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昊很是滿意。
立即投入使用。
建築的進度因此大大加快。
李昊投入到如火似荼的建設中,要好好打造自己的一片樂土。
與此同時。
嶺南和北方桃源國,也得到了煉鋼技術。
這煤礦在什麽地方都會有一定資源,桃源國自然也不缺煤礦,畢竟都有将近三州之地,随便弄點煤礦都能夠挖到足以使用的煤炭。
因而自然也煉制出來了大量的鋼鐵。
這些鋼鐵先是打造成兵器和盔甲。
除了李昊的一萬五千系統兵以外,其他的十幾萬突厥和大唐兵,用的盔甲都還是普通的皮甲,有的甚至連皮甲都沒有,都是來到桃源國之後,曹純和公孫瓒重新給他們裝備了一下,這才讓這十幾萬兵有了自己的盔甲。
現在有了這鋼鐵做的盔甲之後,許多士兵都是第一次穿上盔甲。
防禦能力那是不用說了,若是用以前的刀去砍,根本就砍不動,最多也就是讓鋼鐵上面有一道凹痕而已。
而那以前的老刀,那都得崩了缺口。
這在戰場上,那真的是可以保命的好東西。
而這新的兵器,既然是由精鋼打造,自然是威力大了許多。
現在一砍之下,連石頭都能夠一分爲二,普通的皮甲都扛不住這樣的鋒利,也就隻有那大唐最好的盔甲,才能夠扛得住這精鋼刀的砍擊吧。
可是大唐最好的盔甲,恐怕連一千人都裝備不齊,那是真正的好東西,一般情況下也就隻有将領這個級别的才有資格裝備一下。
這也是将領在戰場上能夠沖鋒陷陣,大殺特殺的原因所在。
裝備得到更新後,李昊麾下的士兵們戰鬥力再度加強了整整一個檔次!
本身李昊麾下的士兵戰鬥力就已經非常強大,現在更是如虎添翼。
按曹純和公孫瓒的估計,同時代的士兵,哪怕是最爲精銳的存在,恐怕都沒辦法在自己這十幾萬士兵面前走過十招!
因爲雙方的差距實在太大了!
這十幾萬軍隊,每一個人都是精兵,無論是武器裝備,還是吃喝訓練,都可以說是這個時代的巅峰!
以一敵十都不成問題!
曹純和公孫瓒也是前所未有的信心強烈。
現在的他們,便是直接跟大唐開戰都很有信心。
隻不過現在如果打起來,自己這邊不免還是會死傷慘重,所以還需要再發展一段時間。
曹純和公孫瓒都不着急。
現在周邊地區都還沒有徹底消化完,先把自己的勢力鞏固了,然後再一個小國一個小國這樣的吞下去,擴大自己的勢力。
……
長安城。
太極宮。
李世民的書房。
突然有侍衛闖了進來,這侍衛能夠闖進來,說明他身上有可以闖宮的令牌,這都是有任務的人。
“報!陛下,有緊急軍情!”
李世民正在處理奏折,擡頭看到自己派出去的斥候,問道:
“發生什麽事?”
那侍衛說道:“陛下,我們通往西域的商路,途經高昌國,現在已經被高昌國國主麴文泰給堵住了,麴文泰殺了我們的商人,奪了我們的貨,揚言要和西突厥的統葉護可汗一起打我們大唐!”
李世民不由皺眉。
高昌國是一個小國家,不過這個國家跟大唐距離比較遠,處于東突厥和西突厥的中間,因爲兩大突厥國都需要一個緩沖地帶,故而有了高昌國的生存空間。
眼下東突厥衰弱,這高昌國的國主麴文泰就投靠了西突厥。
并且現在看起來,大有替西突厥搖旗呐喊的意思。
似乎是在打頭陣,試探大唐的态度。
李世民命人賞賜了侍衛,然後讓侍衛出去。
之後便召見了幾位心腹大臣。
長孫無忌,房玄齡,杜如晦,李靖,程咬金,秦叔寶等人。
這幾名臣子聽到高昌國國主居然敢如此侮辱大唐,都不由微微一驚。
不知道這麴文泰是吃了什麽熊心豹子膽,居然敢跟大唐作對。
很快,長孫無忌等人也猜測到,這十有八九是有西突厥在麴文泰背後撐腰。
換而言之,大唐所面對的,并非僅僅隻是高昌國。
而是高昌國背後的西突厥。
李世民問道:“你們有什麽看法嗎?”
李靖鎮守邊關,最有發言權,說道:“陛下,以臣之見,這鬧不好便是我們和西突厥大戰的征兆。”
“和西突厥大戰倒沒什麽,可是我們眼下兵力不是很足,雖然國力有所恢複,但要想供應千裏之外的後勤,還是十分困難。”
“換而言之,如果我們現在就跟高昌國打起來,就算我們費了很大力氣,拿下了高昌國,但西突厥一定不會視而不見,說不定他們就等着我們進攻高昌國,然後包我們餃子。”
李世民點點頭。
李靖分析的很有道理。
李世民深吸了口氣,說道:
“李藥師說的不錯,這很有可能是西突厥設的一個圈套,以高昌國爲誘餌,讓我們去攻打高昌國,然後我們遠征作戰,而西突厥卻可以以逸待勞,到時候我們被前後夾擊的話,很有可能會輸!”
李世民說出這一判斷之後,神色更加凝重。
長孫無忌等人也已經明白這一形勢的困難。
現在若是攻打高昌國,以大唐的國力,就算是想赢,也要付出相當的代價,而且如果這個時候還要再跟西突厥打一場的話,那大唐要付出的代價就更大。
即便赢也必然會是慘勝。
可是如果不攻打的話,高昌國就這麽堵住你的商路,你的東西就甭想往西域銷售。
這可是大大砍了李世民的收入。
這商人們做外貿生意,可都是要給李世民繳稅的。
光是通往西域的這條絲綢之路,每年都不知道有多少錢可以收歸國庫。
最重要的是,如果不能教訓高昌國主麴文泰的話,他大唐皇帝李世民的威嚴,未免就下降許多。
人家殺了你大唐人,結果你大唐皇帝連個屁都不敢放,那看來你大唐也沒什麽料子啊。
這的确十分難以選擇。
打,就可能要付出慘勝的代價。
不打,也要背負罵名。
不管打還是不打,都是損害極大的。
因而李世民很是煩惱。
這是一個難以兩全的問題。
故而幾位名臣也沒什麽好主意。
本來這世上的事,哪有那麽多兩全其美的。
很多時候,必然是要付出代價的,隻不過有的時候需要加以權衡罷了。
李世民最終說道:
“朕覺得,我們還是應該派出一支軍隊去試探一下。”
“若是容易攻下來,就先攻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