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毅的這種學制,一個東江鎮少年到大學畢業,基本隻學到簡易數學,識字,世界地圖,國内外曆史,然後就是會射箭,騎馬,并擁有各種專業技能。
文化水平估計和後世小學生三四年級差不多,技能相當于後世的職業技校。
這也是丁毅現在急需的。
至于科學家,物理化學什麽,那不是他現在能考慮的,也不是他現在能培養出來的。
考慮到選擇專業時的平衡,雖然沒有專門培養當官的儒學,但所有專業的人,畢業後都有機會當文官。
必竟這個時代的人都想讀書考上官員,而丁毅這邊不靠儒學,學什麽都能當官,從而保證他們能選擇不同的專業。
而在東江鎮,無論工匠還是造船醫士,工資都很高,這保證了每個專業都要有人去學。
按丁毅這麽改革,丁毅治下四十多萬人,假設以學生2萬計,若幹年後,就是兩萬專業人才,并且每年都能出幾千人才給他用。
李氏和洪安書聽着丁毅這樣的安排,都眼睛大亮, 佩服的不得了。
“雖然前期我們會很辛苦, 很艱難,但一旦踏上正軌,照這麽進行下去,以後每年, 我們東江鎮最少都有幾千人才出來啊。”洪安書和李氏齊齊歎道。
“都是人才不敢說, 但我相信都能用。”丁毅笑道。
兩人歎服。
建這麽多學校,最大的難點是老師和課程。
好在丁毅在這邊多年經營, 一直在教書讀字, 現在能當老師教教識字,簡單數學的人是有很多的。
“地理用世界地圖來教, 要告訴大夥, 這世界很大,地是圓的。”
歐州這時已經有相對完整的世界地圖,連非州都已經标注進去,雖不夠全面, 但丁毅打算自己再補一補, 把世界七大洲補齊, 然後該知道的國家标準一下, 就可以當教材用。
這種學課也很簡單, 隻要讓學生知道地球是圓的,各國家具體位置就行, 省的很多大明人以爲這天下隻有大明朝最大, 是天朝上邦。
學地理是讓他們看看,大明之外, 還有很廣闊的領土。
李氏這時提到男女分班和課程的問題。
因爲之前,宋哲在時, 是男女分班的,且女生學的和男生不同。
按丁毅現在的要求, 小學就要學騎馬和隊列,可能并不适合女生。
丁毅說, 小學都要學, 男女生都要學, 隊列和騎馬,隻要學會, 又不學太精。
并且小學不分班。
中學也不分班, 中學多了射箭和打铳,女生學打铳, 男生即要學射箭,又要學打铳, 但女生如果主動學射箭,并射的好, 可以加分。
李氏和洪安書面面相觑,這樣以後丁大人治下, 個個皆能成兵啊?
大學後分專業, 基本也等于分班,女生優先學醫生, 老師,後勤, 農事等,男生優先學制铳,造炮等。
丁毅讓兩人組織學校的老師先準備課程教材,選擇老師, 建造學校, 所有課程和老師選好後, 報丁毅過目,有些教材,他可能會添加删減。
兩人一一答應。
這次學校改革十分巨大,加上要新建大量的學校,估計兩三年甚至更長的時間才能完全到位。
這樣一改革後,原軍隊的掃盲班就沒有了。
但這些年丁毅一直在掃盲,基本全軍七成以上都能識字。
以後就改到訓練司内部進行。
之前訓練司成立的目的,是爲升職的軍官進行再培訓,同時讓丁毅一個個認識,接見新的軍官。
有的人一年升幾次,就沒必要培訓多少次。
以後選批教書先生到訓練司, 主要負責爲軍官們掃盲, 和以前一樣,每年每軍官要進去一個月, 考試合格後就不用進。
軍士的掃盲, 則有各部自己進行,五天上一節課。
——
兩天後,一隊船從日本歸來,去日本賣火铳火炮的佛朗,沈志祥,許爾顯又一次回家,除了帶了大量的礦外,還帶了個消息。
他的嶽父松蒲隆信想見丁毅,有要事相商,另外丁毅的小公子松蒲信長也快兩周歲啦。
松蒲信長?丁毅聽到自己日本兒子這名字,半天無語。
這名字據說是松蒲隆信取的,也沒問過丁毅,看這名字,松蒲隆信的想法很大啊。
我在日本也有個兒子?丁毅的心情突然變的很奇怪的。
他常年不去日本,這會才想起來,自己還有個兒子在日本。
鄭芝龍也有個兒子留在日本,之前丁毅還覺的他有點冷漠,現在想想,自己和鄭芝龍也差不多。
看來又要出去一趟?
在1633年11月時,丁毅留尚可喜帶兵兩千駐守石見銀山,當時說好,兩年後輪換。
不但尚可喜要回來,那邊的兵馬離開旅順兩年,也要回來,不然時間長了,人心就容易亂。
丁毅當下決定,調許必成兩千兵馬去換尚可喜,同樣是兩年輪換。
旅順這邊九月準備,十月底出發,到日本正好十一月,輪換尚可喜。
又鑒于現在北溝城已建,基本能把後金擋在蓋州,丁毅又可以出去浪。
于是崇祯八年8月中旬,剛剛建好北溝城沒多久後,丁毅召集諸将開會。
這次一開會,丁毅就讓阮思青先說。
阮思青指着桌上的沙盤地圖道:“荷蘭人占領大員(台灣)後,建了座熱蘭遮城,1632年完成第一期,現在還在日益完善中,在海對岸還有羅岷西亞堡-——”
現場諸将頓時神色各異,似乎感覺到了什麽。
阮思青在大員近半年,三個月在熱蘭遮城,兩個月跑遍大員西部和北部。
據他說,現在鄭芝龍的移民占據了北部和西部,主要以囤田爲主,但是他沒有建立有效的行政機構,所以那邊的管理不像大明府州,大多都靠當地移民自己處理。
目前北部大概有一萬多人,西部大概有二萬多人,約三萬多原泉州等地的明人百姓。
荷蘭在西南的熱蘭遮城有1500兵力左右,并且每年都在變化,因爲他不是荷蘭官方的部隊,是一個公司組織,上級軍官福利很好,低層士兵工資很低,很多人都經常不值班,不站崗,到處去賺錢,組織紀律有點差,還有荷蘭士兵到福建沿海後,直接逃走不回去的現象發生。
荷蘭人在當地用大量的田引誘明人百姓移民,用糧食引誘原住民,共同爲他們種植甘蔗來制糧,目前已經有一萬多百姓在熱蘭遮城四周。
前幾年荷蘭人主要經營貿易爲主,随着鄭芝龍獨霸海上,他們向鄭妥協,得到了貿易路線和許可,便開始在大員發動征服戰争。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