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裴義笑道:“當然,軍閥嘛,爲了一己之利,哪裏會管百姓死活?你看這個計劃,通篇都是如何争搶地盤,搶了小地盤,他們做小皇帝,搶了大地盤,他們做大皇帝,這樣的計劃,水平越高,越得警惕,它會在戰争中損毀國家元氣,陷人民于無盡的痛苦。”
何原點點頭,“這話說對了,就象歐洲這場曠日持久的戰鬥,各個參戰國,死傷人員數百萬,無論勝方還是敗方,雙方都是非正義的,戰争的起因,隻是因爲争奪利益,受苦受難的,其實還是普通老百姓。這份‘五省聯道計劃’,正象老裴說的,水平越高,危害越大,咱們能及時得到它,非常好,正好可以進行研究,加以應對。”
“難道咱們能阻止他們戰争嗎?”周平在一旁問道。
“不能阻止,但咱們也要有所準備,發動民衆,反對戰争,分化戰争,減少戰争損失,在鬥争中壯大自己的力量,努力使這種非正義的戰争早日破産。”
康先生望着何原,“老何,如果你能留在這裏,多好啊。”
“我沒意見。”
“啊?”石鎖、大鳳和段老三聽何原這麽說,都吃了一驚,“老何,你剛剛脫險,咱們得回長沙啊。”
“要說危險,長沙就不危險嗎?老三,石鎖,大風,你們千裏迢迢趕來救我,其實并不是單單救我這個人,而是大家爲了共同的目标,鬥軍閥,争民生,現在我脫險了,就要更好地朝這個目标努力。眼下,長沙那邊,有蓋把頭你們操持,滿可以應對各種局面,老蓋是個文武雙全的人,既有知識,又有謀略,獨當一面綽綽有餘,再加上江魚娘的細心與智慧,更加沒有問題。而武昌這邊,老康他們需要幫助,咱們怎麽能袖手旁觀呢?我在這裏呆一段時間,争取把杜如淮等人召過來,那時再回長沙也不遲。”
“對,我們又短淺了,”段老三首先贊同,“老何,要不我也留下來吧。”
“不,”何原不同意,“長沙那邊的武裝小隊,還需要你來帶,因爲張敬堯是個兇殘暴戾的家夥,必要的時候,就得武裝抗争,不過,你可以派一些從前熟識的叫花子,把武昌這邊的乞丐們,也組織起來。”
“好。”
石鎖拿出來的這幾張抄寫“五省聯道計劃”的紙張下面,是那本商成給他的書,小王拿過來,那書封面上兩個曲裏拐彎的大字,卻是不認識。
“這念什麽啊?”小王問康先生。
康先生也不認識,而且,何原、裴義也不認識,這一下,石鎖吃了一驚,這幾個人都是大儒,個個才高八鬥,學富五車,怎麽會不認識這兩個字?他撓撓腦袋說:“不會吧,這本書就是那個易山,也就是仙人會那個二當家,拿了就跑的那本什麽來着……周平你知道,就是那本叫什麽來着,歸……什麽?”
“歸藏?”周平也大吃一驚。
“啊?”這回是裴義、何原和康先生吃驚了,齊聲問道:“什麽,《歸藏》,真的嗎?”
3
看着這三個知識分子齊刷刷一副吃驚的模樣,段老三和石鎖、大鳳都一是愣,剛開始聽周平講《歸藏》的時候,他們都沒往心裏去,現在開始覺得,這本書一定有點名堂。
段老三有些疑惑地問:“這本……《歸藏》,很有名氣嗎?是本古書?”
裴義點點頭,“是本古書。不過,論名氣,也許算不上,因爲知道這本書的人并不太多。這樣說吧,《易經》你們都聽說過吧?”
《易經》家喻戶曉,三個人當然都知道,裴義說:“但很多人不知道的是,《易經》原本分三部分,現在咱們所熟知的這一本,叫做《周易》,還有另外兩部分,分别叫做《連山》和《歸藏》,可惜的是,後兩本,在漢代以前,就已經失傳。石鎖帶來的這書,如果真的就是那本失傳了幾千年的古書,那可就非同小可了啊。”
幾個人拿着這本書仔細翻看,書是用粗毛頭紙裝訂的,非常粗劣,封面上兩個大字,奇形怪狀,誰都不認識,而翻開書頁裏面,字也全不認識,每個字的比劃結構,和大龍那本《班策木甲》有些相仿,有點象漢字,也有的象是寫錯了的漢字,從頭翻到尾,一個不識,裴義搖搖頭說:“奇怪。”
何原又點着一鍋煙,慢條斯理地說:“關于《易經》,不懂行的人,常常把它作爲算卦的卦書,其實這是大錯而特錯。”
段老三說:“哦,原來是這樣,《易經》據我的了解,它内容廣泛,幾乎無所不包,它差不多是咱們國家道德與文化的起源。”
“對極了,”康先生一拍手,“尤其是自從孔子作《易傳》以後,《易經》就已經成爲儒門對典,它是咱們眼下所遵守的自然哲學和人文思想的理論根源,可以這麽說,中國五千年的文明史,遵從的大多都是儒家文化,而這些文化的起源,其實很大一部分就是來自《易經》的思想,可以不誇張地說,它就是咱們尊崇的‘大道之源’,是咱們中華文明的源頭,它所闡釋的關于道理法則,關于世界規律,咱們所慣常應用的陰陽互應、剛柔相濟,以及自強不息、厚德載物等種種理念,以及後來老子的的《道德經》,關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這些理論,全都來自于易經,可以說,它奠定了咱們中華文化的價值取向,是群經之首,文明源頭。”
石鎖和大鳳聽得目瞪口呆,康先生這些話,很多内容他們似懂非懂,但對于這本怪書,再也不敢等閑視之了,石鎖拿起書用手掂了掂,似乎在試它的份量。
段老三說:“這書的紙都是新的,是新抄的吧?”
“估計是,易山還有一本真的,那确實是本古書,紙都黃了,我見過,這一本,是他抄來獻給商懷慶的。”
大鳳問:“康先生,既然易經已經是大道……之源了,那這個丢失了的《連山》、《歸藏》又是怎麽一回事?”(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