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哥,三嫂,吃飯呢。”陶老頭背着手轉悠到他本家三堂哥家,見到一家子正在吃飯,開口招呼道。
“大山啊,吃了嗎?這是有事兒?”
陶大樹,陶家村的理正,也就是陶老頭口中的三哥。兩家是陶家本家,隻是隔了一房。整個陶家村隻有幾戶明面上的外姓人,其他的都是陶家本家人,所以這個村子比其他村子更團結,整個村子的人都很護短,就算是自家有啥矛盾,在外村人欺負本村人時,也是先一緻對外,附近好些人家也因爲這,願意和陶家村結親。
“吃了,是有點事兒,不忙,三哥你先吃完咱們再說。”
“堂爺爺,您坐。”
“哎,謝謝小花,真乖。”陶大山接過侄孫女小花搬過來的凳子,就在院子裏找了個地方坐着。
“大山,說說,有啥事?”
“三哥,昨兒老二去了一趟縣城,今天回來說糧食漲價了,上面免了今年的稅,縣城都張榜了。”陶大山激動道。
“啥?糧食漲價了?漲了多少?上面免了今年的稅,張榜了。這可是大好事啊……”陶大樹一聽,滿目驚喜道。
陶大山和陶大樹絮絮叨叨說了縣城糧食價格,隐晦的提了一下府城好像有流民,走之前留下一句:“不知道,還會不會漲。”
不多久,整個陶家村的人都知道上面免了今年的稅,當然也知道現在糧食價格漲的厲害。
有個别人家盤算着,要不要去縣裏看看,然後買點糧食,不然今年冬天就靠那點收成,根本過不了啊。
村裏嫁進來的媳婦婆子,得到消息後,恨不得多長兩條腿,跑回娘家去和娘家說這事呢。
當然,村裏的婆子媳婦兒也的确這樣做了,隻不過不是單獨出門的,畢竟這年頭誰也不知道外面會發生什麽。
陶家村雖然地處在一個開闊地,但是除了村口那條路,右邊是一天河流,河流上沒有橋,村裏人一般在此處洗洗衣服洗洗菜,現在河裏的水都快見底了。
村子左側不遠是一座小山,雖然不是很高,但是山上林子很密。村裏人一般就在外圍活動,越往裏面走林子越密,雖然不少村裏人很好奇密林裏面,但是性命更重要,所以至今沒有人進去過。
村子後面則是一座大山。山高山大,說明裏面的動植物就更多,村裏人同樣也在這座山外圍摘野菜,撿柴火。
也不知道當初是誰選擇了這個地方建村,這陶家村在好幾十年前那一次饑荒中,竟然全部存活,不過那時候陶家村是直接封村不讓進出。
就現在,村裏七十歲以上的老人,幹起活來和四五十歲的人差不多。那一群老頭老太太平時沒啥起眼的,也不多言語,但是一個個的眼睛毒辣的不得了,簡直可以說眼觀六路,耳聽八方。
看來這個陶家村好像有點神秘啊。
陶大山剛去他三哥家坐了一下,出門就去了自家爹娘那裏,把老二去縣裏的事一五一十的說了,說完也沒急着走,好像在等他爹說話。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