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的利好消息,就是他重生一遭後對他“不離不棄”水感格外的強大,能夠在這樣的狀态下還支撐起自己的動作水平,每周去隊裏跟訓的時候,都能在訓練時保持住狀态。
爲此他的付出也是巨大的。
曾經他知道的“體教結合”都是在一個閉環體系中進行的,有足夠的外在條件完成領隊、教練員、輔導員、管理人員等的支持配合,才能合理的安排運動員的每日作息。
但在現在,他在校的情況下隻能給自己做教練員,跟着學校的正常升學教學來做“輔導員”的角色,剩下的專業方向都借助國家隊那邊的力量。
這樣三方分開,都無法閉環的配合,事倍功半。姚愛軍不得不花費成倍的力氣來堅持住自己的信念與夢想。
至于其他,他甚至沒有時間也不敢去細想。
考上大學後怎麽辦?現在“體教結合”概念才初生沒多久,仍然停留在少部分決策者的案頭待讨論。根本就沒有實際推動的力量在操辦。
他想過找朱曦楓,找到願意投資的經濟力量。然而,自己“已知”的那所第一學府,人家願意接受這樣的投資嗎?
就算這一切都搞定,這樣的機構,教學資質和參賽資質,有關部門能批準嗎?
這一切,姚愛軍都無暇顧及。
此時的姚愛軍還抱有着十分天真簡單的想法。他認爲既然曆史的車輪“曾經實現過”,那麽在人力推動時肯定可以實現的!
好在努力的人總是被命運偏愛一些。
借着亞青賽打響産品品牌形象的朱曦楓,賺的盆滿缽滿。緊接着就想起了一年前對小兄弟的承諾。既然想做俱樂部,咱們就要做好!
跑商業他熟可體育不懂行啊!但不懂沒關系,有人懂就可以了。
姚愛軍還在省隊借訓的時候,都是由陳康平幫他前前後後的照料,朱曦楓自然也在姚愛軍口中知道這位教父級的大神,隻不過素未謀面罷了。
朱曦楓找上門的時候,陳康平給遊泳班的孩子們上課。
朱曦楓連着去了一周,每天都默不作聲的坐在看台席的角落裏觀察。看看這位老教練是否如姚愛軍口中說的那般神奇。
眼見爲實,陳康平對跳水的熱情從未因爲時光退去。在那群毫無基礎的孩子面前,陳康平循循善誘,訓練在他手裏變得非常簡練通透。
也隻有這樣的人,才會一手打造出現如今的江淮省跳水格局吧!
朱曦楓願意幫助姚愛軍實現理想,但也不是個盲目的人。在确認陳康平是那個可以和他一起挑起這個事情的人之後,他在一天訓練結束後,找上了陳康平。
“陳康平陳教練是嗎?您好,我是姚愛軍的朋友,想和您聊點兒事情。您看方便嗎?”
眼前這個年輕人比姚愛軍看着大上不少,一副成功的商務人士的模樣。但謙遜和氣,頗爲儒雅,陳康平便把人帶到了自己在體館的休息室。
“時間比較晚了,一會兒體館就要落鎖,你先坐吧,有什麽事嗎?”陳康平問道。
朱曦楓大緻介紹了下自己,說了下姚愛軍曾經的設想和難題,并未過多談及姚愛軍和自己的合作夥伴關系,隻說是姚愛軍要好的朋友。
“您看,按照愛軍現在的成績,如果一味跟着國家隊的訓練走,他這麽多年在學業上的努力就浪費了。而如果顧着學業讓他失去跳水這塊,也将是他的終生遺憾吧。陳教練,您說是嗎?”
陳康平手裏的煙燃了有一半,老長的煙灰掉在桌上,他跟着朱曦楓說的話思索了一會兒,歎了口氣:“愛軍這孩子什麽都好,就是太好了啊!”
“去年他回來考試的時候,就和我說過這個事情。問我哪個重要,唉……不瞞你說,雖然我教他跳水,看他比賽,親眼送他去國家隊,但我跟他講的,其實一樣!能進學,就不要放棄。”
“你說的這個俱樂部模式,也是我和他說起來的。其實80年代末,“體教結合”的概念就有人提出了。我從上面下來的時候,也想過這麽做。一開始的前兩年,我四處想找學校合辦,但……難啊!真的是,太難了!”
陳康平的眉間透露出深深的疲憊。
“陳教練,現在是90年代了。您看,現在國家經濟條件也好了,家家戶戶都一個孩子,咱們這樣專業訓練的路子,還能堅持多久?體教結合終究是未來的趨勢啊!”
“我想在此向您發出邀請,就像您當年一手打造起江淮省跳水隊那樣,我們聯手打造出一支體教結合的隊伍,再次創造一個奇迹之隊!您願意嗎?”
陳康平手裏的香煙抖落在桌上。
再次創業,打造一支奇迹之隊!陳康平仿佛聽見自己全身血液都在沸騰,的确,一支體教結合的隊伍,是他從未忘記過的夢想!
陳康平伸出蒼老卻依舊有力的大手握住朱曦楓:“好!那體育局這邊的路子就讓老朽來給你淌一淌水。”
從三月到九月,整整半年時間,陳康平和朱曦楓都在找尋合适的合作院校。有的院校願意嘗試,但卻不具備申報單位資質;有申報單位資質的,卻又不滿足陳康平他們心目中對教學任務的定位。
直到陳康平想起來他在教育系統也有熟人呢!姚愛軍之前請來看比賽的徐大教授,可是和自己有過那麽點交情的嘛!
陳康平翻着自己的電話本,找到徐教授的電話。
在徐教授的牽線搭橋下,陳康平終于圈定了那所在庚子賠款下建立起的第一高校。隻有這樣的底蘊才具備足夠的行政資質,對接體育主管部門的要求,成爲能夠申請培訓運動員資質的注冊單位。
再來就是洽談立項,陳康平一遍遍的往主管部門跑申請。好在“曆史還是那段曆史”,“體教結合”的理念也一直是主管部門想試行的,多方努力下,一輪輪的談判磋磨後,終于拿到了辦學資質。
以高校爲注冊單位,在教育體系下與中小學挂鈎,形成小、中、高一條垂直的培養機構。(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