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多睡眠唯一不好的下場是淩晨很早就睡醒了。
劉病已睜開眼,聽着旁邊的老頭子呼呼打着呼噜,倒十分佩服他這一點,除了吃飯,其他不管什麽時候都是在睡覺。
劉病已望着漫天星辰,似看到了那浩瀚的蒼穹布滿了細小的珍珠,在夜空中閃閃發亮。
一件愁心事不覺間翻湧上來:數萬人的吃飯問題,這是眼下最讓劉病已頭痛的事。
在沒有有效的謀生渠道的情況下,隻能另辟蹊徑。
靠着到深山狩獵,還有挖野菜,流民們的吃飯問題暫時得到了改善。但焦慮感也很強烈,基本上是吃了這頓沒下頓。
這種焦慮深藏在每一名難民心裏,時不時爆發出來的便是難以掩飾的戾氣。昨晚上,城池内就爆發了幾波打鬥。有些爲了争搶食物,有些爲了争搶窩棚,有些純粹是因爲想打架而制造矛盾。
一種不安情緒在流民營中蕩漾,大有肆虐的迹象。
劉病已将程謙,還有老工匠、疾醫、書生等人找來,商議着如何才能讓大家閑着無事可做。
心閑生餘事,人閑生是非。隻有讓大夥兒都忙起來,才能保持一定的穩定性。
大家略微沉思後,開始各抒己見。
“我發現附近深山裏到處是蒲草。”率先說話的是老工匠羅百義。
大夥兒一聽他有了什麽新思路,便朝他看去。
羅百義繼續道:“我們可以采集來,編織成芒履,拿到杜縣官道旁的曲江集市上去賣。”
大夥兒聽了後點了點頭。
芒履就是草鞋。用蒲草編織,做地好點兒的話,可以起到保暖護足的作用。雖然草鞋簡陋,由于草鞋價格低廉,而且輕便、耐水、防滑,可以随穿者千裏之行,很受百姓喜愛。
“編織芒履可以稀釋一大部分老弱婦孺,這個方案可以。”劉病已一直在爲不能安置那些既不能去山裏挖野菜,又不能做縫補衣物的人而發愁,沒想到此刻有了解決方案。
程謙卻皺了皺眉頭,說到:“草鞋的價格太低廉了,曲江集市十日才一開,到時候的銷量也不會太高,就怕大夥兒付出得多收獲少而心存怨言。”
“這個倒不用擔心,先讓她們有活兒忙起來。”劉病已及時止住了大夥兒的悲觀情緒。
說到這裏,疾醫張景撚着胡須說到:“深山裏确實有很好好東西啊,單就這幾日給大夥兒診治用的草藥都是這城池外的深山裏采集到的。”
劉病已聽了,眼前一亮,“張叔可以選一些比較靈透點兒的人去深山采集草藥,這樣既可以滿足我們的日常需要,多餘的部分可以拿去賣給曲江對面的醫館。”
“好辦法!”張景高興起來,“近日老夫發現了幾個年輕人頗有醫學潛質,老夫正想着收他們爲徒呢。”
“這是懸壺濟世造福于民的好事兒!我們大力支持!”劉病已給予了贊成票,“疾醫本來就掌養萬民之疾病。張叔教授越多的學生,我們的人就能越快得到診治了!”
“好!好一個懸壺濟世!”張景摸了摸腰間挎着的一個大葫蘆,覺得劉病已的這一說法誇贊的便是他本人,頓時又将包了漿的葫蘆再次撫摸起來。
對于孩童的安置,劉病已對幾名書生說到:“不能讓孩子們成了整天瘋玩的野孩子。你們幾位根據最新的統計,将孩童收攏起來。我們臨時開辦學堂,教授孩子們識字和算術。”
劉病已的這一提議,也得到了衆人的點頭。
解決了眼下的系列問題後,程謙仍舊給劉病已潑了冷水:
“眼下最缺的就是錢了!那麽多人一天的米糧消耗不是小數目。”
“錢從哪兒來?糧食從何處來?”
“自從咱們跟昔陽家撕破了臉,赈濟粥鐵定沒了。”
“縣衙也是鐵定了不管大夥兒的死活了。”
“大家這樣無所事事耗下去,也不是長久的辦法。”
……
這些事劉病已不是沒想過,也有了初步方案,程謙此刻說了起來,劉病已便現場解疑答惑:“先解決錢的事。願意回鄉的我們發給路費盤纏。不願意回鄉的,就地安置。我們再解決田地的事。”
“錢和田地都不是小問題。”程謙搖了搖頭,表示無可奈何。
劉病已卻微笑着說到:“還是那句話:拭目以待!”
……
當朝陽剛剛露出大地平面時,杜縣東南角的廣場上,衆流民整齊劃一地端坐在地上。
而在流民的最前方,高台之上,訓誡亭裏,放置着一張破桌子。
桌子後端坐的正是劉病已。
他端起碗來,噓溜了一口滾燙的熱水,擡眼看到狗三兒率領那隊看家護院的百十人到災民周邊圍攏着盤腿坐下,便放下了碗兒。
劉病已清了清嗓子口,捏起一截長方形的小木塊,往特意找來的一塊闆岩石塊上一拍。
“啪!”聲音清脆而嘹亮。
偌大的廣場頓時安靜下來,衆人紛紛擡頭看向他。
劉病已把右手一擡,伸出食指一指天空,朗聲念誦到:“難難難,道德玄,不對知音不可談,對上知音談幾句,不對知音枉費舌尖!”
說到“舌尖”的時候,聲調猛地一下子擡高,随後便摸起窮摔木闆兒往石闆上一砸。
“啪”地一聲脆響,在場的人頓時摸不着頭腦,但覺得甚有意思。
此時,坐在最前面的小團兒猛地拍着手掌,喊了一嗓子:“好!再來一個!”
石榴兒也學着高聲喊了一嗓子:“再來一個!”
周圍的人也受了鼓舞,有模有樣地學着,紛紛舉拳喊到:“再來一個!”
“再來一個!”
……
劉病已望着台下的流民們越來越像模像樣了,也就欣慰不已。
小團兒、石榴兒都是他事先教會的托兒。
前世的他,作爲綱絲兒,極其喜歡單口相聲,尤其迷戀這單口相聲,尤其喜歡評書類的單口節目。
當然,這一世的人們自然沒接觸這一廣受百姓好評的形式,劉病已也就能夠憑借着記憶自由發揮了。
這一想法還是今晨晨練時,狗三兒禀報的消息:附近的野菜不多了,恐怕大夥兒要到深山裏去,可是那裏的野獸太多了,恐怕大夥兒有生命危險。這樣以來,大夥兒的口糧成爲最爲棘手的問題。
劉病已琢磨着昔陽家不會善罷甘休,與其坐以待斃,不如主動出擊。
“有仇不報非君子!何況對待那個視流民如草芥的冷血家族,更不能心慈手軟!”一個大膽的報複計劃在劉病已的腦海中形成。
而觀望難民區與富戶區之間有官兵重重把守,要想成功混過去,就得有一身像樣的衣服,還得弄一些營生物件,否則,怎能從銅牆鐵壁的重重包圍中進得了富戶區呢?
流民們的口糧,還有新近所需衣物,總不能靠打家劫舍,也不能靠偷盜。貧民區的百姓本來就對流民心存芥蒂,怎肯再做些龌龊之事。
隻能靠自己的雙手賺錢。
而賺錢的營生,在這貧民窟裏,能找到什麽活計?
思來想去,劉病已覺得民衆的歡迎率和接受度最高的就是評書了。耍一耍嘴頭子,用好故事吸引住人,讓這些百姓打一些賞賜,幾日下來,估計就能置辦齊整衣物,還有維持幾日難民的口糧了。
當下,劉病已整理了前生所記憶的精彩段子,便撒下不少人手去貧民區,邊敲梆子邊吆喝起來:
“邦邦邦……”
“聽先生說書了!閱世間百态,品百味人生,盡在劉病已評書劇場!”
“邦邦邦……邦邦邦……”梆子響過幾聲後,胡同那邊也有人正在喊喝:“閱世間百态,品百味人生,盡在劉病已評書劇場!”
……
此時節,劉病已剛背誦完一首定場詩,便看到村巷街口聚集了不少當地百姓。
愛看熱鬧,自古便是一大優良傳統。
何況,因爲流民湧來而關閉家門許久的人們早已憋得不透氣。一聽說有稀奇事,便迫不及待地奔湧出來,瞧瞧熱鬧。
劉病已頓時來了興緻:“好!再來一個定場詩,聽好了!”
大夥兒頓時安靜下來。
“十冬臘月大雪降,老兩口兒睡覺搶熱炕,老頭兒要在炕頭睡,老婆兒就不讓不讓偏不讓;老頭兒抄起了頂門闩,老婆兒拿起了擀面仗,老兩口兒叮叮當當打到大天亮,挺好一熱炕,誰也沒睡上!”
“哈哈!”
“轟……”
劉病已剛剛說完,場下的人,還有村口的百姓頓時大笑起來。
劉病已一看,對于凡夫俗子,隻能擇一些淺顯易懂的段子來講,才能受到奇效,于是接二連三抛出一些俗段子來:
“初三十三二十三,兩口子吃飯把門關。蒼蠅叼走一個飯米粒,老頭子一怒追到四川,老婆家中算了一卦,傷财惹氣,賠盤纏。”
“轟……”
“哈哈……”
“再來一個!”
“再來一個!”
台下的人頓時群情激憤。
劉病已心說:“好!來個狠一點兒的!”
“床前明月光,地上鞋兩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