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業七年,诏征天下兵擊高句麗。大業八年,發卒百十有三萬,民夫二百萬之數,兵潰遼東城。明年,複發兵圍遼東城】
【時百姓苦役,天下思亂】
【黎陽倉督運軍糧楊玄感遂舉兵反隋,帝罷遼東而還,玄感既敗,追斬三萬餘人,籍沒其家,三分又二之人冤所殺,又徙六千餘人,玄感圍東都,開倉以赈民,帝令受米者,皆坑之于都南】
【大業十年,楊廣再擊高句麗,然亂民勇遍天下,朝政危,惟和罷兵】
【楊廣年年出巡,三遊揚州,兩巡塞北,一遊河右,三至涿郡,于長安,洛陽數往還之,數造離宮,所爲巨量之費,十數年間,征擾之民不下千萬人,緻天下死役之象,民怨沸之。】
“一千萬人…”
看着這個數字,在場的帝王們都不由得沉默了。
剛才還覺得楊廣有個性的帝王們,再也不這樣覺得了。
十餘年間,造成千萬人死亡,這已經不是昏庸可以形容了。
簡直就是殘暴!
他們終于理解,爲什麽楊廣死後谥号是炀了!
他們都覺得這個稱号輕了!
應該給“桀”這個谥号才對。
還有楊玄感起兵造反失敗,他冤殺了兩萬多人,流放了六千多人也就算了,居然把受過楊玄感赈濟的百姓,全部殺了。
妥妥的暴君行爲!
當然…
最讓他們沒看懂的是,大臣高熲說他賞賜太多,容易讓别人摸清底細,這妥妥的良言,他居然直接處死,還連坐家人。
這不就是昏君的做法麽!
楊堅已經氣的說不出話來了。
臉龐氣的從紅轉黑,再變成白色。
【大業九年,農民起義不僅遍及山東、河北等地,而且發展到全國範圍,楊廣殘酷鎮壓起義,并坑殺農民起義軍,想用血腥屠殺的恐怖政策恐吓人民,反而使更多的人民參加到農民起義軍中去】
【楊廣不願正視農民起義蓬勃發展的現實,身邊的佞臣也不以實情相告,謊稱造反的農民“漸少”】
【大業十三年四月,李密率瓦崗軍圍東都,向各郡縣傳檄文,曆數楊廣十罪。
【大業十三年五月,李淵于晉陽起兵,十一月入長安,擁立楊侑爲皇帝,遙尊楊廣爲太上皇】
【但就算國家即将滅亡,楊廣生活卻越發荒淫昏亂,命王世充選江淮民間美女充後宮,日宴酒色,預感末日将至,又引鏡自照,謂蕭後及臣曰:好頭,誰當斫之】
【大業十四年三月,楊廣見天下大亂,遂遷居丹陽宮,然從駕衛士皆關中人,思鄉而散,虎贲郎将元禮等與直閣裴虔通謀,推宇文化及爲首而兵變。】
【楊廣聞變,倉皇逃入西閣。被叛軍裴虔通、元禮、馬文舉等逮獲。楊廣欲飲毒酒自盡,叛軍不許,令狐行達将其缢弑。時年五十!大亂之後,人口僅存兩百多萬戶】
“什麽,人口就隻剩下兩百萬戶!”
諸位帝王看到這個數字,可以說是狠狠的吓了一跳。
他們看着楊廣的神情,也有了些排斥。
這麽大的損耗,難怪會被冠以‘炀’!
而楊堅,更是氣的吐血,他顫抖的指着楊廣,“朕在位二十四年,民七百多萬戶,結果到你手裏,就隻剩下兩百萬戶了?”
“五百戶人就這樣永遠的沒了?暴君,你這昏庸的暴君!”
楊堅忍不住的破口大罵。
他辛辛苦苦積攢的家底,就這樣被揮霍一空。
死了五百多戶人,這天下不滅亡就有鬼了。
但楊廣才是最激動的:“朕居然被宇文化及造反,倉皇逃竄不說,毒酒都不準被喝,最後被生生缢死?”
“混蛋,朕作爲天子,怎能死的這麽狼狽!”
他狂怒的暴喝,眼中全都是瘋狂之色,狂暴的丢着面前禦案上的一切東西,打砸之聲接二連三的響起。
“哼,被缢死我看都便宜你了!”
楊堅冷哼一聲,再也沒有對楊廣的半點認同,“像你這種昏庸的暴君,被推翻那才叫正常,再被你禍害下去,我中原大地估計就得淪爲異族鐵騎下的後花園了!”
“你差點就讓我中原大地百姓淪爲四腳羊,楊廣,你罪該萬死!”
他此刻算是理解始皇帝的心情了。
這麽一個坑爹的兒子,他都不想承認這是他的兒子。
可惜…
他沒有始皇帝那麽厲害的能力,能隔空廢帝。
也是在是因爲,大隋找不出第二個更适合的皇帝了。
楊廣好歹還能鎮得住局面。
其他的有資格的人,幾乎都是當傀儡的命。
誰讓楊廣把楊勇乃至他那一系的人全給屠殺一空了呢。
不然!
他還能立楊勇爲帝!
“哼,父皇,朕确實做了很多錯事,但我也不是一味的享受啊,我也做出了很多功績好吧!”
楊廣聽的自己親爹都嘲諷自己,忍不住抗議的說。
“呵呵,你還有功績,那說出來讓我聽聽?不會是巡幸江南多少回,給我生了多少個孫子,造了多少處行宮吧!”
楊廣一臉嗤之以鼻的說,對楊廣全無好感。
楊廣:“朕開鑿了從北方的涿郡到達南方的餘杭,南北蜿蜒長達五千多裏的大運河,讓天下交流變得便利起來。”
“并且,鎮壓叛亂也更加方便,加強了我作爲帝王的權威!”
但他剛剛說完,李世民就幽幽的補充了起來:“大運河的開通促進了南北兩岸經濟繁榮,文化交流,加強了中央對地方控制。”
“但同樣,你爲了自己享樂巡幸江南之便才開鑿大運河,工期要求緊,長久的沉重勞役,使得百姓負擔沉重。”
“并且因此死亡的人數不計其數,這是大隋叛亂不斷的原因之一!”
楊廣:…
他真的想罵人,李世民就不能不拆他的台?
這下好了!
功績展示不成,反而變成他暴君的證據之一了。
【大運河的開通,加強了隋朝南北溝通,提供了便利的水上出行,運輸方式,繁榮了經濟,促進了文化交流與繁榮】
【并加強了中央集權與對地方的控制,使後世王朝都受益,但同樣存在太宗皇帝所說弊端】
來自光幕的評價,算是給楊廣挽回了一些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