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對一向喜歡惹事生非、對地緣政治并不感興趣的美**方來說,之所以能遵守華盛頓劃下的紅線、不使用韓國境内的軍事基地支持空襲行動,這與其說是一種主動收斂的戰略選擇,倒不如說是面對強悍對手的一種無奈之舉。
遠東的這一場海空較量,u.s.army雖然投入了大量兵力,加上日本、韓國兩個跟班的全部力量和俄國抗衡,然而直到目前,合衆國一方仍然居于劣勢;在雙方沒有爆發陸上決戰的情況下,自恃海空實力天下無敵的美軍卻沒能取得戰場控制權,更不要說“鐮刀”那個恐怖的天空殺手頻頻現身攪局,太平洋司令部的指揮官們在憤怒之餘也很有一些無計可施,對貿然使用駐韓美軍基地擴大戰火、甚至冒朝鮮半島大戰爆發風險的計劃,自然也就格外提不起一點精神。
說白了,在戰火正旺時進一步拉長戰線,本來就是優勢一方的專利,俄國佬在遠東開戰就是這種戰略原則的體現,現在既然已經窮于應付,俄國人還沒策動北韓南下發難,難道合衆國還要主動去捅那個馬蜂窩?
不行,當然不行,這種設想完全就是一種愚蠢的選擇!
伴随戰争車輪的無情碾壓,敵人的陣營開始出現裂痕,茫茫大海的另一邊,維克托*雷澤諾夫的戰争旅程卻是另一幅情形。
緊張戰鬥之餘,他應付的第一件事。就是座機的發動機喘振問題。
就在首次參與南方天空的戰鬥之後。龍雲的白色二十号su-27m2雖然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有驚無險的降落在捷爾内伊西側的野戰基地跑道上,然而戰鬥中遭遇的一場空中險情卻讓他心有餘悸。
想想當時的情形,如果戰機真的失去了一側動力,天上的空自戰鬥機數量衆多,哪怕他動用超能力都未必能從重圍中脫身,更不要說加速甩脫後面的追擊者;至于發動機喘振、工作狀态的不正常,戰機降落後請iapo派駐的工程師來一起研究,工程人員聽過了龍雲的描述。又使用設備讀取了白色二十号的飛行數據記錄,就在第二天給出結論,認爲維克托*雷澤諾夫中将的判斷基本正确。
發動機與戰機進氣道不匹配,出現在su-27系列戰機身上是有一點意外,不過對全新設計、爲安裝更大推力引擎而重新設計了進氣道的m2型機來說,正常飛行狀态下并不會有什麽問題,至于龍雲當時遭遇的險情,是由于在迎角過大、大幅側滑的同時猛然增加發動機噴油量,湧入燃燒室的油料一下子太多,核心機的工作狀态随之驟變。進而受到了強烈變化的進氣亂流影響而發生喘振。
情況大緻如此,具體的定量分析一時半會兒還搞不定。但總而言之,要避免這種情況倒也簡單,技術人員向中将同志報告後就提出一個建議,在m2型機的飛控系統中新增一段代碼、暫時屏蔽這一段飛行姿态。
對技術人員的建議,在這一方面并非内行的龍雲當然點頭稱是:
“哦……應該可以,直接在飛控裏禁止進入這種狀态,是一個不錯的辦法,畢竟這種姿态在格鬥中都很少出現,不會影響戰鬥力。
不過,我還有一個問題,如果情況真的需要進入這種飛行姿态,加入我不加大引擎推力——哦、好吧,這當然不可能,那樣的話高度掉的會非常厲害,我的意思是說,這個姿态限制也和迎角限制功能一樣,我可以手動選擇,必要的時候可以關閉,是嗎?”
“是的,将軍同志!
如果确有必要,隻要關閉面闆上的‘飛控指令校正’,就可以很容易的作出一個類似動作。”
“那很好,哈哈!就拜托諸位趕緊設置一下,否則總歸是個隐患。”
一番讨論研究,弄清楚了發動機工作異常的原因,龍雲從檢修白色二十号的臨時機庫中離開,轉而到另外一座機庫裏。
在第239殲擊機航空團、或者說整個第210航空師駐紮的幾座前進基地,出于支持維克托*雷澤諾夫同志作戰的需要,第十航空軍提供的場站保障條件都很不錯,雖然規模不能和其他航空師、甚至航空團相比,239團一共才有不到十架飛機,但基地裏爲su-27、迷g-29系列戰機配套的車輛、設備和人員倒十分齊整,不僅可以完成蘇霍伊戰機的保障工作,從米格設計局派來的一些人員也在附近基地忙碌,專門伺候那兩架經過一次全面改裝、需要時不時保養吸波塗層的迷g-29n戰鬥機。
除了迷g-29n,239團最近得到的戰鬥機補充,也包括另外一架維克托*雷澤諾夫的老朋友、老座駕。
“白色二十号”,最先采用這一塗裝方案的su-27s,龍雲此前在黑海大戰時征用自第224殲擊機航空團的一架重型戰鬥機,後來更按照他的授意而兩次瘋狂減重,還自作主張賦予了一個“su-27p42”的新編号,現在,這架曾經承載着紅空軍頭号王牌叱咤長空的戰鷹就靜靜蟄伏在燈火闌珊的前進基地機庫裏,時刻等待主人的召喚。
不遠萬裏送來戰機,是對“死神”的一種支持,不過對龍雲來說,他來到機庫裏也就是爲了和老朋友見一個面,真要說駕駛這架最初的“白色二十号”出擊,事易時移,現在恐怕就不是太合适了。
說起來,一架沒有雷達的減重版su-27s,哪怕在精英飛行員組成的239團,除了維克托*雷澤諾夫以外,旁人大概也沒法運用娴熟吧?
基于這一考慮,su-27p42還是由他龍雲來駕馭才最合适。
但另一方面,有m2型機作比較,現在看來這架飛機……總體上還是太重了一點。
親手規劃過su-27s戰機的兩**減重計劃,對這一款尺寸龐大、使用空重達到十六點八噸的雙發重型戰鬥機進行精簡,外形上改變不大、隻是少了一些結構的su-27p42,使用空重壓低到了幾乎不可思議的十四點六噸;這個數字,相比su-27s/p、甚至su-27m都很有優勢,但是和m2型的十五點六噸相比,優勢就一點都不突出。
非但如此,m2型與p42型相比,尺寸更小的前者是比後者重了一噸不假,卻安裝有n011雷達及火控系統,強化的機體結構也完全消除了“跨音速陷阱”,進氣道格栅、減速傘和空中加油系統都一個不少,單純比較兩者的使用空重本來就意義不大。
除此之外,兩種戰機的引擎也不一樣,al-31f-m2的推力和安裝重量都比al-31f高,這樣算下來的話,空重占優的p42型機,推重比反而低于全狀态的m2型。
推重比更高,同時還有一整套完善的火力控制系統,能夠遂行從bvr到2這麽一種秘密武器,龍雲當然不會再輕易駕駛su-27p42出擊,何況在海上戰鬥頻繁、有利于戰機使用雷達作戰的遠東,拆了雷達的p42型劣勢明顯,不經過超視距直接進格鬥并非一種明智之舉。
基于這些考慮,和機械師一起檢查過長途轉場的白色二十号su-27p42,龍雲就把這架戰機交付到團裏,作爲一架後備機來暫時封存。
對白色二十号su-27p42的安排,雖然龍雲覺得,正如沙場老兵的完美結局一樣,一架戰機最好的歸宿應該是烈火硝煙的浩瀚長空、而不是落滿塵土的戰備機庫,不過在接收飛機的時候,國防委員會的下屬機構還發來過一封申請函,準備在“适當時機”收藏這架vvs頭号王牌的座機,和此前收藏的紅色十三号迷g-29一起陳列在剛剛開始籌備、準備戰後動工興建的“世界大戰紀念館”。
對這個請求,龍雲還有一點不好意思,不過他再想想也就心下釋然。
可不是,和現實世界裏的情況不一樣,他在這兒的活動身份是維克托*雷澤諾夫,一名擊墜數字越過二百大關的超級空中殺手。
“累計戰績二百零三架”,這樣的成績,遠遠超過了二戰時的蘇聯頭号王牌飛行員伊萬*尼基托維奇*闊日杜布,眼下戰争還沒結束,“高加索死神”的名号卻已在全世界聲名遠揚,把這樣一位傳奇般人物的座機陳列到紀念館、博物館裏,也不僅僅是爲了讓人們銘記英雄,更是爲了記錄這一段波瀾壯闊的戰争曆史。
同類相殘的戰争,本身自然是一場全人類的悲劇,然而放眼曆史長河,又何嘗不是充滿信仰與勇氣、犧牲與信念的深刻記憶?
戰争,本身注定殘酷,卻往往會映照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精神光輝,也許這就是它的另一面,雖然對血灑疆場的雙方陣亡者來說,永遠都等不到戰争終于化爲曆史、蓋棺論定功過是非的那一天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