生氣,畢竟要是他也交卷了的話,自己方才吩咐王承恩準備的蠟燭也就沒有了用武之地,那樣就真的是非常尴尬了。
按照蕭木的分析,對于這樣一個到最後時刻都還沒有完成自己文章的考生,估計會有兩種情況,第一種就是這個考生确實有着真才實學,所寫文章的每一句話都經過了精心思考,不滿意絕不下筆,最後在允許的時間之内完成一篇最爲優秀的文章,對于這樣的考生來講,雖然此時隻剩他一人,但他也不會感到有什麽緊張。
而另一種則就是這個考生原本便文采平平,之前通過了會試是靠了很大的運氣成分,在殿試的時候沒有了幸運女神的眷顧,最後就隻好一直到考試快要結束了還沒有完成自己的文章,這樣的話,此時的這個考生肯定會相當緊張才是。
于是蕭木爲了驗證自己的兩種猜想,便目不轉睛地盯着這名考生,想判斷出來此時的他到底是緊張不已還是胸有成竹,而王承恩把蠟燭擺在他的案邊的時候,便是一個最好的機會。
然而事實上蕭木并沒有得到最後的結論,因爲王承恩把蠟燭放在了那考生的桌上的時候,那考生并沒有任何的反應,而是一直在奮筆疾書,仿佛沒有感受到自己斜前方的燭光一樣。
終于又過了兩刻鍾的時間,這最後一名考生沒有辜負蕭木給他準備的蠟燭,也終于寫好了自己的文章,交卷離場,大明崇祯元年戊辰科的殿試總算是結束了,但此時的蕭木反而有些不太甘心,希望這殿試在進行一會,因爲直到最後,他也沒有看出來這最後的一個考生到底是緊張還是不緊張,因爲他的表現既可以理解爲是緊張過了頭,也可以理解成是完全胸有成竹的自信。
收起了這最後一名考生的試卷,蕭木刻意地記下了這名考生的名字,打算最後殿試結果出來的時候,看一看他到底是名列前茅,還是排到了最後,畢竟現在隻有這樣一個方法能夠驗證,蕭木此前的兩個猜想到底哪一個才是正确的了。
此時的天已經幾乎徹底黑了,結束了一整天的監考工作,緊張嚴肅的氣氛終于散去,蕭木便察覺到自己早就已經餓了。于是很快王承恩便準備好了晚膳,蕭木填飽了肚子之後,便一如既往地道林檎的寝宮“報到”去了。
“殿試考到現在才結束?”這是林檎見到蕭木之後問的第一句話。
“結束了大概不到半個時辰吧,我簡單地吃了點東西才過來的。”——可能是穿越到大明的時間長了,現在的蕭木在跟同樣是穿越者的林檎說話的時候也能自然而然地使用“時辰”這個時間單位了。
“主持殿試的感想如何?”林檎自然對蕭木吃飯的事情不感興趣,繼續問道,“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的感覺一定很不錯吧?”
然而林檎這個問題卻得到了一個否定的答案,蕭木搖了搖頭答道,“并沒有感受到這種成就感,反而整整一天下來,我最大的感覺就是枯燥,這一天的時間就像一年一樣漫長。”
“這不就是‘度日如年’?”林檎揶揄了一句,然後繼續追問道,“然後呢,除了‘枯燥’之外,你就沒有一點點其他的感想?你要知道這可是殿試,科舉考試的頂峰,整個大明最最厲害的三百個人要成爲你這個天子的門生了,比後世的清華北大、牛津劍橋還要厲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