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檎又像是變戲法一樣地從寬大的袖子裏拿出了那個雞毛撣子,然後鄭重其事地送給了謝連惠。
“來來,連惠,這個送給你。”林檎神情嚴肅,擺出了一副鄭重其事的樣子說道,“要是再有誰敢欺負你,你就直接拿這個來教訓他!”
林檎就這麽在飯桌之上開始送起了禮物,而且還是雞毛撣子這樣非主流的禮物,看得王靜遠和馮氏全都是一愣一愣的,搞不清楚皇後娘娘此舉有什麽特别的深意。
蕭木當然知道林檎這個女瘋子根本就是想一出是一出,什麽深意都不可能有,但還是用詢問的眼光看了她一眼,仿佛是在問,“這就是你想了一夜想出來的跟我的紙牌媲美的禮物?”
然後蕭木就發現林檎用十分自豪的眼光看着自己,很顯然是給出了一個肯定的答案。
好吧,能不能獲得幾個孩子們的喜歡不太清楚,不過從雷人程度上來講,這個雞毛撣子絕對可以拿來提名大明年度十佳禮物了。
不過從效果上來講,林檎的這個雞毛撣子似乎也确實十分有效,至少從她把這個大殺器亮出來之後,趙棄病在這個雞毛撣子強大的氣場之下,突然變得規矩起來,跟剛才相比簡直是老實多了……
而謝連惠則是在經過了最初的手足無措之後,臉上露出了欣喜的表情,嘴裏小聲地說着“謝過蕭夫人”的同時,手上則是不住地撫摸着雞毛撣子上的羽毛,不管怎麽說這也是宮裏用的,單單就一個雞毛撣子的做工和美感來講,林檎的這個禮物确實是精緻的很,謝連惠愛不釋手地摸着,眼睛當中露出了明亮的神采。
“看謝連惠這個小姑娘高興的樣子,難不成還真讓林檎瞎貓碰上死耗子了?”蕭木看着謝連惠的舉動,在心裏琢磨着。
還好馬上李師藥就開口幫蕭木解開了這個疑惑:“哈哈哈,這下家裏除了馮嬸之外,連惠妹妹也有了克制二弟的法寶了。”
李師藥的話讓蕭木恍然大悟,看來趙棄病對雞毛撣子這個東西相當忌憚,估計他平時調皮搗蛋之後,馮氏沒少用這個來修理他,難怪趙棄病這小子剛剛變得那麽老實,原來是對雞毛撣子有了心理陰影,看到了雞毛撣子肯定想起了自己之前的慘痛曆史。
而謝連惠爲什麽那麽高興的原因也同樣十分明顯了,蕭木可以充分地理解,作爲一個深招老師喜歡,卻經常被班上男孩子欺負戲弄的女孩子,得到了老師許可的記小紙條、打小報告的權利之後,那種手握尚方寶劍一樣的欣喜之情。
一旁看得一愣一愣的王靜遠和馮氏夫婦聽了李師藥的話之後,也立刻明白了皇後娘娘的“良苦用心”——原來娘娘是擔心我們不能嚴格要求幾個孩子,生怕對他們過于溺愛,這才松了這個禮物,讓孩子們時刻鞭策自己,長大之後才能成爲大明的棟梁。
想到了這一點的王靜遠頓時對皇後娘娘敬服不已,娘娘不愧是母儀天下的氣度,行事充滿深意,真是讓人欽佩不已——當然了這些都是王靜遠自己的強行解讀,林檎的本意就隻是給謝連惠一個防止被男孩子欺負的武器而已。
這下就連蕭木也不得不承認,林檎的這個禮物雖然看起來荒誕不經,但最後的效果還是不錯的,至少謝連惠本人對這個禮物十分喜歡。
然而蕭木當然還是不認爲這個雞毛撣子能勝過自己的紙牌,畢竟雞毛撣子隻有謝連惠一個人喜歡,但自己的紙牌卻是男女通吃、老少鹹宜,實在是居家旅行的必備良品……
林檎把雞毛撣子送個謝連惠之後,也就不在去管飯有沒有吃完,索性一股腦地把其他人的禮物也全都送了出去。
給王靜遠的是一套精裝論語,給馮氏的則是一盒宮中特有的頭花,很明顯這個禮物是林檎采納了蕭木的建議而選擇的。
至于給李師藥和趙棄病的則全都是一套高檔的文房四寶,除此之外,還有幾匹上号的絲綢棉布,用來給他們全家做衣服的。
王靜遠和馮氏當然不住地表示感謝,李師藥得到了禮物之後也表現得十分高興,唯獨趙棄病,不知是還沒有從對雞毛撣子的恐懼之中緩解過來,還是對筆墨紙硯這種禮物不感興趣,總之興緻并不是很高,對林檎道謝的時候也是心不在焉。
林檎送禮送了半天,桌上的飯菜也早就涼了,還好衆人也都吃了個七八分飽,此時全都忙着高興得到禮物,也都沒有什麽心思再繼續吃飯了——除了趙棄病之外。
于是這一頓飯就吃到了這裏,馮氏正要動手把飯菜收拾下去,那邊早就吃好了午飯,在一旁候着的王承恩帶着手下們趕緊上前,搶着把收拾碗筷的工作給完成了,錦衣衛護衛們個個人高馬大,走路都帶着風,區區收拾一個飯桌,那當然不在話下,幾個呼吸的功夫,一張桌子就被收拾幹淨了,馮氏在一旁則是連連說着辛苦。
雖然同樣是自作主張,但蕭木對王承恩的這個做法非常滿意,因爲碗筷被這麽快速地收拾幹淨之後,自己就可以馬上拿出今天的殺手锏——紙牌了。
“本公子看你小子沒什麽精神,送你個好玩的要不要?”蕭木摸着還在爲午飯沒有吃痛快而悶悶不樂的趙棄病的小腦袋,開口問道。
果然趙棄病聽到了有好玩的,馬上就忘記了吃飯的事情,立刻變得十分開心,雙眼又重新有了神采。
不過王靜遠的教育确實對孩子們起到了很大的影響,李師藥他們,包括是頑皮的趙棄病,全都先說了一聲“謝過公子”,然後才用期待的眼神看着蕭木,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蕭木帶來了什麽好東西。
蕭木十分享受被孩子們用期待的目光看着的感覺,足足過了四五秒鍾,充分體驗了被人敬仰的美好感覺的蕭木才終于拍了拍手,示意王承恩把準備的東西拿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