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透北約戰鬥機攔截線的俄國飛機,每天沒有一百、也有八十,僅裝備有aim-7m“麻雀”的f-16如何與優勢敵人正面對抗、保證轟炸機的安全?
這個問題,一直以來都沒有答案,今天恐怕也是一樣的。
先超視距對抗,然後快速接近、追殺得分,兩架f-15c被幹淨利索的解決掉,駕機一路向東的龍雲并無多少興奮之感,擊落敵機,對他來說實屬稀松平常,再說像今天這樣耗費六枚r-77才消滅一個目标,效率也未免太低;接下來,倘若gci的訊息無誤,前方完成導彈發射的美軍轟炸機應該在萬米高空加速返航,時速接近一千公裏的b-52、差不多就是h型應該不難捕捉,但在這之前,他必須穿透美軍的護航戰鬥機攔截線才行。
根據地面導引台站下鏈的數據,解決了f-15c雙機的年輕人一路駕機向東南方向疾飛,他短暫掃掠前方空域、确認約二百三十公裏開外的确有“好幾個”大型目标。
b-52h,rcs非常可觀的大家夥,su-27m2能在這種距離上發現也并非一件奇事,然而随着追擊行動的進行,雙方航迹夾角在變,n011很快丢失目标、另外發現了一批十點鍾方向的迎頭敵機,顯示屏上的态勢愈加複雜,龍雲調整一下存儲模式,将中低空目标和iff響應正常的都忽略掉,眼前才變得清淨了一點。
出發後一直在模仿pvo的作戰風格,紅色十七号的飛行高度是一萬一千米。表速接近八百,基本上可以無視六千米以下敵機的威脅。
孤身一人按gci提供的信息追殺美軍轟炸機,當面空情并不完全清晰,這對任何一名飛行員來說都是十足的冒險。龍雲也不想托大,他很快決定以高空高速方式接近目标,如果遭遇大批敵機攔截就果斷全加力跑路。
根據升空前浏覽的戰況報告,這些天來,美國人爲b-52h、b-1b之類轟炸機護航的機型主要是f-16c/d、block則不明。駕馭改進型su-27的年輕人也并不想陷入一場敵衆我寡的格鬥戰,但事實證明,usaf指揮官的決策顯然偏重保守、或者說經驗老道,在發現高空接近的俄國“側衛”後就立即下達命令,讓幾架返航的“同溫層堡壘”立即降低飛行高度、從低空脫離戰區。
由于敵我距離過遠,gci也不可能一下子明确美軍動向,單獨爲維克托*雷澤諾夫中将提供空情保障的導引員隻能提醒龍雲,遠程警戒雷達上的轟炸機回波消失、去向不明,此外二幺零方向還有一批次目标接近中。
“‘Дpakoh’收到,——目标消失?鑽低空了嗎。回波消失前的距離多少?”
“呃,距離在四百(公裏)左右,速度約九百(公裏/小時)!
數量五。”
轟炸機鑽低空,這種事龍雲早不是第一次遇到、在戰鬥中也很常見;隻要有戰機在後屏護,應該說這種策略還是可以保證b-52h的安全,看起來,這些美國人還挺謹慎,他們是不是已猜到了自己的身份?
返回戰線後第一次出擊、同時也是近段時間的最後一場蒼穹激鬥,先前的兩架f-15隻能算是開胃甜點,接到gci呼叫後。他想都沒想、就進一步前推節流閥提速,引擎咆哮的灰白色蘇霍伊很快加速到馬赫一點五,頗爲奢侈的進入超音速狀态;照這速度追趕下去,倘若b-52們真的鑽了低空。雙方真空速差距怎麽說也在八百以上,重新截獲目标也就是幾分鍾的事。
不過另一方面,“超音速追擊”畢竟不能長久,哪怕裝備兩台al-31f-m2的紅色十七号也不能無限制的開加力,再說燃油也不允許。
一邊開加力追趕,龍雲不時改變航向、配合雷達掃描扇面的移動來嘗試捕獲目标。他現在的壓力比較重,一方面要借助n011還算可以的雜波濾除功能發揮作用、搜索前往低空的轟炸機,另一方面還要提防十點鍾方向的威脅,不過根據導引提示,這批敵機很快從接近變爲了遠離,應該是跑去應付其他方向的vvs戰機。
發現這一情況後,龍雲并未慶幸,心下同時倒安定了幾分。
這些接近過來的疑似“鷹”式戰機,居然會放着他一個人不打、轉向其他方位,是不是就意味着美國人對他的威脅評定并不高?
龍雲的猜測,似乎有幾分道理,實際上卻和現實相去甚遠,他這時候也不可能知道自己的行爲引發了多大恐慌;n011雷達一直在以下視模式掃描,等龍雲想起來掃掠一下前方空情的時候,r2型機已經脫離了gci導引範圍,他才發現自己陷入了美軍戰機的天羅地網中。
雷達告警儀在鳴響,掃描到的目标也越來越多,平顯上一個個光點都代表比例投影位置上的敵機,數量至少在十架之多!
單架pvo“側衛”,假使一直開加力追殺過來,本來也不會讓北約戰術空軍如臨大敵。
話雖如此,然而……
維克托*雷澤諾夫,“高加索死神”的恐怖靈魂,多少天來一直在遠東天空飄蕩,駐日美軍和jasdf的飛行員們都在陰影下戰戰兢兢;經過vvs甚至pvo的多次威吓,這種恐懼表面上有一點消散迹象、實際卻更令人印象深刻,如今不說則已,一旦有目标被懷疑爲“白色死神”,指揮官的反應自然就格外激烈。(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