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對于内門弟子,無極星宮一貫的原則是難進難出,想要出山曆練必須經過靈神相應的考驗,在靈神模拟當地修士、妖獸的神通法術對抗中得以全身而退。
對于接受考驗的弟子,必須要将自己想要曆練的區域的所在地理、勢力分布、地域特産了解清楚,最後在通過靈神考驗後,還要寫文章分析應對的思路,如何破解,并且要附上詳細的數據。
最後這些文章還要在靈神的數據庫中備份,以備日後有其他用途。
本來陳元化沒打算出山曆練的,如果能在宗門待着,他願意一直待到神功大成,宇内無敵之後再出山。
但後來因爲一件事情,陳元化改變了自己的想法。
因爲完成了計劃的課業,時間空餘了出來,陳元化啓動了久違的太始乾元鏡,開始了達到脫胎境的第一次投影。
說實話,他已經很久沒有用過投影了,因爲這個功能雖然很強大,但對于有完整傳承,詳細到不能再詳細的數據庫支持的陳元化來說,隻剩一些漲見識的作用了,自家的神功妙法都修煉不及,哪裏有空貪圖别家的法門。
最多是尋找一些有助于自身發展的人物,利用他的見識來開拓自己的思路,而非是不管用不用得上,一股腦地往自己腦子裏搬。
雖然在元神運轉之下,這些冗餘信息也不是沒地方處理,但多了總歸是不好。
這一次投影,他沒有指定特定的分類,而是選擇了随機,選到誰就是誰,結果遇到了一個有趣的對手。
對方一身道士模樣打扮,擅長使用符法,各種各樣的符箓在他手中被玩的花樣百出,單論符法而言,這位修士比旁門中同樣精擅符法的蓬萊派修士更勝一籌。
陳元化費了很大的功夫才将他擊敗。
道人所修行的符法體系更是讓陳元化大開眼界,不同于蓬萊派還在将符箓從護道之器轉變爲求道之器的過渡階段,他們的修行是一套完整的體系,符法的提升就是道途的精進。
那套《天垣本命金符》中蘊含的名爲諸天飛星的符法體系讓陳元化歎爲觀止,其中有十三道符法脈絡,每道脈絡又能相互組合,達成千變萬化的成就,雖然隻有一套符法,但在不同的人手中都能有不同的變化。
《天垣本命金符》和無極星宮一樣,以星辰爲脈絡,但體系比無極星宮完善不少。
修煉這門符法需要修成六個九曜符、六個十二元辰符、十二個二十八宿符、十二個周天星數符,将這三十六個符練成真符種子,然後以這三十六道符種構建出本命金符,最後在三垣星宮中寄托自己的命星。
符法既是護道之法,又是求道之法,可惜,道人并未得傳全套的法門,展現在陳元化面前的隻是《天垣本命金符》的殘篇,未能窺見全貌。
但是從看到的殘篇可以看出,《天垣本命金符》在修行之道的造詣上,雖然未見得比無極星宮的《太上導引三光寶真妙經》更加高妙,但底層脈絡上卻是要完備許多。
本來還不覺得,這下和别家的一對比,感覺就出來了,做爲以星宮爲名的門派,無極星宮的功法不可謂不強,秘法也不可謂不多,但是好像沒有完全串聯成一個整體。
每一個派系的功法在自己的體系内還好,但整體來看聯系不夠緊密,如果放在當世來看,已經算是比較完備的了,但還是和《天垣本命金符》有所差距。
作爲無極星宮未來的繼承人,陳元化覺得自己日後有必要爲無極星宮補足這個缺陷。
本來陳元化是打算待他日神功大成之日再做這件事,但從道人的感悟中,陳元化看到了一篇名爲《歸宮入垣》的法門。
此法本來是爲了修行《天垣本命金符》因爲一時時運不濟,未能找準自己的命星所在,迷失在茫茫星海之中的修士準備的補救之法。
修行此法,遵循諸天星象法理,理論上能一路從無名雜星遷移到四象二十八星宿,再直上三垣,最後登上至尊至貴的紫微垣。
若是能通過這《歸宮入垣》的法門便覽四象星宮,最後登上紫微星,陳元化對于星象的理解絕對會超出不少人的想象。
陳元化在下院修成星命術時,就覺醒了自己的命星,位于玄武星宿的“北落師門”。
三垣以北爲玄武星宿,壬癸水,卦主坎,太陰化生,虛危表質,龜蛇台形,盤遊九地,統攝萬靈,玄冥深邃,爲水之道。
寄托星辰遵從的乃是天人感應之理,不同性情的人所寄托的星辰自然不同。
當時陳元化暗中蟄伏,心思幽幽,與玄武星宿自然相互契合。
若是想要遷移到其他三大星宿,最佳的方式就是順從其他三大星宿的變化,以此來實現的不同星宿之前的躍遷。
若是如此的話,出門遊曆或許就是一個不錯的方式,避開了宗門無處不在的靈神,即使做出一些與平時不相符的事情也沒關系,之後行事的變化也可以說是在曆練的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事物。
少年人的心性沒有徹底定下來,發生一些不算惡性的改變也是可以容忍的。
心中有了出山遊曆的想法後,陳元化便打開靈神的資料庫,尋找合适的地點。
經過重重思考,陳元化最後沒有選擇太遠的地方,而是選擇了東海。
不僅因爲東海是無極星宮的勢力範圍,相對來說比較安全,還因爲他現在命星在玄武星宿,自身修行的三光神水也符合水之道,在大海上能保持最佳的狀态,能夠最大限度地體悟水之道。
在領悟玄武星宿的特質之後,陳元化就能以移宮歸垣之法遊走諸天星辰,爲日後整肅星宮法門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