彙發錢莊的大掌櫃請了京城裏最有名的威遠镖局,喬裝改扮,逃出了京城。
大掌櫃是彙發錢莊老東家的女婿,若非是外姓人,早就做了彙發錢莊在北直隸的當家人,因此,彙發錢莊裏想踩他一腳的大有人在,其中就有東家的兩個親侄兒。
聽說大掌櫃跑了,他們便親自帶人過來,把彙發錢莊京城分号的帳目封存,又叫了五位帳房先生連夜對帳,這一對帳不要緊,僅在京城的五家分号,就短了五萬兩銀子。
五萬兩銀子,對于彙發錢莊不是大數目,可若是這五萬兩是被個外姓白眼狼給私吞了,這就是大事了。
彙發錢莊報了官,又懸了暗花,要捉拿大掌櫃歸案。
不過兩日,這件事已經鬧得沸沸揚揚,大掌櫃卷走的五萬兩,也被以訛傳訛成了五十萬兩。
彙發錢莊丢了五十萬兩銀子?自家存在裏面的銀子,是不是也被卷走了?
到了第三天,彙發錢莊在京城的五家分号還沒有開門,門外便擠滿了來兌銀子的人,有高門大戶的管家,也有小門小戶的,也不知這些人是約好的,還是真的湊巧,成百上千的人拿着兌票要兌銀子。
這裏面有幾十兩的,也有幾萬兩的。
各大錢莊平時都不會放太多現銀,但凡是要取兌幾千或上萬兩現銀的,都會提前告知,錢莊才會備出銀子來,像這樣臨時過來,就要幾萬兩的,别說是剛剛損失一筆銀子的彙發錢莊,就是其他三大錢莊,一時也拿不出來。
各分号的掌櫃連忙查帳,帳上哪有這麽多的現銀,隻能親自出來,又是作揖又是打千,請大家寬限幾日。
來兌銀子的人裏,有的是真心害怕銀子打了水漂兒,還有的是嫌彙發錢莊眼下事多,想要換一家,更有一些就是來跟着鬧事的。
各掌櫃這麽一說,人群裏就有人高聲喊道:“看到了吧,彙發錢莊果然沒有銀子了,咱們的血汗錢都讓這些狗|日的給吞了!”
有上了歲數的老者聽到,當場就昏死過去,于是現場更加混亂。
也不知是誰喊了一聲:“大家沖進去,把咱們的銀子拿回來!”
掌櫃們見事情不妙,正要回去關鋪子,剛一轉身,就被人群沖倒在地。
聞訊而來的五城兵馬司的人,卻隻是抱着肩膀遠遠站着看熱鬧。
到了下午時分,瘋狂的人們見實在沒有東西可搶了,這才罵罵咧咧地離去。
老東家的兩個侄兒連忙讓人清算損失,好在當天的現銀并不多,幾家分号加在一起,損失了幾千兩。
但是洶湧的人群沖進錢莊,把錢莊裏能砸的都砸了,能搶的也都搶了,幾家分号都是一片狼籍。
五城兵馬司的人這才過來,象征性地問了問,反倒是把幾個掌櫃全都帶進了衙門,理由是懷疑錢莊騙錢,要好好審一審。
東家的兩個侄兒隻好上下打點,又花了一筆銀子,這才把掌櫃們贖出來。
李青風和彙發錢莊也有銀錢往來,揚州李家是彙發錢莊的大主顧,李青風雖然另起爐竈,但在彙發錢莊看來,他和揚州李家是一樣的。
北直隸的二當家親自登門,向李青風保證,彙發錢莊沒有錢财上的危機,隻是被小人所累,這才惹上麻煩。
李青風想起上次見到大掌櫃和秦琅在一起的事,心裏一動,便問道:“前陣子聽說大掌櫃剛剛接了一筆大生意,是和一位姓英的公子合作,你們不如去查查這件事。”
二當家吃了一驚,那個外姓白眼狼居然還敢私底下做生意?
彙發錢莊的大掌櫃,是沒有資格代表錢莊做生意的,這也是東家立下的規矩。
二當家若有所思地走了,可京城裏卻更加人心惶惶。
這比地價暴跌還要令人驚懼,就連四大錢莊之一的彙發錢莊也沒有銀子了,還有什麽比這個更可怕的?
很快又有消息傳出來,原來彙發錢莊的大掌櫃私底下在和一位王爺做金礦生意,那五萬兩銀子,就是拿去入股了!
金礦!
這原本是隐密之極的事,就這樣在京城裏被傳得人人皆知。
大周朝如今也隻有三位王爺了。
桂親王登基稱帝,當然已經不是王爺了。
那麽餘下的兩個就成了猜測的對象。
慶郡王帶着世子,一大早就在勤政殿外跪着,慶郡王哭得老淚縱橫,捶胸頓足,幾次哭昏過去。
慶王世子,就是趙明華的父親,沈硯的嶽父,更是抱來慶王府這幾年的帳冊,他們慶王府因爲人口衆多,已經窮得快要揭不開鍋了,哪有多餘的銀子去開金礦啊,再說,他們幾輩子都在京城,與京城以外的地方根本不了解,到哪裏去找金礦?
趙極壓根兒就沒有懷疑過慶郡王,那老色鬼哪還有魄力搞這些事?
這件事的矛頭直指瑞郡王趙梓!
郎士文再一次被叫進宮裏,這次卻不是爲了羅家小姐的事,而是讓他查一查彙發錢莊的這件事。
韓五逃跑後,便去找了彙發錢莊的大掌櫃。
大掌櫃敢拿出五萬兩銀子入股,倒并非是因爲趙宥,王英并沒有搬出趙宥,他搬出的是刑部侍郎王會笙。
這件事也是由王會笙牽頭,掏銀子入股的也不隻有大掌櫃一人,大掌櫃在彙發錢莊不能完全做主,東家的兩個侄子虎視耽耽,他能拿出來的銀子有限,于是王英的出謀劃策下,他又聯絡了金寶号和利有号的兩個當家,這兩位一個拿了八萬,另一個拿了十萬。
韓五來找大掌櫃,質問他爲何反咬一口,說是英公子騙了五萬兩,大掌櫃吓得半死,待到韓五提到瑞郡王,他便知道無論這是怎麽回事,他也活不了。
他這才逃跑。
可如今王爺私開金礦的事情被捅出來,金寶銀号的高二爺和利有銀号的陳三爺,便全都坐不住了。
大武朝沒有私人不得開采金礦的法例,但是要拿到官府批準的文書是很難的事,他們之所以敢掏錢子,就是因爲王會笙拿到了文書。
他們都不是初出茅廬的後生,那文書白底黑字蓋了官印,千真萬确。
他們兩個,加上大掌櫃,還有在秦嶺負責采礦的一個姓馮的,總計四股,王會笙則占了三成幹股。
大掌櫃是挪用公中銀子,這倒也罷了,他們兩個卻是正大光明出銀子。
可是如今這件事卻牽連到王爺,事情就不一樣了。
大周朝到了同德皇帝這一代,也隻有過四位王爺,其中兩位謀反,一位是直搗黃龍的甯王,還有一位就是下诏廢掉父親的桂親王。
高二爺和陳三爺心裏明白,他們甯可和貪官做生意,也不能和王爺開采金礦。
這搞不好就是籌措銀子,準備謀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