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遠東的戰略态勢,隔海對峙的戰役環境對vvs提出了新的挑戰,習慣于輔佐陸軍碾壓一切強敵的紅空軍必須做好準備,才能在一場自己唱主角的戰争中擔當大任。
訓練準備已經就緒,天空中的金屬巨鳥分成了兩支力量,一方在地面導引支持下做好應戰準備,另一方則很快與“戰線”後方的a-50預警機取得聯絡,建立了數據鏈通信之後,就按照指揮中心的部署前進接敵,以一種非傳統的主動進攻方式,對友軍扮演的防禦一方發動迅猛的空中襲擊。
天空中爆發的一場“戰鬥”,态勢與紅空軍以往的戰鬥形勢頗爲類似。
然而這一次,參加對抗演練的飛行員、和地面指揮中心的負責人,關注的重點卻已經改變,所有人更加關心的對抗一方,已經從負責防禦的gci導引機隊,變成了預警機指揮的另一支戰鬥機力量。
爆發在遠東方向的戰鬥,受到海洋橫亘的戰場環境限制,很顯然,vvs不可能在浩瀚海洋上得到方便的地面導引、或者地面防空火力支持;在沖突爆發時,紅色帝國的進攻矛頭就必須另辟蹊徑,采取最合适的戰術去打擊敵人,或者說,在某種程度上采用一些北約空軍的戰法戰術。
置身于su-27m2戰機座艙中,透過綠瑩瑩的平顯觀察前方,空速指示在八百千米左右。龍雲娴熟的操控戰機緊跟編隊。一邊通過儀表盤上的多功能顯示器觀察空情。
和滿眼圓形儀表、讓人眼花缭亂的su-27s相比。su-27m戰機的座艙現代化程度明顯更高,當然距離所謂“玻璃座艙”還有不少距離,一左一右兩台多功能顯示屏,左邊以疊加方式顯示座機飛行狀态,右邊則是疊加了導航、雷達掃描信息的動态地圖顯示,綜合展示的高亮度顯示屏,的确便于飛行員快速觀察,結合空情與本機狀态。就可以迅速作出下一步的行動決策。
當然,呈現在眼前的現代化座艙布置,隻是su-27m先進性的某一方面,隐藏在儀表闆後的n011雷達及配套的火力控制系統同樣進步不小,這一點,從su-27m具備發射r-77型主動雷達制導導彈的能力上就可以看出來。
“各機注意,一号、五号轉向左側,其餘各機轉向右側;留心觀察空情,利用數據鏈信息确定每一批導彈的發射時機!”
“一号收到,明白!”
“五号收到。數據鏈接收确認中,完畢!”
伴随帶隊長機的命令。晴空中列隊向前的幾架灰白色迷彩戰機很快進入側轉,互相之間拉開一定距離,同時憑借機載通信系統保持聯絡。
與此同時,天邊來敵已經現出身形,雷達天線的掃描信号進入了r很快将偵測到的信号方位上傳到後方的a-50預警機;湛藍無雲的寒冷蒼空中,橫向飛行的大型預警機正在萬米高度巡航,控制台前的戰場調度人員很快行動起來,按照大規模接戰的典型指揮方式,在有意延遲了一段時間後,才發送命令到對應的帶隊長機。
在今天這場對抗演練中,作爲攻擊一方的飛行員,龍雲的超卓戰力并未立即發揮作用。
和一般人想象的天空激戰不同,現在戰争中的大規模空戰,作戰樣式早就脫離了近距離的亡命厮殺,在眼下這一場對抗中就更是如此。
駕機巡曳蒼穹,向遠方天空中看不見的預定空域加速飛行,哪怕視線裏沒有一架敵機的蹤影,濃濃的戰争氛圍卻已經在座艙裏彌漫開來;此時此刻,就在飛行員眼前,多功能顯示屏上的目标位置,每隔幾秒鍾就會全部刷新一次數據,工作在tws模式的n011雷達,平闆縫陣天線正間斷指向預警機下鏈的目标,嘗試進入穩定的跟蹤掃描。
對抗中,雙方都力圖占據對自己有利的陣位,幾架轉向右側的su-27m開啓加力一路爬升,進入超音速狀态準備發射中距導彈。
而在戰線的另一側,另外兩架灰白色迷彩戰機則以低速進入小角度俯沖,繼而在一千米左右的高度疾速飛行;這樣做,一方面避開可能有的敵方預警機,另一方面借助地物雜波縮減敵機雷達的探測距離,在有數據鏈通信保障的前提下,還可以抓住稍縱即逝的機會,從低空發動毫無征兆的突襲。
随着戰機加速前沖,顯示屏上的敵機位置也越來越近,在火控系統輔助下,四架su-27m按兩批次導彈的發射原則,先後完成目标鎖定,并依次“發射”了八枚r-77主動雷達制導導彈。
電鈕按下,卻不見細長标槍拖煙疾飛,畢竟這隻是一場虛拟的空中對抗。
在這場虛拟較量中,超視距導彈的作戰效果,并不是通過實際發射一枚枚導彈來取得,而是通過機載火控系統與地面指揮中心的處理設備自動完成計算,判斷出載機“發射”的導彈最終是否命中。
間隔五秒鍾發射兩批次r-77之後,編隊左側兩架戰機就開始脫離既有航線,在天空中劃出兩道半徑超大的弧形航迹,保持超音速狀态做了一個中等過載的爬升盤旋,準備進入下一輪超視距攻擊;和轉向脫離的戰機不同,發射導彈後繼續爲其提供中段導引,另外兩架su-27m則立即收小油門、利用垂尾方向舵減速,繼而根據rwr告警提示進入連續蛇形機動,一邊開啓電子幹擾去對抗敵機的雷達鎖定。
主動彈參與的超視距戰鬥,一開始的對抗,就是在機載雷達與敵機之間進行。
真實空戰中,拖着明亮尾焰劃破天空,一枚枚去勢淩厲的arhm看似殺氣騰騰,其實往往要依賴載機的中段導引;一旦載機雷達脫鎖、火控系統無從修正參數,慣性導引模式的空空導彈就退化成了無控火箭,威脅程度也就大大下降。雖然說,現代超視距導彈都會有若幹條預設彈道,即使失去載機指令,也不至于在空中徑直狂奔,然而一成不變的設計自然難以應付千變萬化的空戰态勢,戰機與導彈之間的鬥法,便是在發射的前一刻就已經開始。
連續無規則機動,大半徑徑向側轉,适時抛灑雷達幹擾箔條,乃至使用一些電子幹擾措施,所有這一切的目的都是爲了迷惑來襲導彈,或者更保險一點,争取在敵機開火前後迷惑它的火控系統,讓導彈無從追殺而來!
置身于超視距接戰的混亂天空中,浩瀚的湛藍背景下,隻有十架左右的重型戰機在鬥轉騰挪,敵我情形似乎就是一片分明。
可是在地面指揮中心看來,這一場虛拟了攻守雙方的戰術演練,場面卻要比實實在在的十架su-27m複雜得多——按照對抗設定,防禦一方的任務目标,是組成稀疏的戰鬥機攔截線,同時留有一定數量的機動兵力,力求将攻擊一方屏蔽在目标地域之外;而進攻一方的任務目标,則是掩護攻擊機到達預定陣位,對防禦方的地面目标實施空中打擊,此外如有餘力,也可以嘗試殲滅對手的攔截機隊。
這樣的一種演習劇本,在紅空軍的訓練體系裏其實很常見,但是和往常的對抗演練不盡相同的是,今天扮演vvs的一方,已經從防禦者變成了進攻者。
關于對抗的規則設定,駕馭座機進入大半徑側轉的龍雲一清二楚,眼下他的操控也非常簡單明了,就是在指揮中心的調度下迂回接敵;與臨時搭伴的僚機一起轉彎、加速,遠離了繼續向前沖擊的另外兩架蘇霍伊戰機,按照雷達告警儀的靜默“提示”,他們已遠遠飛離了敵方導彈的攻擊包線,然而這時徑自前出的戰友們卻一馬當先,晴空中的近距離厮殺也在下一刻就驟然爆發。
主動彈對主動彈,單看這一條對抗設定,正帶領僚機持續爬升加速、準備第二批次超視距攻擊的龍雲就能想到,對面天空中的一批戰友,他們此刻所扮演的并不是日本航空自衛隊,而是同樣裝備有arhm的駐日美軍戰鬥機部隊。
至于說,在戰争迫在眉睫之時,也許美國人會武裝昔日的手下敗将,把航空自衛隊的f-15j們都升級到能發射aim-120b的水準?
想到這兒,龍雲在座艙裏搖了搖頭,這當然隻是一種鏡花水月般的幻想。
空中的亂戰,對重新占位的龍雲雙機來說,暫時還隻是視線之外的突發事件;按照a-50預警機轉發的指揮命令,同時評估一下當前空情,兩架淩空疾飛的灰白色戰機就立即轉至方位七零,連續“發射”一批次共計四枚r-77,借助飛行高度與速度的優勢壓迫迎面敵機,打消對手沖上來攔截vvs攻擊機的念頭。(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