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的這話…
劉邦不由得大笑,“所以,桓溫之所以離開,還是在忌憚你們王謝兩家的力量罷了。”
“再加上倉促之間如果逼迫帝王禅位給自己,容易引起天下人的反感,所以綜合考慮之後,這才離開的。”
謝安點頭,肯定了劉邦的猜測。
因爲事實确實就是這樣的。
“當時陛下年幼,外面又有強臣虎視眈眈,我也隻能盡心輔佐王室,并盡自己的力量保護王室。”
“不久之後,桓溫病重,暗示朝廷給他加九錫,起草奏表。”
“我知道,這件事情不能讓他如願,給他任何篡立的機會,于是故意拖延奏表時間,直到桓溫死亡。”
謝安喘了口氣,“桓溫死後,他的部下就沒有那麽大的威脅了。”
“因爲這件事情,朝廷升遷我爲尚書仆射,總領吏部事務,加後将軍,與尚書令王彪之一起執掌朝政!”
“沒有了桓溫這個強臣,但局勢依舊不容樂觀,外面還有強敵秦國的苻堅,我知道,匡扶社稷之路,還剛剛開始。”
“我開始着手調整地方的布局,用王蘊接任桓沖爲徐州刺史。”
“用桓沖都督徐,豫,兖,青,揚五州諸軍事,兼徐州刺史,鎮守京口,削減桓溫的影響力。”
“我盡可能的調和大臣之間的矛盾,協調中央與地方的沖突,讓局面緩和了不少。”
司馬曜也點頭稱贊,“确實是多虧了謝安的輔佐,我才能振興皇權,他确實是我大晉的功臣!”
當然!
有些話他沒有說…
他确實感謝謝安盡心輔佐他,幫助他穩定了局面,讓他得以能夠成功的收回皇權,重振王室的威嚴。
但同樣!
謝安這樣的權臣,在他這個君王強大集權之後,也就沒必要繼續存在了。
如果他阻擋了自己集權的腳步,那不好意思,隻能幹掉了。
帝王可以同苦難,但不能共富貴!
謝安就像不知道司馬曜在想什麽一樣,繼續說:“時值北方的秦國君主苻堅銳意進取,國力不斷強盛,我晉朝與他們的戰争之中,連連失利。”
“我決心挑選能臣鎮守長江以北的防線,抵禦秦軍。”
“因此,我沒有理會别人指責我任人唯親,推薦了我侄子謝玄出任兖州刺史,鎮守廣陵,負責長江以北的防線,而我自己則親自督揚,豫,徐,兖,青五州軍事。”
“謝玄也沒有辜負我的厚望,在廣陵挑選精兵強将,打造了戰力不俗的北府軍,并提拔了劉牢之,何謙等能将!”
“不久之後,秦國征南大将軍苻丕率步兵,騎兵七萬人進攻襄陽,苻堅還又令派大軍十萬,兵分三路圍攻襄陽,一年後,襄陽城破,秦軍繼續進攻彭城。”
“我得到消息之後立刻在京城建康布防,并命令謝玄率領五萬北府兵從廣陵起兵應敵!”
“當時京城人心惶惶,都怕被秦軍攻入建康,緻使國家滅亡,我則确信謝玄會戰勝孤軍深入且疲憊的秦軍。”
“果然,隻用了幾個月,謝玄與秦軍四戰四勝,大敗秦軍。”
謝安雖然說着的時候波瀾不驚。
但諸位帝王倒是能夠想象得到,這樣一場勝仗對于晉朝來說,是一件多麽值得慶祝的事情。
也許這就跟漢武帝在得知衛青,霍去病大敗匈奴的時候的心情是一樣的。
皇權旁落之下,對戰大戰還連年失利,太需要一場大勝來振奮士氣了。
“朕記得,當年這個消息傳回建康的時候,整個建康都是狂歡的海洋,深深的爲謝玄取得的這場勝利而歡呼不止!”
“那可真是一場難得的大勝仗啊,他讓晉朝的軍隊看到,原來他們也是可以擊敗北方的秦國的,也讓百姓對秦國大軍不再那麽畏之如虎。”
“這一場勝仗的意義,真的太大了。”
司馬曜滿臉感慨之色,必須承認,謝安給予他的好處确實很多。
但沒有辦法…
帝王有時候就是這樣刻薄寡恩。
你爲朝廷服務那是你應該的。
你沒用了,就必須離開,不可以阻擋帝王前進的道路。
不然…
就會遭到帝王最無情的打擊。
光幕之中…
謝安靜靜的等待着司馬曜講完之後,繼續說:“這一場勝利之後,我得到了晉升。”
“但我也清楚,這一場勝利并不能抹平我們與秦國之間的兵力差距,那位雄才大略的大秦帝王苻堅一定會再次卷土重來,所以,在這期間我必須盡快提升晉軍的戰鬥力。”
“幸賴陛下乃開拓有爲之君,在我們君臣合作之下,晉軍戰鬥力得到了提升。”
“淮南之戰三年後,大秦帝王苻堅親率大軍百萬南下,意欲一舉吞并我晉朝。”
“這個消息傳到朝廷之中,頓時吓到了所有人,人心震恐,沒有人覺得能夠阻擋苻堅的大軍。”
聽的謝安說的如此的平靜,劉邦倒是有些好奇了。
謝安會做出什麽樣的應對之策。
那可是百萬大軍,即便号稱百萬大軍,實際隻有幾十萬,那也非常的恐怖了。
相比之前都是十幾萬的大軍的對碰。
這一次的戰争場面,無疑是一下子升級了數倍。
“可我清楚…”
謝安再次輕喘了口氣,“如果不抵抗,那就真的完了。但抵抗的話,也許還有一線生機依據長江天險,未必沒有阻擋的機會。”
“當時朝廷之中人心惶惶,王公貴族們都已經開始準備起了身後事情,毫無戰力可言,我隻好挑選能信任的将領如謝石,謝玄,謝琰和桓伊等人,率北府兵八萬前去抵禦。”
“但他們對這場戰争也相當的心裏沒底,我告訴他們,一切都已經安排好了,安心的去打吧!”
說到這裏,謝安突然苦笑了一聲:“但事實上,當時我心裏也沒底。”
“可我隻能選擇相信北府兵,并裝作一副坦然自若的樣子,不然,晉軍就真的完了,我必須表現的足夠自信,要讓民衆百官看到,他們還有一線希望。”
“我拒絕了桓沖在這個時候保衛京城的要求,焦急等待着前線的消息傳來。”
聽的他這話,劉邦不由得大笑:“聽你這麽淡定的講訴,我還以爲你真的啥也不怕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