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你醒了?”阿虎父親把口袋放在地上,擦了一把頭上的汗水。
兩個人坐在院裏的樹下,聊了幾句閑話,阿虎父親說:“你們在這裏住幾天,然後我跟你們到長沙去,把莫大雨給接到家裏來。他奶奶故去了,剩下一個人孤苦伶仃,以至被壞人騙走,阿虎和他是朋友,我們沒有盡到做朋友、做鄰居的責任,深感愧疚。以後,我會把他當成親生的孩子,養大成人。”
胡栓想了想,“大雨現在在長沙,過得很好,和江魚娘的兒子徐小亮一起上了學堂,江魚娘夫婦将他視如己出,你想接他回來,他倒也不一定肯呢。不過,帶着阿虎去看看他,也未嘗不可,聽他說,當時奶奶故去以後,他原本是想到朋友家裏的,估計他所說的朋友,便是阿虎了。隻是他還沒到你們家裏來,便遭了壞人的蒙騙。”
“行,大雨是去是留,讓他自己拿主意。”阿虎父親起身打開背回來的口袋,将裏面的一袋子花花草草倒了出來,晾曬在窗前的石台上,“上回,我聽石鎖說,他要配制一種叫做‘和中散’的藥,有好幾種藥材,不太好找,托我在山裏留意,我們這裏山高林密,常常有其它地方沒有的藥草,我給他采了一些,順便帶過去。”
“石鎖的醫術不精,興趣倒是蠻高。”胡栓笑道:“他學武藝,學識字,學配藥,渾身總是有使不完的精力。”
“我就喜歡他這種性子,以後阿虎最好也去跟你們學點東西,光在山裏玩耍,沒有本事,将來怎麽會有出息?”
“這我同意,”胡栓說:“趁他年幼,多學些本事,将來受用無窮。”他忽然想起那把“軒轅劍”來,走進屋裏,拿出來交給阿虎父親,“這把苗刀,是你們苗家的物件,在外面流浪了幾百年,現在就讓它完璧歸趙吧,給你們保存,也算是你們苗家的祖先,流傳下來的一件傳世遺物。”
“好吧。”阿虎父親是個爽快人,也不推辭,接過刀來,抽刀出鞘,一道白瑩瑩的光,象水波一樣閃爍,他拿刀耍了兩下,刀鋒滑過空中,發出極好聽的“絲絲”破空聲,潤澤爽利,刀光明滅變幻,他收刀站定,用手撫着刀背,不禁哈哈大笑,“好刀,真正的寶刀。我們苗家,自古有擅長打刀的傳統,這把寶刀一定是祖先千錘百煉的傑作,我們全寨人會把它好好供奉。說不定,它身上還有不少傳奇故事呢。隻是咱們後人不了解它的過去罷了。”
這把刀在太陽的照耀下,更顯得熠熠生光,周身散發出一股凝重大氣之色。
2
胡栓和阿甯在阿虎家住了兩天,阿虎父子便和他們一起上路,去往長沙,神仙的腿腳傷勢重,暫時不能行走,阿虎父親安排他先在苗寨裏養一些日子,然後再派人送他回鄉,神仙自是千恩萬謝。
要是依着阿虎父親,就把那枚古玺交給胡栓帶走,他說:“苗刀我收下了,那枚玺是你們漢家的文物,也應該交給你們留存。”胡栓隻是不同意,“那玺太過重要,眼下還不到出世的時候,長沙形勢混亂,危險重重,若是落入壞人或軍閥手裏,悔之晚矣。還不如讓它留在老閣寨,天高皇帝遠,倒是安全得很。”
幾個人出了寨子,一路步行,趕往長沙。阿虎最爲高興,既出來遊玩,又能和老朋友莫大雨重逢,都讓他興高采烈。胡栓問他大雨家的情況,阿虎說:“他們好象都是從遠處搬來的,經過了挺大的變故,我也不太清楚,大雨從小就跟着奶奶,隻有一個姑姑,也不在附近。”
“是,我聽大雨說過,他姑姑在北京。”
這天,經過一處路口,拐彎處一個席棚,是個賣茶的小攤,大家走得熱了,便過去喝茶。
茶棚一角,坐了一個老太太,穿一身黑色苗族服飾,戴個頭帕,坐在角落裏默默喝茶。阿虎蹦蹦跳跳地走過去,便要往老太太身邊坐,卻被父親拉了一把。
阿虎父親一面大聲讓茶攤的夥計上茶,一面帶着胡栓、阿甯和阿虎坐在茶棚邊上,離那個老太太遠遠的。胡栓心下有些奇怪,阿虎的父親性格豪爽,待人熱情誠懇,從來不會拒人千裏之外,怎麽會對一個同族的老人敬而遠之?
那個老太太喝了杯茶,便站起身來,默默地付了茶錢,背起一個竹簍,勾肩弓背地走開了。
阿虎父親小聲對胡栓說:“這老太太是一個蠱婆。”
“啊?”胡栓吃了一驚,蠱婆之名,他聽說過,在一些偏僻的苗鄉,常常有這種孤獨而神秘的老年人,被人稱爲蠱婆,據說,她們會下蠱,那是一種無形無影的毒,被念着咒語下到人身上,常常很難覺察,中了蠱毒以後,人會患上各種各樣的怪病,靠醫術是治不好的,隻有再請蠱婆施法術,才能解除。
“這是真的嗎?”阿甯問:“蠱婆下蠱,到底是怎麽回事?”
阿虎父親說:“我是苗人,但我也說不透這裏邊的玄機,并不是所有的苗寨都有蠱婆,我們寨子裏就沒有。但是大家信神信靈,倒也尋常。都是老輩留下來的,傳到現在,其實也就是人的一種風俗罷了。我覺得,下毒的事情,肯定是有的,各種毒蟲毒液,都可以被人利用,但大都隻是傳說,或是以訛傳訛。”
“你說得對,”胡栓對阿虎父親的開通,深感贊同,“既使是蠱婆,也不會見人就随便下毒下蠱,她們被人誤解的時候,隻怕居多。”
“是啊,其實蠱婆的生活挺苦的,人們都象躲瘟疫一樣地躲着,名聲也不好,沒有朋友,甚至孤苦伶仃。我在别的寨子裏見過,有個老太太,被稱爲蠱婆,她的家人受其連累,很少有人搭理,就象是被封閉了一樣,日子過得苦不堪言。”阿虎父親感慨地說。(未完待續。)手機用戶請浏覽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