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戰結束後很快走上與北約對峙的道路,經曆過早期的1143型“基輔”、“明斯克”等載機艦的技術儲備與探索,蘇聯在完成型“第比利斯”、型“瓦良格”這兩艘常規動力航母之後就開始了新一代核動力航母的建造工程,在大戰爆發前已經完成了首艦“克裏姆林”号,并進入紅海軍北方艦隊服役。
至于接下來的二号艦,就是他之前參觀的“阿拉木圖”号,還在船塢裏進行艦體施工、或者說充當吸引火力的道具。
“阿拉木圖”号的情況,龍雲是在參觀船廠的時候才知道。
沒辦法,作爲航空母艦也好,海軍的其他大型水面艦艇也好,都不是三五天可以建成;一旦戰争爆發,指望新建造的艦艇去戰勝對手是完全不現實,更不要說是在強度高、節奏快的現代戰争模式下。自從這一場世界大戰拉開帷幕,尼古拉耶夫市就一直沒少受北約空軍的襲擾,現在更是變本加厲,幾乎每天都會遭到大批攻擊機、或者巡航導彈的遠程攻擊。
面對北約的大舉空襲,在蘇聯全自動防空攔截網的嚴密保護下,包括黑海造船廠在内的幾家大型船廠還沒有受到特别嚴重的破壞;但是影響生産工期、導緻艦船交付時間的拖延,那恐怕就是無法避免的。
帶着心裏的幾分感慨,龍雲駕駛戰機在掠過尼古拉耶夫市後一路向西。
随着整個編隊保持既定航向飛行了一段時間。逐漸脫離降雨區的su-27機隊在無線電導引下繞着敖德薩做了一個大半徑的盤旋。然後就迎着漸起的風雨疾速爬升而去。藍灰色的身影很快消逝在南方的灰色天空中。
風雨飄搖的黑海之上,戰鬥的節奏是急促而狂暴的。
在陰雨連綿的惡劣天氣遮蔽下,不論是部署在黑海沿岸的蘇聯地面警戒雷達、還是盤旋在戰區後方的北約預警機,都無法全面掌控浩瀚天空中敵我雙方的一舉一動;原本由于雷達的使用而近乎一覽無餘的空中作戰态勢,也因爲這一場暴風雨而蒙上了厚重的面紗,讓接戰雙方的行動都變得更加混亂。
駕駛身形龐大、挂滿導彈的su-27戰機一路加速爬升、穿出雲層,今天224團的任務仍然不是直接和當面襲來的北約戰機厮殺,而是分散成若幹個多機編隊在戰線附近巡航。
在gci的空情導引提示下。這些塗着大紅色五角星的蘇霍伊戰機行動非常活躍,時而爬升脫離風雨肆虐的低空、時而俯沖鑽進綿密的降水雲團,在戰線北側的大片空域中頻繁出沒。這樣做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使用性能相對較好的n001雷達探測前方的大片空域,一方面爲附近“摸黑”作戰的友軍戰機提供空情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補充地面雷達和預警機的探測盲區,防止北約戰機利用天氣掩護搞滲透偷襲的老把戲。
這種遊弋索敵的作戰方式,對飛行員的壓力并不算大;受限于戰機與地面導引台站之間的通信能力,224團的su-27也不能離開海岸線太遠,他們隻是遠遠監控前方風雨交加的接戰空域。在有機會時才加入戰團果斷出手,打擊一下四處亂竄的北約戰機。
對紅空軍的頭号王牌來說。能夠适應這樣的作戰方式嗎?
龍雲的回答是肯定的。
駕駛剛剛從團裏拿到手、卻已經基本摸清脾氣的白色二十号su-27s,緊跟側前方的友軍戰機巡曳天空,眼見雷達上的大片雜亂回波之中又有若幹目标在閃爍,龍雲一邊切換雷達掃描模式、盡量避開降雨的回波噪聲,一邊在心裏盤算今天的作戰計劃。
之前看到克格勃送來的絕密情報,對美國人接下來的打算早有預料,如今他才會駕駛挂滿導彈的su-27s在224團戰機編隊中伺機而動,等待必然要來的作戰機會。
面對前方天空中的北約戰機,龍雲當然很有沖上去大開殺戒的一種想法;但是想法歸想法,之前剛剛經曆過驚險十足的黑海遭遇戰,也很清楚單槍匹馬在滂沱大雨中追殺敵機是何等魯莽,這一次他并沒有再逞能出擊,而是緊密跟随其他戰機的步調進入小角度俯沖、同時向指揮中心傳送目标信息,在一路接近到距離目标不足八千米時,才先後發射了機腹中線挂架上的兩枚r-27t導彈。
雨中的空戰,對其中任何一方都是非常危險的。
在暗淡迷蒙的天空中保持超低空飛行,美國空軍“戰隼”聯隊第15中隊的四架f-16c戰機一直沒有收到後方發來的空情通報,在雲層上巡航的“大黃蜂”戰機也沒有及時發現低空的威脅,于是他們立即陷入了被尾追攻擊的險境中。
帶領這一小隊“戰隼”的空軍上尉斯班瑟,剛剛從rwr告警中察覺到危險正在迫近,之前他們中隊已經遭遇過一波米格機的攔截、經過一番混戰而互相失去了聯系。
座艙裏驟然響起的“嘟嘟”告警聲,讓正在嘗試和“櫃台”恢複通信的他一下子寒毛直豎,這時候天空中的能見度非常差,他努力沿着雷達告警指示的方位看去、卻怎麽也找不到對手的影子,照射自己的俄國戰機到底在哪兒?
視線中仍然是一片模糊的灰色,顧不得再想那麽多,斯班瑟立刻在無線電裏提醒自己的僚機,讓他緊跟自己的步調實施機動規避,同時咬一咬牙扳動電鈕,在之前剛剛抛棄副油箱的基礎上,又扔掉了機翼挂架上的兩枚agm-88“哈姆”反輻射導彈。
作爲在機隊中擔負電子壓制任務的戰機,斯班瑟很清楚他們現在已經沒可能抵近海岸線發動攻擊,再說這種鬼天氣裏,反輻射接收機也不怎麽好使,沉重的“哈姆”除了增添累贅之外并無用處!(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