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1藏寶圖

1

清光緒年間,直隸永平府轄下的聚仙莊,有一個富戶胡員外,這天宴請幾個知交好友。

胡員外的最大喜好,是收藏古貨,家裏名人字畫,珍寶古董,琳琅滿目,并且常請朋友欣賞鑒别,以此爲樂。這天,宴請的朋友們次弟來到,他們心裏知道一定是胡員外又找到什麽寶物了,要和朋友們炫耀一番。因此席尚未開,好友劉秀才便一副猴兒急的樣子問:“胡兄,有什麽好物件,快拿出來給我們開開眼,不要賣關子了。”

胡員外面有得色,爽朗地說道:“好吧,咱們先看一件東西,然後再上酒痛飲一番。”說罷讓下人從裏屋擡出一件三五尺長的大物件來。

那物件甚是沉重,四個人擡着,非常吃力,外面包着厚布,形狀乃是長方體,小心翼翼放在廳下,衆人都圍過來,胡員外笑呵呵地掀開包着的布,裏邊又是一層包裹着的黃絹,那黃絹上用紅線繡了一行楷書字:永樂貳年臣某某貢。

揭開黃絹,露出物件本色,是一段古銅色大木,木質細密如鐵,泛着暗黝黝的光,敲之,聲音清越,劉秀才搶先叫道:“茵陳木。”

“哈哈,不錯,正是茵陳木。”胡員外樂哈哈地撚着胡須說。

衆人仔細鑒賞,一個懂行的朋友不住點頭,“嗯,色殷實而内斂,形不浮而拙實,質不張而沉浸,真正的好木。作爲貢品來說,也是精品了。”

另一個朋友說:“前朝永樂大帝,在位長,國力興,且喜好寶物,能入皇帝法眼,便十分不易。這件木材的進貢者,當屬内行。”

有一個不太懂行的人問道:“這個茵陳木,到底是何種樹木?”

劉秀才有意賣弄才學,“據我所知,這種木材,隻産于蜀中,是古時的杉木因山崩地震,埋于地下,經數萬年磨壓,去除了油脂糟康,形成鐵打銅鑄一般,萬年不腐,蟲蟻不侵,乃木中神品。”

胡員外樂呵呵地點頭,“劉兄說的極是,嚴格說來,此木其實已難以算做木頭,它埋于地下千萬年,早已形同鋼鐵,卻又保持了木材的可雕性與質感,極是稀奇,更難得的是,它不同于其它木材,可植樹而采伐,它乃地下開采偶得,是不可再生的,隻能憑運氣得到,其珍惜度可想而知,自古有‘不要黃金滿箱,甯要烏木一方’之說,曆來皇家達官,多拿此物做的小刻件,做鎮宅避邪納福之用,本朝自康熙以來,已将此木作爲皇家專有,民間不可私用。隻是近年來法度廢馳,才使我輩有幸,能享擁有此木之福。”

衆人紛紛問:“胡兄,到底此寶從何得來?”

胡員外搖搖頭,“衆位仁兄,此寶如何得到,恕我不便奉告,并非我故意隐瞞,實乃答應了别人,不得不遵守承諾。不過,我可以告訴諸位一件事,那就是此木如此名貴,卻并不是一件。”

“啊?你還有幾件?”

胡員外說:“我隻得到了這一件,但是,當初這批茵陳木,共是十三件,作爲貢品進京的,卻在路上翻船沉沒,當時打撈上來了九件,有四件卻沒找到。今天我得到的一件,便是那四件中的一個,另外還有三件,百餘年來,一直下落不明。”

邊上一個瘦小的文士,搖着頭尖着嗓子歎息道:“可惜啊,可惜。”

“誰說不是,”胡員外說:“倘若說起下落不明的寶物,那可真是數不勝數,象書聖王羲之手書的《蘭亭序》,據說是被則天女皇陪葬于乾陵。其它的,象《永樂大典》正本,秦朝十二銅人,西周九鼎,越王劍,毛公鼎……衆多尋不着的寶物,真是讓人神往啊,我的這塊茵陳木雖說名貴,要和那些寶貝比起來,那可差得太遠了。”

他這一說,引起大家一片豔羨與神思,劉秀才說:“我輩若能一睹這些寶物其中之一,平生之願足矣。”

那個瘦小文士卻搖搖頭,“可惜啊可惜,胡員外,你說了半天,卻差了最重的那一個。”

“最重的一個?”

那文士搖頭晃腦,尖着嗓子說:“對,胡員外剛才說的這些寶物,連同什麽茵陳木之類,如果同那件寶貝比起來,說小巫見大巫,還是比得輕了,要我說,剛才說到的這些寶貝,統統加起來,也比不上那件寶貝。”

“啊?”

胡員外忽然想了起來,失聲叫道:“你說的是……傳國玺?”

2

四周的賓客,都紛紛或點頭,或搖頭,有的說:“是極是極,若是傳國玺再次現于世上,那所有的古物也好,寶貝也好,在它面前,都相形見绌了。”

有的說:“哪裏還能找見傳國玺的蹤影?幾百年來,爲了這件國之重寶,多少代皇帝,窮盡了心力兵力,舉國搜尋,都難覓痕迹。唉,傳國玺,牽動了多少帝王心啊。”

“沒錯沒錯,當年前朝朱無璋,坐皇位後不顧安頓天下,派心腹大将徐達,率重兵遠赴漠北,名義是追打元朝殘餘,實則元兵早敗,一退萬裏,哪裏還有什麽殘餘勢力值得這樣大動幹戈?真實目的,便是尋找這件傳國玺。”

劉秀才對胡員外說:“胡兄,若是你得到了這件傳國玺……”

胡員外趕緊搖手,“劉兄不要亂講,我可沒這等福氣,傳國玺隻屬皇家,我一介草民,是萬萬不敢有這等非分之想的。”

“是啊是啊,”有人附和道:“咱們有幸觀賞玩味一下茵陳木這樣的寶物,已經是福氣,至于傳國玺,那别說得到,既便是看上一眼,以後怕也沒人能做到了。”

那尖嗓文士忽然嘿嘿一笑,“也不見得。”

衆人知他平時尖刻孤傲,常常語出驚人,也無人信他的話,隻有一人揶揄了他一句,“兄既有傳國玺,拿出來我看看。”

那文士揚了揚下巴,說道:“我自然沒有傳國玺,不過,‘受命于天,既壽永昌’這八個字,若是現于此處,不知各位作何感想。”

旁邊諸人,多是有才之士,自然知道這“受命于天,既壽永昌”是傳國玺上所刻文字,是秦丞相李斯手書,一時衆人紛紛追問:“什麽什麽?”“兄台把話說明白。”“請讓我們看一看。”

那文士得意洋洋,從懷中掏出一物來。

那是一幅織物,長寬三尺,用五彩線織成,呈淺黃色,甚是豔麗,有識貨的明眼人叫道:“壯錦。”

“不錯,正是壯錦。”文士點點頭,把那幅壯錦展開,上面繡的是一幅山水畫,淺黃的底子上,青山綠水,淡雅而清麗,顯眼的是,在邊角上蓋着一枚印章,暗紅的印泥痕迹在淺黃的底子上,分外醒目,那印迹的字體是大篆,衆人多是才學之士,仔細辨别,正是“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

劉秀才懷疑道:“這八個字,誰都可以寫,何以見得是以玺蓋之呢?”

那文士說:“不錯,這八個字,确是誰都可以寫,随意拿塊石頭刻個假玺,也可以蓋上這幾個字,但是,我得到這塊壯錦之時,把這幾個字留在錦上的人,别說篆字,連普通的漢字,也不認識,乃是目不識丁的苗疆蠻人,他們自己族人,沒有文字,漢字更不認識。”

此時,管家胡生來請示胡員外。“老爺,酒席已經備好了。”

胡員外招呼大家入席,“衆位,咱們邊喝邊說。”

酒席上,大家飲過一杯,紛紛要求文士繼續講下去,那文士甚是自得,繼續說道:“當時,我正在那越人土司家裏做客,這幅壯錦,便是土司女兒親手所織,土司非常得意,不停地誇獎他女兒心靈手巧,我送給土司一隻咱們當地的翡翠煙嘴,他當時便将此物送給了我,還說,這上面繡的畫,便是他們家鄉的山水,他女兒坐在屋前,照着眼前的景色所繡。

我當時對壯錦倒是沒在意,但是見到這幾個印上去的字,卻是大吃一驚,問他這是怎麽回事,他說,這是一枚漢人的印章,是從上代土司那裏傳下來的,他女兒繡完這幅壯錦,覺得邊角上尚有空餘,但畫面是依照眼前景色而繡,添點什麽,也不太象,索性就蓋上了這枚印章。

當時,土司還問我,這幾個字,到底是不是字,念什麽?

我随機應變,虛與委蛇,對他說,這幾個字是‘平安歡喜,福壽安康’,他信以爲真,還一勁表示感謝。我問他,你這枚漢人的印章,能否拿出來讓我看看?誰知道他連連搖頭,說這絕對不行,上代傳下來的規矩,此物絕不可示以漢人,至于原因是什麽,他也不知道,我诘之再三,他堅不松口。并且似乎起了疑,我終不敢再深究下去。

因了這個心中疑問,我本來應該盡快回到北方的,卻始終放不下這塊心病,流連起來,不肯動身。”

說到這裏,胡員外插嘴道:“換了任何人,也不肯動身的。”

文士繼續說:“是啊,那‘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個字,就象是刻在了我心裏,我天天拿着這塊壯錦,翻來覆去地看,腦子裏再也沒有别的,隻想着怎麽再去探聽那傳國玺的下落,可是,等了兩個月,始終沒有機會,那土司反而和當地别的土司,打起仗來,雙方拼得你死我活,當地百姓死傷無數,我怕殃及自身,心想還是性命要緊,于是啓程回鄉。”

管家胡生添酒,胡員外說:“喝酒喝酒,既是無福得到,那也是緣分未到,強求不得的。”

酒桌上旁人聽了文士講的經曆,七嘴八舌,有的說:“可惜了可惜了,如若是我,甯可冒險,也得探聽得寶玺下落。”有的懷疑文士是否在“編故事”,也有的說:“那傳國玺,仿制的多了,曆代都有赝品,焉不知那土司手裏的,是否便是一個赝品?”

大家議論了一陣,最終也隻能慨歎一陣了事,南方苗疆地帶,山遙水遠,若非極重要的事,一般人一生中,也到不了那麽遠的地方,自然誰也不會爲了那個不可靠的訊息,而遠赴南疆。

3

下午,胡員外的公子在家裏讀書,那公子十餘歲,正是好奇的年紀,問胡員外:“上午那群叔伯們,一個勁地說什麽‘傳國玺’,那是什麽好東西?”

那胡員外此時腦子所想,正是這件事,見公子提起,索性拿條闆凳,坐在院裏,對公子說:“好,我今天便給你講一講。”

管家胡生給公子拿來一個木凳,自己也坐下來,一邊給公子研墨,一邊聽員外講古。胡員外道:“說起這件東西,便先要講一個故事,叫做‘和氏璧’。

此事源于春秋時期,楚國人卞和,在山裏得到一塊石頭,他識得是塊美玉,便獻給楚厲王,楚厲王派玉工辨認,那玉工眼拙,認不出這石頭裏,其實是美玉,便對楚王說:這就是一塊石頭。厲王大怒,認爲卞和故意來騙自己,便以欺君罪命人砍掉了卞和的左足。後來武王繼位,卞和又來獻玉,誰知武王也認爲卞和是騙子,又砍掉了卞和的右足。到文王繼位,卞和坐在荊山下哭,被文王得知,問他原因,卞和說明原委,文王派人把石頭剖開,果然,裏邊是一塊難得的美玉。從此,這塊玉,被稱爲‘和氏璧’。

和氏璧歸了文王,後來到威王時,相國昭陽滅了越國,威王把此璧賞賜給了昭陽,誰知道昭陽得到此璧的當天,便丢失了。原來昭陽得到此寶很是高興,邀請衆好友在湖邊擺宴席賞寶,忽聽有人喊:“水裏有大魚。”昭陽起身到湖邊看魚,魚沒看見,那寶貝和氏璧,卻不見了蹤影。昭陽大怒,懷疑是門客張儀所爲,嚴加拷問,卻一無所獲,反而激怒了張儀,使張儀投了别國,後當了秦國丞相,滅了楚國。

再說和氏璧,後來輾轉到了趙國太監缪賢手裏,又被趙惠文王所得,秦昭王聽說以後,給趙國發信,願意以十五座城池,換取這塊和氏璧,當時秦國強大,趙國弱小,趙惠文王很是發愁,相國蔺相如說,願意送此璧入秦國,換那十五座城池,于是,蔺相如攜璧入秦,果然不出所料,秦昭王見了寶物,歡喜不已,但對換城池之事閉口不提。蔺相如心生一計,說璧上有塊瑕疵,秦王趕緊讓他指出,蔺相如拿過璧,舉過頭頂,作勢要把它摔碎,與秦王據理力争,表示甯死不辱使命,終于使秦王妥協,讓蔺相如帶着和氏璧,回到趙國。這就是曆史上有名的‘價值連城’和‘完璧歸趙’。

秦朝終于打敗了六國,統一了中國,和氏璧到了秦始皇手裏,始皇命鹹陽有名的玉工王孫濤,将璧精研細磨,雕琢爲玺,又命丞相李斯,親手書寫了‘受命于天,既壽永昌’八字篆文,镌刻于玺上,從此,這塊玺,便代代相傳,成爲曆代皇帝的身份地位象征。

秦朝末期天下大亂,劉邦攻入鹹陽,秦王子嬰手舉此玺,跪在道旁,獻給劉邦,自此秦朝滅亡。這枚傳國玺,遂成爲漢朝曆代皇帝的玉玺,到了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當時皇帝年幼,此玺藏在長樂宮太後的手裏,王莽派弟弟王舜向太後索要玉玺,太後大怒,拿玺砸向王舜,沒砸着,卻将玺磕破了一角,王莽命人用黃金修補,因此後世又把此玺叫做‘金鑲玉玺’。

以後,王莽兵敗自殺,天下大亂,劉秀得到天下,稱爲東漢,玺到了劉秀手裏,重新成爲漢朝國玺。

東漢末年,宦官作亂,袁紹入宮誅殺宦官,段珪攜帝出逃,玉玺失蹤。

後來,孫堅率人攻入洛陽,見城南一井中有五彩雲氣,遂派人入井,見一小匣,匣内所藏正是傳國玉玺。孫堅如獲至寶,将其秘藏于妻吳氏處。後袁術拘吳氏,奪玺。袁術死後,荊州刺史徐璆攜玺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玺得重歸漢室。

後漢朝終滅,玺歸于晉,晉滅亡後,玺經南北朝宋、齊、梁、陳四代,一直作爲國玺。後隋朝統一中國,傳國玺歸隋。

隋滅亡後,蕭後攜傳國玺遁入漠北突厥。因此,唐高宗李淵得天下時,是沒有玺的,成爲他一大憾事。而後不久,太宗李世民派大将李靖率軍讨伐突厥,蕭後返歸中原,傳國玺終于現身中原,到了唐太宗手裏,太宗龍顔大悅。

唐末,天下大亂,傳國玺曆經後梁、後唐,到後唐滅亡前,最後一任皇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玺登玄武樓**,傳國玺就此失蹤。

從此以後,又出現過幾次傳國玺,但都屬于僞作,比如,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在耕田時發現傳國玺,送至朝廷,當時便有明眼人看出,此系赝品。

元世祖時,“傳國玉玺”忽現于大都,叫賣于市,權相伯顔命人購得。其實,那也隻是赝品之一而已。

明朝時,朱元璋遣徐達入漠北,窮追猛打遠遁之殘元勢力,其主要目的便是尋找傳國玉玺,然最終還是無功而返。

本朝以來,傳國玺一直未見,雖然各代君王都刻了無數玉玺,但那隻是因爲沒有傳國玺,而不得已才爲之,隻有那一枚真正的傳國玺,被各朝君王視爲‘天命所歸’的象征,早已超出了它本身的含義。其它各種玉玺、國寶,和它比起來,都差了不隻一個等級,如燭光之比日月。”

胡員外說到這裏,胡公子忽然說:“胡生,你研的墨,都跑到外面了。”

果然,旁邊研墨的胡生聽得入了謎,把硯裏的水都弄到外面了,四周染得一片墨汁。胡生吓了一跳,趕緊收拾殘墨,擦拭家具。胡員外笑道:“這也難怪,一般人聽了傳國玺的故事,都是這個樣子,既豔羨,又感慨,今天來的這幫客人,又何嘗不是如此。”

追書top10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道詭異仙 |

靈境行者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深海餘燼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詭秘之主 |

誰讓他修仙的! |

宇宙職業選手

網友top10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苟在高武疊被動 |

全民機車化:無敵從百萬增幅開始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說好制作爛遊戲,泰坦隕落什麽鬼 |

亂世書 |

英靈召喚:隻有我知道的曆史 |

大明國師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這爛慫截教待不下去了

搜索top10

宇宙職業選手 |

苟在妖武亂世修仙 |

靈境行者 |

棄妃竟是王炸:偏執王爺傻眼倒追 |

光明壁壘 |

亂世書 |

明克街13号 |

這遊戲也太真實了 |

道詭異仙 |

大明國師

收藏top10

死靈法師隻想種樹 |

乘龍仙婿 |

參加戀綜,這個小鮮肉過分接地氣 |

當不成儒聖我就掀起變革 |

牧者密續 |

我得給這世界上堂課 |

從皇馬踢後腰開始 |

這個文明很強,就是科技樹有點歪 |

熊學派的阿斯塔特 |

重生的我沒有格局

完本top10

深空彼岸 |

終宋 |

我用閑書成聖人 |

術師手冊 |

天啓預報 |

重生大時代之1993 |

不科學禦獸 |

陳醫生,别慫! |

修仙就是這樣子的 |

美漫世界黎明軌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