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人都以廣研天下宗教門派爲己任,希望能尋出悟破生死的大道,亦是修行佛法之地。
不同的是,慈航靜齋每每于中原處于亂世時,就派出門人訪尋自家認定的真命天子,想爲天下撥亂反正,達成自家想象中的太平盛世。
而靜念禅院很少派遣門下弟子行走江湖,甘願扮演輔助角色,不和慈航靜齋搶奪主導地位,安心發展自己的勢力。
這并不是靜念禅院的僧人名利淡薄,而是作爲一個有錢的廟宇,靜念禅院隻需要安心過好自己的生活就行了,憑借自家的勢力,能過得很安穩。
慈航靜齋不同,作爲一個全部都是女性的門派,先天上就有劣勢,隻有強烈地表現自己,保持超高的曝光度和知名度,才能維持自己在佛門的地位。沒有足夠的知名度,哪怕慈航靜齋實力不俗,也會被一些色膽包天的勢力盯上。
本來一開始隻是無奈之舉,但在某次行動的過程中,慈航靜齋收獲了一大批不求回報的高質量添狗,一下子有了許多曾經不曾有過的便利。
那次的經曆打開了慈航靜齋通往新世界的大門,嘗到了甜頭的慈航靜齋在一條不歸路上越走越遠。
原本靠着自己相對于正統派更強的武力,慈航靜齋與靜念禅院扛着佛門的大旗爲自己做了不少的事情,搞得江湖上這兩大門派的聲望越來越高,普通的江湖人物提起佛門首先想到的就是它們。
現在佛門正統派有了屬于自己的大宗師,對于慈航靜齋與靜念禅院來說是個不太好的消息,這意味着它們靠着武力鸠占鵲巢,讓佛門正統門人讓步的時代結束了。
現在它們要想的是怎麽與陳元化達成一緻,讓他們的損失減少到最低。
陳元化一路坐着烏蒙船沿長江西去,在到達虎跳峽前登岸,改走陸路。在到有長江第一灣之稱的石鼓後,繼續沿江南下,行了約莫有一日的光景,便來到了位于江東的雨蒙山,傳說中的慈航靜齋便位于此山的帝踏峰之上。
在山間行走了大約一炷香的功夫,陳元化來到了一座風景秀麗,山間被雲霧所籠罩的山峰,此處便是慈航靜齋的山門所在-帝踏峰。
陳元化特意外放了一絲自己的氣機,畢竟自己是守邀前來拜訪的,總要通知主人一聲。
山巅之上一群古樸的建築隐隐約約地顯露于雲霧之中,顯得缥缈自在,有一種飄飄欲仙的的感覺。
這幫假尼姑倒是好雅緻,比建康那些老和尚的品味更高一點,難怪在江湖上聲望那麽高,從山門就能看出一點門道。
走進雲霧,一邊在心中點評,一邊穿過山門的神秘陣法,沿着陡峭的山間小道,一路上前,走了一會,來到一處石牌匾,兩邊分别銘刻“家在此山中,雲深不知處”。
越過石牌匾,陳元化來到一處名爲七重門的著名景點,因爲有七道挂着有蓮花紋飾的門環的木門而得名。此時,已經有三道人影站立在山道之側等候他的到來,其中一大一小兩個帶發比丘,一個老和尚。
這三人都是感應到陳元化特意外放的氣機後來此等候的,對于這位佛門新晉大宗師,三人都不敢怠慢,姿态比面對道門那位大宗師時低了不少,畢竟道門那位還要顧忌整個佛門,而這位要是要懲戒她們,佛門的人隻會不聞不問。
“道衍見過諸位佛友。”陳元化首先向衆人行了一個佛禮。
“汲初瑤攜徒梵清慧見過道衍大師。”
“虛淵見過道衍大師。”
三人連忙向陳元化回禮。
比起邊上兩位大小美女,陳元化對于老和尚的法号更有興趣。
有這樣一個法号的老和尚做客,慈航靜齋以後遭了災都不冤。
在三人的引路之下,陳元化走過了七重門,又跨過了一道棗紅色的正門,又穿過了一個三分之一個标準足球場大小的廣場後,來到了主殿-慈航殿。
......
坐在慈航靜齋特意安排的靜室,看到手中的秘籍,陳元化對于慈航靜齋的節操有了一個直觀的認知,感情《慈航劍典》就是你們的對正道大宗師寶具是吧!
對于《慈航劍典》,陳元化還是有點期待的。倒不是對《慈航劍典》本身有什麽訴求,主要是好奇《道心種魔大法》。
慈航靜齋創派祖師地尼在白馬寺研習佛法時,遇上魔門第一代邪帝謝眺,兩人曾相戀,地尼亦曾翻閱過《道心種魔大法》和《魔道随想錄》,但最終因兩人對佛門理念的分歧導緻分手。
地尼其後遁入空門,四十歲坐枯禅時頓悟,離開佛門,融會佛道兩家功法,創出彼岸劍訣,之後又融入魔門精要,創造出《慈航劍典》。
因爲地尼從魔門《天魔策》中窺得破碎虛空和修煉内丹之法,而變化出道胎與死關之法。所以某種程度上來講,慈航靜齋算是除了兩派六宗外之外魔門第九個分支宗派。
通過觀看《慈航劍典》,再加上《紫血大法》中蘊含的部分天魔奧義,陳元化有一定機會能參悟出《道心種魔大法》的奧義。
雖然四大奇書中,《慈航劍典》就像是個湊數的,表現力還不如《黃天大法》、《禦盡萬法根源智經》、《藏密智能書》和《十柱大乘功》這些二線神功,但是隻憑它與《道心種魔大法》千絲萬縷的聯系就能讓它跻身四大功法之列。
畢竟《道心種魔大法》和《長生訣》都與《戰神圖錄》有關,四舍五入之下,《慈航劍典》也是從《戰神圖錄》中演化而來的分支的分支。
“江湖傳聞散人甯道奇觀看《慈航劍典》之後當即吐血,身受重創,雖其中多半是慈航靜齋爲自己造的勢,但應該有點真東西。”
懷着好奇,陳元化開始翻閱這部傳奇的功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