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僅僅描述這種導引方式的工作原理,所謂的“反輻射導引”,也就是依靠敵機機載雷達、通信設備發射的電磁信号進行歸向,這種簡單明了的制導方式不需要載機提供任何目标照射,初看起來似乎是非常強大。
在戰場上執行任務的時候,戰鬥機在大多數情況下都需要使用機載雷達,或者使用無線電設備保持聯絡;而隻要敵機機載雷達一開機、或者使用無線電通信,反輻射空空導彈的自導頭就有可能在極遠的距離、事實上往往是超過導彈自身射程的距離上截獲目标,在發射之前即可完成目标鎖定工作,一旦發射就立即進入歸向攻擊。
而且從另一方面來說,戰鬥機的雷達輻射信号都是向前方發射,這意味着越是迎頭接近的敵機,雷達輻射信号也就越明顯,所以反輻射空空導彈非常适合迎頭攔射——或者更确切的講,也隻有在迎頭攔射情況下才能充分發揮作用。
好吧,既然反輻射導引的空空導彈,無論制導方式、還是接戰模式都和主動彈頗爲類似,那麽爲什麽這種導彈的種類卻如此稀少,事實上除了蘇聯的r-27p以外,其他國家并沒有研發裝備類似的反輻射導彈呢?
這是因爲“反輻射導引”這種制導方式,存在一個與生俱來的嚴重缺陷:導引精度不高。
要說清楚反輻射導引方式的固有缺陷,其實也并不難解釋。
首先。可以對比一下“反輻射制導導彈”與“半主動雷達制導導彈”、“主動雷達制導導彈”:雖然三種導彈都是利用電磁信号進行歸向導引。但是後兩者自導頭接收的電磁信号是載機、或者自身雷達發射出去。又經目标反射的回波,而前者的自導頭接收的是敵機機載雷達、通信系統的電磁輻射直射波。
這種并非原則性、也很好理解的區别,反映在導彈的歸向導引上卻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因爲作爲“半主動彈”也好、“主動彈”也好,既然是接收己方雷達的目标反射波,導彈就可以在發射前與機載雷達、或彈載雷達完成信号協調、也就是進行信号“對齊”或“匹配”;這樣一來,打出去的導彈任務就比較輕松,隻需要按照協調好的信号參數尋找回波、進入歸向一路掩殺即可。
但是反輻射彈就沒有這麽好的條件,敵機發射的電磁信号參數不可能提前知道。所以隻能準備一套展寬帶寬的接收機和處理電路、也就是說信号與電路完全“失配”,對敵機的位置探測自然不可能達到“半主動彈”、“主動彈”的那種水平。
如果打一個粗淺的比喻,對雷達制導導彈來說,目标在視野中一般呈現爲一個明亮清晰的點,或者說具有較高的測角精度;而對反輻射導彈來說,視野中的目标往往就隻是一塊邊界模糊的斑,測角精度就不可能做到很理想。
衆所周知,導彈要想命中目标,分辨出目标的準确位置是起碼的前提;如果連目标在哪兒都看得模模糊糊,那還能指望很高的命中精度麽?
正是因爲這種制導原理上的區别。使得反輻射導彈的作戰能力受到相當的限制。
就比如海灣戰争中大出風頭的harm,雖然自身技術水平較高。命中精度卻往往并不像美國人對外聲稱的那麽理想,有一部分的戰果就不是直接命中伊拉克雷達設施、而是在雷達近旁爆炸的二次毀傷效應取得。
當然,對于打擊地面固定目标的harm,這也許算不了什麽大問題;但是如果要用反輻射導引的思路設計空戰武器,反輻射制導空空導彈顯然需要有最起碼的制導精度,才能命中以數百千米、甚至數千千米時速飛行的敵機,兩者之間的難度自然不可同日而語。
别的不談,就說r-27p的若幹次定型打靶實驗結果,可以認爲其基本上隻能命中航線基本固定、電磁輻射基本穩定的目标,而隻要目标作出機動規避、或者實施電子幹擾,導彈就會出現較大的導引偏差。不僅如此,在某些測試過程中,即使目标不做任何機動或者電子幹擾,導彈也會從目标近旁“擦肩而過”,因爲兩者之間的距離大于戰鬥部起爆距離,這種情況下也沒有辦法毀傷目标。
正是因爲反輻射導彈的這種嚴重缺陷,思路上可以說是獨辟蹊徑的r-27p并沒有像r-27r、r-27t這些同門兄弟一樣大量裝備蘇聯vvs、pvo,很多一線部隊不僅從不使用這種導彈,甚至不知道有這麽一種武器的存在。
而且龍雲也很清楚,基于r-27p的實際作戰性能去分析,蘇聯軍事研究部門的普遍觀點認爲,在真實空戰中r-27p一般也隻有兩種使用策略:要麽是載機隐蔽接敵時,用來“偷襲”電磁輻射特征非常明顯的北約預警機,要麽就是在載機進入目視空戰前實施多枚齊射、起到一種“震懾”敵人的心理作用。
但是“偷襲”也好、“震懾”也罷,現在都不是龍雲的目的。
正因爲對反輻射導彈的優劣有清晰的認識,他很清楚要想用r-27p對抗“slammer”的話,必須利用現實世界的最新反輻射導引技術對其進行改進;不僅如此,受限于平行世界裏蘇聯的電子技術水平,除了程度有限的改進導彈之外,他還需要想一些設計技巧、并制定全新的空戰戰術,才能真正在一段時間内應對美國人的主動彈威脅。
經過前兩天的緊張分析和學習,基本上記住了所需的技術資料和改進方案,龍雲現在對這件事情已經有相當的把握;接下來,如何把這種技術作弊化爲現實、反映到戰場上去形成實實在在的戰鬥力,就要靠自己的行動了。(未完待續請搜索,小說更好更新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