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轟炸機?——什麽型号,怎麽沒傳數據過來?”
突然得知這一消息,龍雲的确很詫異,他同時也暗暗吐槽“完全導引接戰”的模式弊端,看起來,vvs地面指揮所還不十分清楚他的戰鬥風格,既然又美軍轟炸機出沒,爲什麽不打包把空情刷新呢?
一邊心念電轉,龍雲命令導引員立即下鏈數據,他現在可猜不到美國人的轟炸機在哪、也不知紛至沓來的巡航導彈身在何處——和之前自由空戰時不同,這一次升空出擊,按照地面截擊導引的作戰形式,紅色十七号的n011雷達始終處于“按數據搜索”的半自動模式,對給定方位的目标搜索能力很強、也不怎麽怕幹擾,但是其他空域的信息就是一片空白,除非有數據下鏈過來。
按說這種模式,對一位超級王牌來講未免有些束手束腳,經過剛才的一連串bvr對抗,飛行感覺找的差不多,年輕人沒打算繼續這種低效率的遠距投槍戰,他在等待gci數據的時候也沒閑着,直接開加力淩空疾撲、縮短了敵我距離。
剛剛躲過一輪“蝰蛇”撲擊,又目睹僚機墜落,駕駛f-15c的上尉飛行員驚魂未定、且戰意熊熊,他現在憑肉眼都能看到飛過來的俄國戰機,眼下自然要設法提速、準備進入目視空戰,否則沒有能量優勢的話對抗“側衛”就很棘手——隻是問題在于,眼下他應該往哪個方向飛才好?
肉眼發現目标,an/apg-63也截獲了對手,接下來的戰鬥就應該是一場單挑,體系的作用退居其次。美軍飛行員就陷入了兩難。
高度上明顯居于劣勢,他直覺性的不想逆勢拉升、對着“側衛”爬高,但現在兩機幾乎迎頭,自己放棄占位轉向更是一種愚蠢的選擇。于是他沒再猶豫、而是進一步放棄高度來換取動能,至少讓俄國佬無法使用中距彈,而如果“側衛”選擇俯沖追擊,自己還可以主動開減速闆、在角點速度附近轉一個圈搶六點……
計劃一點不差,然而敵機接下來的行動。卻讓usaf飛行員完全出乎意料。
眼見敵機在視線裏縱向移動、明顯是在俯沖,看來一點主動進攻的意識都沒,駕機高速殺到的龍雲可沒心思跟着下去,卷入一場需要挺長時間才能分勝負的盤旋對抗,他看準時機蹬舵半滾轉、而後大力拉杆,忍受了幾秒的高g過載後就進入一個反扣筋鬥。
憑借加速性和大迎角俯沖的雙重優勢,紅色十七号提速很快、一蓬白色音爆雲稍現即逝,很快占據了對手尾後位置。
眼見威脅迫近,前面的“鷹”反應倒也迅速,天空中立時乍現一大片耀眼熱焰彈。
一下子陷入咬尾态勢。倒飛俯沖中的f-15c尾焰并不明亮、飛行員也随時準備進入側轉,手心冒汗的美軍飛行員已經做好了對抗紅外制導導彈的準備,然而身後的蘇霍伊卻沒一點開火迹象,龍雲掌控座機緊跟目标、手指沒放在格鬥導彈發射鈕上,他甚至連r-73m的預上電都沒開,就直接通過意識窺探“預見”了美國人的側轉動向,用一個漂亮的低過載盤旋将灰色的“鷹”壓入射擊熱線。
電鈕按下,淩空疾刺的紅色十七号機身一振、幾十枚空彈殼紛紛揚揚灑落天空,“砰砰——”射擊聲與橘色火舌同時乍現,一串疾飛彈頭從f-15身側擦過。繼而命中、并炸出大蓬的猙獰碎片。
遭遇炮擊的最後時刻,usaf飛行員仍然在竭力閃躲,幾乎就用一個剛剛開始的桶滾規避了所有撕裂空氣尖叫而至的三十毫米彈頭;然而前面的“鷹”在轉,後面的紅星殺手同樣在調整炮彈軌迹。在大氣稀薄的高空,處于大迎角倒飛狀态的su-27m2仍然有足夠的航向穩定性,連續打出兩個标準十五發點射,龍雲還是成功将三四枚炮彈釘到了目标身上,幹淨利落的解決了戰鬥。
發動一場快節奏追殺,用gsh-301搞定對手。龍雲接下來并無一絲遲疑、而是立即前推節流閥并滾轉改平。
gci數據刷新完畢,他連确認擊墜的一分店空閑都沒,眼下最值得對付的目标就在天邊發出召喚,扔完巡航導彈跑路的b-52轟炸機還沒走遠,好幾道聖誕節烤鵝般的大菜就在眼前,此時不追,更待何時?
掃射解決最後一架攔路敵機,顧慮導彈存量而僅僅使用航炮,龍雲掃視武器挂載顯示,紅色十七号現在還有四枚r-73m挂在機翼最外側挂點和翼尖挂架上,其他挂點、包括複合挂架上的r-77/r-77p已經用掉一半,這些彈藥,差不多可以保障追殺行動的順利進行,至于能取得多少戰績,就得看美國人肯派多少炮灰來奉陪了。
打定主意要追殺一波b-52h轟炸機,接下來的遠東天空,戰鬥節奏就完全超出了美國人的意料。
一架孤零零的“側衛”,行動方式疑似俄國國土防空軍戰機,由美軍指揮人員掌握實權的本州(北)防空司令部應對并無不妥,兩架f-15c派出去之後卻接連遭遇不測,這本應引起指揮人員的高度警覺,然而多少天來,類似的一些空戰場面已經發生了好幾次,“恐懼疲勞”的usaf差不多就将其當做又一次“狼來了”的無聊事件。
基于這種考慮,按照一般空情的處理流程,指揮起來有點無精打采的上校呼叫一下前沿節點、傳令“勞亞”自行斟酌當面空情、便宜從事,反正隻要能維持空中走廊的相對安全、保障幾架b-52h順利脫離戰區,其他事情那委實都是次要的。(未完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