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錦言聽到這個消息時手上一抖,茶水濺了出來。
交泰殿是太祖高皇後的寝宮,之後由太宗開始,皇後寝宮移至坤甯宮,交泰殿僅做冊封皇後和皇後誕辰慶典之用。
前世的羅皇後便是在交泰殿接的金冊,每年的壽辰也是在交泰殿。
趙極活着的時候,打死也不會想到,他的梓宮會停放到交泰殿,日後記載到史冊中,後人還不知會編排出多少笑料。
依制,大行皇帝的梓宮在紫禁城裏最多停放二十七天,然後運送到景山的壽皇殿,再停放一段時日便要運到皇陵正式下葬。
若是在治喪之前,新帝沒有登基,那麽便要在梓宮離開紫禁城之前登基,這樣一來,梓宮送往景山時,嗣皇帝才能一路哭喪,若是到那時還沒有新帝,這便是失儀。
也就是說,新帝必須要在二十七天之内登基。
趙奕的大軍能不能在這二十七天内打到京城,事關重大。
現在宗室們吵着想讓趙襄提前登基,倒并非是因爲趙奕,在他們眼裏,趙奕離得還很遠,當務之急,是讓趙襄正式坐上皇位,免得再有人提出要接二皇孫回宮的事。
這一次内閣和朝臣們展現出前所未有的強硬,必須要按老祖宗留下的規矩,隻要大行皇帝的梓宮還在,新帝便不能舉辦登基大典正式登基。
雙方使出渾身法寶,又是唇槍舌箭,又是軟硬兼施,待到内閣終于松口,同意大行皇帝梓宮提前送出紫禁城時,十萬軍已經暢通無阻地從順德府打到了真定府!
真定府的守将是骁勇侯的人,名叫談毅,早在十萬軍出順德府時,他便接到斥侯報告了,他寫了兩封信,一封給在靈壽的骁勇侯,另一封給在京城的江甯。
現在連他自己都不知這仗該不該打,宮裏選了個宗室營的小孩子做皇帝,這樣一來,打着皇太孫旗号的趙奕不但不是亂臣賊子,還是皇室正統,現在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沒有正兒八經的人,他該聽誰的?總不會是宮裏那個還沒接玉玺的小皇帝吧。
這兩封信送出去,骁勇侯很快便回信,寥寥數語,隻說明了一個道理,他們是大周将領,受大周皇恩。
談毅看了這封信半天沒有明白,叫了幕僚過來,這才弄清楚,也就是說你打不打都是對的......
江甯卻是忙得焦頭爛額,談毅的書信到了三天,他才回到西山大營,看到談毅的信,他立刻也給骁勇侯寫了一封信送過去。
十萬軍出了順德府便換上了大周龍旗,之前雖然也是打的大周旗号,但是卻沒有用龍旗,這一次不但有龍旗,還有檄文。
皇太孫趙奕人品貴重,愛民如子,承繼皇室正統雲雲。
在此之前,百姓之中便早有傳言,說趙奕便是厲太子的嫡長子,當年在東宮大火時被人救出,還說他是吃百家飯長大,更有他順河飄流而下,路邊的村人看到金光閃閃,以爲有祥瑞,待看到是一個孩子時,民婦們紛紛送來粥飯,待到稍大一點,有僧人路過長跪不起。
總之,趙奕便是當之無愧的天之驕子。
接着又有傳聞,說宮裏的那個即将登基的小皇帝隻是姓趙的一個孩子而已,他是太祖子孫不假,可卻并非嫡支,而是庶子之後。
趙奕的十萬軍自從出了順德府,便時有成群結隊的百姓送糧送米,十萬軍從順德府到正定府,一路順暢。
談毅得知這些事,又收到了骁勇侯的書信,早已沒有了鬥志,十萬軍兵臨城下,談毅和真定知府商議後,以不傷害城中百姓,不搶掠城中富戶爲由,正大光明地打開了城門。
紫禁城裏,還在籌劃登基大典,得知談毅把真定府拱手相讓時,無論是朝臣還是宗室們,全都大吃一驚,趙襄還不知道真定府在哪裏,沒頭沒腦地問道:“從真定府到京城很近嗎?”
可是剛才還在奉承他的大人們沒有一個理他的,宗室們跺着腳罵閣老們,說他們不會領兵,不會打仗,閣老們便說是他們非要在這個時候登基,給了趙奕可乘之機。
五天後,趙襄在太和殿裏受了群臣叩拜便就算登基了,成爲大周朝第一個,也是唯一一位沒去太廟,沒有大典便登基的皇帝。
趙極的梓宮被草草安置到景山的壽皇殿,至于什麽時候才能送到皇陵,誰也不知道。
幾天後的一個黃昏,羅錦言帶着四個孩子正在甜井胡同陪葉氏用晚飯,小丫頭急急忙忙跑了進來:“夫人、大奶奶,大爺過來了。”
葉氏笑道:“他知道我這裏做了紅燒肘子和清蒸荷葉雞,聞着肉味就來了。”
還在國喪之中,各家各戶依制都要吃素,葉氏才不管這些,兒媳和孫兒們過來了,大魚大肉地擺了一桌子,她自己更是頓頓都要喝上半壇子小酒。
羅錦言連忙讓豫哥兒和三月迎出去,三月出去又跑了回來,對羅錦言道:“娘,快避避,我爹帶着外男來了。”
大家一怔,随即都笑了起來,三月有點不好意思,捂着小嘴也跟着笑,羅錦言雖然詫異秦珏爲何會帶着外男來這裏,可還是穿上鞋子,領着元姐兒避到了屏風後面。
秦珏進了内院,隻看到兩個上歲數的婆子,便知道該避的都避了,領着那人進了屋子。
葉氏也正詫異,正盤算着該不會是慶王府的人吧,肯定不是秦家的,否則三月也不會說是外男。
外面傳來婆子的問安聲,福字不斷紋的簾子挑開,秦珏和一個人一前一後走了進來。
那人穿着青色鬥篷,戴着風帽,跟在秦珏後面,被秦珏擋着看不到臉面。
葉氏正要開口,那人摘下鬥篷的風帽,噗通一聲跪了下去。
“觀棋給郡主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