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經有了上一次趙毋恤的篡國,再有田乞在東萊搞複國。我一旦有所行動,怎麽都不能算作是始作俑者了。”
目前,田氏已經在幹實際割據的事業,并且跟齊君頑的這一支正朔在打生打死,打從實際上就是沒有多餘的退路了。
讓田乞繼續當齊國的臣子?哪怕是他們願意,問題也要齊君頑肯接受。再來是齊君頑同意,後面還有一個智氏。
智瑤爲什麽在那麽操作齊國?除了一口吞下去會吃壞肚子之外,不就是想讓田氏也扮演爲王前驅的角色嘛。
“田氏很聰明,他們知道有人在推着田氏走到今天這一步,肯定知道了危險程度,才沒有一舉代齊,也沒有複國。”智瑤真沒有小看田氏的意思。
隻是呢?智瑤認爲田氏會按照既定劇本去走,一切隻因爲田氏不那麽做,智氏會繼續逼着田氏。
智瑤已經派夫僚秘密前往東萊。
夫僚這一次就一個任務,不管用什麽方法都讓田氏進行複國。
劇本智瑤再一次給安排了個妥妥當當,大不了就是智氏表态支持田氏在東萊複國,承諾在田氏複國後給予安全保障。
爲了達到那個目标,智瑤允許夫僚留下文字證據。
其實,證據什麽的玩意都能被銷毀,哪怕最後田氏拿出來進行公示,再是鐵證也沒什麽用,隻要智氏堅決否認的話,演變成互相扯皮是注定的事情。
“有必要的話,我不是不能親自見田乞一面……”智瑤心想。
也許會有人不懂智瑤爲什麽執着于不當那個始作俑者,其實不是什麽要不要臉的事,主要在于實力層面。
什麽意思?就是智氏的實力還不足抗衡全世界,把柄越少越容易在幹出大事之後瓦解可能出現的聯合,再來就是保證起碼的名聲可以在大事完成之後有利于進行邦交。
智瑤看着不遠處的一幫妻兒,心想:“我又不是立國了就要迎來大結局,立國之後才是事情更多的時候啊!”
當前,随着晉國和楚國的争霸落下帷幕,天下正是進入戰亂多發的歲月。
禮崩樂壞的時代已經降臨,諸侯頻繁互相征戰之下,黎庶越來越感受到戰争帶來的苦楚,即便是貴族和準貴族的日子也是一天比一天更難過。
不用智瑤去導演,列國就是紛争不止,每年都會開啓大大小小的戰事,大批大批的貴族失去自己的封地,轉爲落魄貴族之後又沒有得到其他貴族的吸納,他們想另尋出路就會開啓百家争鳴的時代。
智瑤那麽折騰齊國,不光是爲了滅掉齊國再實施占領,深層的用意簡直是太多了。
齊國再怎麽都是第一個公認的霸主,他們還是諸夏體系的頭号經濟強國,一旦齊國徹底倒下,列國必然會産生極大的警惕,研究齊國消亡的過程,産生一些反思派去嘗試改良自己的國家。
在列國的思潮泛起之前,智瑤已經在智氏内部進行引領,隻是暫時還沒有形成體系。這個也即是智瑤想要灌輸精神的原因,他目前隻在強調軍功的重要性,時機到了則會是其它步驟,比如晉國很早之前就存在的“使命”論調。
約是在晉景公那一代,晉國就有相關的“使命論”了,強調晉國有保證天下穩定的使命,不管周王室是不是願意就扛了大旗,偏偏還将不服的諸侯一一幹挺,直至遭到楚國的挑戰才讓晉國的霸業變得起起落落。
“自從‘鄢陵之戰’後,趙武率先抛棄了天命論,轉入休養生息直至士鞅才重新追求霸業。我以後少不得拾人牙慧,用軍功制配上天命論,再從武裝肉體加上鼓舞意志,玩一把席卷天下!”
智瑤的目标一直挺明确,邁步踏進的期間拾遺補缺罷了。
期間,魏駒過來拜訪,沒有提到别的,說的是過幾天就要再次踏上征程了。
“勿論事無有成,魏氏必有厚報!”魏駒覺得智瑤夠意思,自己不能沒有表示。
智瑤一副笑呵呵的模樣,還不斷點頭,表示很期待。
春播過後,魏駒離開“新田”前往“虎牢”了。
魏氏已經在智氏的牽橋搭線下成功邀請到白公勝,雙方将在宋國的“黃池”進行會盟。
不出意外的話,向巢到時候也會在場,代表宋國參加晉國與楚國的會盟。
比較有意思的是,晉國與楚國會在“黃池”會盟的消息傳出去,吳國和鄭國也放出了要在“巢”會盟的消息。
那個“巢”還是在宋國的地界,不知道吳國和鄭國有沒有得到宋國的允許?如果沒有得到宋國的允許,吳國和鄭國選擇在“巢”舉行會盟的挑釁意味就太重了。
而在春播的半個月之後,秦國的使節團繞過韓氏的地盤,走白翟的路線又穿過狐氏的封地來到“新田”出使。
等于說,秦國使節團在冰雪融化之後就立刻啓程,花了足足三個月才最終抵達目的地。他們避開韓氏的行爲太明顯,卻不知道是擔憂韓氏不允許通過,還是擔憂遭到韓氏的截殺?
這一支秦國的使節團,正使是趙伯魯,副使名叫趙稷。
一樣都是“趙”沒錯,趙稷卻是秦國正兒八經的公族,跟趙伯魯的“趙”是兩種成份。
韓庚得知有秦國的使節團抵達“新田”時,也知道了秦國使節團先去宮城谒見晉君鑿的消息。
“秦國此舉何意啊?”韓庚第一時間來找到智瑤。
說起來,晉國好幾代國君身上可是有秦國的血脈,秦國那邊也是這種情況。原因是同姓不婚,非姬姓的諸侯國就那麽幾個,夠資格跟晉國聯姻的諸侯國就更少,晉國跟秦國也就一再聯姻,以至于留下了一個“秦晉之好”的成語。
因爲多少能扯上一些血緣關系,秦國使節團抵達“新田”第一時間谒見晉君也就顯得理所當然,各有所需爲前提之下,說不定還能達成什麽友好合作的項目呢。
智瑤說道:“三家盟誓,諸侯如何不惶恐?”
其實,智瑤牽頭搞盟誓,以後要是出現了三家分晉,史學家少不得要拿三家盟誓當作分裂晉國的開端。
因爲有智瑤率先殲滅了三萬多秦軍的關系,制定西擴計劃的韓氏開局已經很好了!
韓氏偏偏在第二年折戟沉沙了一次,今年還沒有正式發兵西征,結果是秦國的使節團先抵達“新田”了。
“如若君上重提盟好之事,奈何?”韓庚問道。
晉君鑿到底還是一國之君,隻要他開口承諾了一些什麽,便是智氏、魏氏或韓氏的實力再強,陰奉陽違可以幹,直接違逆則是不行的。
畢竟,維持晉君鑿的體面就是維護國家的體面,晉國沒有體面也就等于智氏、魏氏和韓氏不存在體面。
智瑤遲疑道:“君上不至如此罷?”
韓庚很郁悶地說道:“庚欲速離‘新田’往西。”
懂了,韓氏要用最快的速度造成既定事實。
智瑤問道:“不若我喚宵前來,詢問宮内之事?”
韓庚之前還在遲疑,一有決定就顯得比較有氣魄的樣子,說道:“西向已成事實!”
韓氏好不容易才拉上狐氏當打手,花了差不多一年的時間準備再次西征,哪怕發生波瀾的事情機率極小,還是不願意讓一應準備付之流水。
智瑤隻好說道:“若君上遣人追趕,必在庚之身後,兩國交戰方有會面之時。”
韓庚重重點頭,行禮告辭了。
随後,事态的進展倒是顯示出了韓庚的先見之明。
秦國使節團就是想走晉君鑿的路線,先談曆代姻親的美好,再拿出豐厚的禮物,意思就一個:好好管一管自己的臣子,别讓他再來侵犯秦國了。
講實話就是,晉君鑿即位之後幾乎沒有品嘗過權力的甘美,好不容易碰上了一次,越缺什麽就越迫切想要得到什麽,再被趙稷一陣忽悠,果然答應會約束韓氏。
“若寡人下令罷止西征,韓卿可會從命?”晉君鑿完全是拿程宵當心腹看待的。
程宵很認真地想了想,老實巴交地答道:“韓氏或将不允?”
晉君鑿先是瞪大雙眼,随後氣餒,沉默了一小會又問道:“如使下軍将傳令,可行?”
爲什麽不是讓作爲“元戎”的智申出動?晉國還有不知道智氏和代行“元戎”權柄的人是智瑤的嗎???
程宵又是想了一下,點頭說道:“可行。”
晉君鑿卻是自己又遲疑了,一再欲言又止之後,比較喪氣地說道:“下軍将待寡人有禮。奈何寡人深怕下軍将,畏之如虎,不敢與言也。”
智瑤才不會在一些小事上落人口舌,該優待晉君鑿的一點沒少,相反物質方面的供應極度充足。
然而,有些人就是那樣,不吹胡子瞪眼,僅僅是安安靜靜地坐在那裏,偏偏就是一副極有威嚴的氣質,使得人們打從心裏感到敬畏,乃至于連搭話都不敢。
威勢當然不是憑空得來,無非就是做成了太多的事情,再加上手裏的實力太強,搞出了一圈又一圈的光環,越是了解這人做過又做成了什麽事情,心裏的敬畏感就會越深。
程宵深有同感地說道:“天下何人不懼瑤也?”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