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當下局面而言,日本北方的海空戰鬥如火如荼,眼見共産國家一方就将取得決定性優勢,此前剛剛在高加索、中東蒙受沉重打擊的合衆國雖然亟需修養,前線作戰部隊也需要人員裝備的補充和休整時間,總統與幕僚才會批準了軍方制訂的拖延計劃,一方面以自衛隊作爲炮灰,消耗、遲滞俄國人的攻擊力量,另一方面則抓緊時間收縮戰線,在西歐、中東兩個方向維持必要的兵力,确保美軍能夠在遠東方向集結足夠力量,用來發動一場旨在“穩定戰局”的大規模攻勢。
所謂“穩定戰線”,眼下看來似乎還是一種杞人憂天,合衆國的将軍們卻十分擔心。
結合最近的戰況分析,雖然雙方較量還局限在海空層面,但如果日本在北極熊的持續海空壓力下崩潰、繼而被伊萬們登陸占領,倘若真發生這種情況,一海之隔的韓國也會陷入金家政權的攻勢中無力馳援,單憑遠東美軍,多半無法抵擋氣勢正盛的俄國人,那樣後果不堪設想,所以哪怕從避免失敗的角度來講,主動發起一場大規模攻勢也是當務之急。
想法大概如此,真在聯席會議上讨論起來,各方的一緻意見就是讓海軍來完成這個設想。
“是的,先生們!
放眼整個遠東。我想我們不得不承認。眼下發起一場陸地攻勢就是不可能、韓國人也完全不值得信任;而從天空發動攻擊。空軍的小夥子們已經在這麽做,但是效果……
唔,的确是不盡人意。
那麽,現在的問題在于,如果諸位和我的想法一緻,認爲合衆國還能夠遏制邪惡集權國家的咄咄逼人攻勢,那麽,在這一點上我們必定沒有分歧。日本、還有韓國,這條遠東戰線對我們至關重要。
如果我們繼續無所作爲,最終丢失了日本,哪怕隻是讓這個國家被俄國人炸成一片廢墟,那麽,合衆國的國際威望也會再遭重挫,然而先生們,在這兒我無需掩飾,在歐洲、中東的兩場較量以失敗而告終後,美利堅合衆國的國運已危在旦夕。我們已經無法再承受一次戰略上的重大失敗了!
先生們,你們認爲。我說的有道理嗎?”
“同意總統閣下的意見。
現在這種情況,u.s.navy應該說責無旁貸、必須立即采取行動!”
總統的發言,獲得了戰略空軍司令部參謀長的支持,這位兩鬓微白的瘦削将軍随即開口呼籲,卻很快被旁邊的一名海軍中将出言否定:
“舒伯特将軍,什麽叫‘立即采取行動’?
海軍一直在采取行動,這才是現實情形,否則俄國人的潛艇早就在太平洋到處亂竄了!
總統閣下的意見,我個人持謹慎的支持态度,但在這兒我想提出一點,合衆國的情況,現在正如第一次世界大戰的英國,除了沒有實戰意義、隻能拿來恐吓的核武器外,海軍就是遏制共産國家的最後一道屏障,我、和我的同僚們并不贊成貿然投入航母戰鬥群,去襲擊俄國人的瀕海區域。”
“哦,詹姆斯*理查德森中将的話,可以代表敝人的立場。”
身爲美國第六艦隊高級将領,也是新晉升的一名艦隊副司令,安然坐在靠背椅上的約翰*勞倫斯海軍中将喉頭微動,挺平靜的說出一番考慮:
“我也關注過遠東戰局,對此有一點了解。
總而言之,在戰略上居于被動态勢時,如果諸位能夠頭腦清醒的看到,合衆國的海上力量仍然具有一定程度的優勢,那麽在這種情況下,我個人贊同前沿部署、給俄國人制造壓力,但是并不贊成主動挑起一場遠洋決戰;哪怕俄國戰艦赴約會戰,如果沒有百分百的取勝把握,那這就是一種戰略上的冒險。”
“冒險,當然是一種冒險,勞倫斯,打仗還能算好了長命百歲?”
“——不,沒有必要冒這種風險,我建議派出一支規模龐大的航母戰鬥群,直接對越南、或者中國實施打擊!”
“什麽,又開辟一條新戰線?這不可行!
而且——而且進攻越南、中國有什麽意義,你沒看過完整的戰略分析報告?”
“不,目前還是應該以破交爲主,我認爲海軍應該……”
随着讨論開始,會場上一時間陷入混亂,面對日漸危急的遠東形勢,一向眼高于頂、開會就是決定要打誰的美軍聯合作戰會議,居然演變成了海軍和其他軍種之間的自發辯論,甚至就連海軍内部的觀點也出現分歧,面對烏煙瘴氣、一片嘈雜的會場,有點焦頭爛額的總統閣下在椅子上悶聲不吭,直到現場慢慢安靜下來才開口。
“好了,好了!
先生們,有牢騷的會後再一起說吧。
時間緊迫,我們沒空在這閉門清談,高談闊論可一點都傷不了俄國人,現在合衆國需要的不是懷疑、争吵和指責,而是堅決果斷的武裝行動;在這方面,我先開門見山地說,支持參謀長們的意見,既然從空中無法扭轉戰局,而俄國人的海軍實力并不能與合衆國相比,那不管從什麽角度來說,一場海上較量都是完全必要的。
各位先生,我今天在這兒參加會議,想提醒衆位一句,不要總是站在軍事角度思考問題,多從全局角度想想這仗要怎麽打。”
“……全局角度?”
“當然是全局角度,将軍們,不要執着于一城一地的得失!”
面對軍裝筆挺、将星閃亮的合衆國武裝力量指揮官們,對這些赳赳武夫的氣勢頗爲滿意,同時卻也覺得軍人容易一味執着于打仗,甚至沉迷其中,總統閣下沒再啰嗦其他,而是換個角度從戰略上說明合衆國的困境,讓所有在座者都不禁連連點頭,眉頭蹙起之餘,也不得不承認他說的很有道理。
所謂戰争,本質上也不過是國家間的一種博弈,哪怕這場原因不明、猝發而至的世界大戰,最終目的當然也不是要完全消滅對手——在核武時代,這恐怕就是不可能,而是尋求一種雙方實力與地緣上的新平衡。
看一看眼下的世界戰局,從開展之初的中歐潰退,到高加索的漫長拉鋸,眼下遠東方向的戰争在一天天對自由世界不利,雖然兩大陣營之間還沒分出一個勝負,然而站在合衆國角度來講,國家威望與統治能力的下滑卻是不争的事實;美元的不斷貶值,戰時體制對社會運行的幹擾破壞,這些負面影響都要用一場場勝利來充當潤滑油,但是現在,“勝利”卻是合衆國最苦求不得的稀缺品。
世界大戰的節奏,以核武作爲後盾,一方徹底失敗固然是不可能,另一方的戰略意圖當然也不在此,而在于嚴重削弱對手的戰争潛力和綜合國力,以及依附于其上的國家威望和“軟實力”。
在這方面,于國際舞台上縱橫捭阖數十年,美利堅合衆國當然心知肚明,一切作戰行動也都圍繞鞏固國家聲望來進行。
任何一個帝國,想要在世界上呼風喚雨,強大的軍事力量都是必不可少的保證,在美利堅合衆國而言,能夠全球部署的龐大海空力量,則是對外宣示軍事實力、保證美國“說話有人聽”的重中之重。
一場東西方的全面戰争,經過兩個戰場的曠日持久争鬥,u.s.army的陸地與空中力量接連在中歐、高加索遭遇重挫,軍事上的得失是一回事,最關鍵在于,政治上造成的負面影響才真正難以收拾。
一場場失利,整個西方世界、乃至全世界國家都看在眼裏,對看似不可戰勝的合衆**事力量的懷疑也日漸加深。
盟友惶惶不可終日,擔心美軍無法頂住俄國人的鐵流機海,敵對國家欣喜若狂,紛紛明投暗送接近邪惡集權國家,這樣的趨勢一旦泛濫就難以收拾,兩大陣營力量此消彼長,到時候,合衆國又拿什麽去遏制共産國家,難道真以一國之力對抗全世界?
所謂“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美國人當然不會知道這麽一句東方的古老諺語,其實這句話裏并沒什麽因果聯系,反過來說也可以:一人單挑全世界,那就是“寡助”,哪怕再英明神武,下場也就是“失道”,這種道理聚衆打架的街頭混混都明白,當了幾十年世界警察的美國又何嘗不知道?
美國的地位,要靠美軍的威懾來保證,而美軍的威懾,又要靠美國海、空軍的全球部署來保障。
哪怕爆發世界大戰,也并不會改變這一鏈條的性質。
“雖然戰局吃緊,美軍仍然足以捍衛自由世界”,務必讓敵人和盟友都确信這一點,由軍事實力、而非信念支撐起來的北大西洋條約組織才能繼續維持其存在,但要靠什麽證明,除了戰争難道還有别的?(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