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問題,駕駛tu-22m3遠程奔襲的紅海軍飛行員們不知道,坐鎮伊爾庫茨克的遠東戰區總司令部也不知道,或者說這其實就是一個需要随機應變的事,真正決定轟炸機突防性質的人,正是駕機趕往出發陣位的龍雲。零點看書
從戰鬥猝然發生、然後倉促終止的北方空域抽身,駕駛内油還算充裕的白色二十号與近衛第317轟炸機航空團彙合,龍雲現在的計劃很簡單,按照出發前看到的戰役規劃材料,紅海軍太平洋艦隊所轄的五個tu-22m3轟炸機團幾乎就是傾巢出動,不過出于留有後手的考慮,一場遠海較量中,總司令部方面的考慮是最多投入三個轟炸機團實施空中打擊。
三個轟炸機團,六七十架遠程超音速轟炸機,陣容堪稱龐大。
不過看眼下這情形,既然無法對頻繁機動的美國航母戰鬥群實施精确定位,所有戰機一擁而上、萬彈齊發的場面就不可能出現,紅海軍隻能謹慎的一個團、一個團突擊,雖然避免了“所有籌碼都押在一起”的風險,卻無法形成壓倒性的火力密度。
事實如此,不過……
想到這兒,座艙裏迎着初升朝陽飛行,年輕人在呼吸面罩後微微一笑,就好像是在對自己的計劃充滿信心。
不知道美國人的艦隊在哪?
這個問題,就讓維克托*雷澤諾夫來解決吧!
前飛接敵過程中,龍雲始終都能接到“魯斯蘭”的無線電訊号。那架尺寸龐大、機内空間極其寬裕的an-124b幾乎被iapo改裝成了空中指揮平台。通過加密頻道廣播空情訊息。這種目标在戰場上應該是十分明顯、也容易遭到敵方攻擊,不過看眼下這情形,北約在遠東瀕海的空中力量已經明顯居于弱勢,即使“魯斯蘭”大搖大擺的在天空中巡曳,美國人也沒隻能幹看着沒轍。
“戰場指揮控制平台”,這種在平行世界裏還挺時興的東西,在兩大陣營基本上就是指預警機這一種機型。
不過,以紅色帝國武裝力量的作戰模式來說。和其他大規模戰役行動一樣,今天的遠東海空中也沒見到a-50的身影;沒有預警機出沒,卻有一個空中廣播樣的輻射源在,大功率輻射信号讓自衛隊、駐日美軍的電子監測體系感到十分迷茫,美國人甚至猜測俄國佬摸索出了一套新的作戰體系,這一推斷自然也發送到了u.s.navy的航母戰鬥群指揮中心,卻隻能和雪片般飛來的其他情報一樣被暫時無視。
大敵當前,剛剛進行過一場矛與盾的較量,擊墜了全部“王魚”的美國海軍仍然精神緊張,俄國人的偵察機在到處活動。雙方的較量顯然才剛剛開始!
轟炸機與截擊機的對抗,理論上的推演結果。往往會和戰場上的實際情形有極大差别,合衆國的海軍将領們現在面對的就是這樣一幅局面,對所謂“俄國人毫無機會”的狗屁不通分析,久經沙場的指揮官、參謀們自然不屑一顧,而是如臨大敵般指示艦隊外層巡邏機主動出擊,驅離任何試圖越過防空圈的俄國偵察機。
用f-14和aim-54的“黃金組合”對抗蘇聯遠程轟炸機與空射反艦導彈,這個問題,可不是一個簡單的紙上計算能搞定的。
七百公裏發現敵蹤,緊急起飛二十四架“雄貓”,在距離艦隊三百公裏外的空域攔截轟炸機群,一百四十四枚aim-54“不死鳥”,理論上可以消滅多達一百一十五個空中目标,不論是轟炸機、還是小飛機一樣的空射反艦導彈都能應付;照此計算,一個編制在二十二架左右、挂載ksr-5的蘇聯轟炸機團絕對無法突破f-14的攔截,即使少數漏網者有機會發射導彈,也會被紛至沓來的“不死鳥”導彈擊毀。
理論分析如此,倘若事實果真如此,那美國人的航母戰鬥群簡直就可以說是“刀槍不入”,中層an/spy-1“宙斯盾”與日m-66“标準”的組合都會成爲一種擺設,内層的“海麻雀”、“密集陣”就更排不上用場。
但是實際上呢,這世界上會有“刀槍不入”的武器系統?
關于轟炸機與截擊機的死亡之舞,紙面計算的結果并不會讓u.s.navy陷入自我陶醉,頭腦清醒的指揮官都知道,那隻是一場活動書櫃們的千秋大夢。
最起碼的,俄國佬絕對不會腦殘到這種程度,派出一個沒有前導、護航機的“逆火”轟炸機團來堂堂正正的突防一個單航母戰鬥群;隻要出擊的“逆火”多于一個團,不管是齊頭并進、還是依次來襲,單艘航空母艦上的f-14“雄貓”機隊都無法完美應戰,不論武器數量、還是戰術安排上都做不到。
一個簡單之極的例子,假如俄國人先後派出兩個團的“逆火”,用前面一個團“填海”、誘發航母放出兩個vf中隊的f-14升空攔截——對一艘正常執行任務的航空母艦來說,這就是艦上所有的“雄貓”,那麽,伊萬們的一個轟炸機團固然是變成了炮灰,但是後面跟進的一個團又怎麽處理,打光了“不死鳥”、内油也因爲一場超音速奔襲而消耗殆盡的“雄貓”又要如何應付?
當然,有人肯定會說“‘雄貓’沒油沒彈了也無所謂,航母上還有兩個vfa中隊的‘大黃蜂’”,不過那種挂滿導彈後幾乎沒法超音速的東西嘛……
f/a-18c/d/e/f,美國人爲什麽一點都不喜歡這東西上航母,說白了,在平行世界的一九九六年,蘇聯海空力量對u.s.navy的航母戰鬥群威脅很大,而“大黃蜂”、“超級大黃蜂”恰恰是一種無法有效攔截“逆火”的多用途戰鬥機。
和f-14“雄貓”相比,“大黃蜂”在挂彈後飛行性能變差,高速能力進一步惡化,在需要分秒必争的攻防攔截戰中很難及時進入陣位;除此之外,f/a-18e/f挂載的空空導彈,射程最遠的aim-120b也不到七十公裏,這個數字比aim-54縮水了一半還多,這意味着要想攔射同一個目标,“大黃蜂”還需要比“雄貓”更靠前一些,無形中又延長了從彈射起飛到開火攔截的時間。
“時間”,是的就是時間,在兩個超級大國的航母攻防戰中始終是一個關鍵因素。
經由這一關鍵因素,還可以延伸出另一個關鍵變量——“距離”,紅色帝國的努力方向就在于此,一方面裝備kh-22、ksr-5這些遠射程的空對艦導彈,另一方面裝備速度更快的tu-22m3轟炸機,就是爲了在敵方發覺空中攻勢之後,盡早将導彈都打出去。
至于後面的反導大戰,那就是美國人需要頭疼的事,tu-22m3編隊在導彈發射後立即脫離,回基地補充休整之後就可以再來。
單純依賴截擊機防禦空射反艦導彈,這種戰術并不可靠,正因爲美蘇雙方都清楚這一事實,u.s.navy才會不惜代價發展艦載“宙斯盾”防空系統,用來在艦隊外層防空圈攔截不力、甚至由于惡劣海況、意外事故等情況而無法放飛足夠數量f-14時用以自保,日m-66“标準”用來對抗戰鬥機、戰術攻擊機還有一點勉強,但是打“王魚”、“沙箱”之類大變态還是綽綽有餘的。
當然,防禦一方層層攔截,進攻者也不會無動于衷,紅海軍的對策除了發展一支遠洋海軍、擴充艦載航空兵實力以外,也開發了kh-15之類射程更近、挂載負荷和突防能力卻有很大提高的新一代空射反艦導彈。
艦載機護航,遠程轟炸機前出,對抗美國海軍的“雄貓”與“宙斯盾”,兩個超級大國遠洋艦隊的一場海空對抗就是如此繁亂,方方面面的情況錯綜複雜,艦隊指揮官的決斷,和一線軍人的努力,任何一個不起眼的細節,都可能在某個看似尋常的一瞬間打破平衡,進而決定較量的勝負。
情形大緻如此,對駕機一路向東的龍雲來說,能不能占住這個關鍵點,就要看他接下來的作戰發揮如何。
“側衛”再度來襲,發出第一響警訊的,自然還是美國海軍的e-2c“鷹眼”。
就在僅僅二十分鍾之前,在攔截來襲“逆火”與反艦導彈的亂戰中,徘徊在艦隊西北方向的e-2c預警機,忙于指揮vf-21與vf-122迎擊“王魚”,同時顧慮自身安全,也不可能一直緊盯着天空中的俄國戰機,無暇分兵的美國人放跑了轉戰南方的白色二十号。
就這樣,等一場導彈攔截戰塵埃落定、艦隊空中威脅暫時解除時,“白色死神”的蹤迹也已經完全消失。(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