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現在想問大家夥一個問題,爲什麽要發展工商,這條路能給大明帶來什麽好處?”朱元璋插着手,皺着眉頭問道。
衆人微微發怔,什麽意思?我們讨論了這麽久,陛下連這個最基本的問題都不知道?
不會吧!
就在大家夥陷入震驚的時候,朱标突然道:“回父皇的話,不走工商的路子,依舊是男耕女織,手工作坊,不過是把生絲織成絲綢,能增加些收入,貼補家用罷了。可如果能使用機器,一台織機,頂得上六十四台,數十倍增加,從一個作坊,就能收取幾十倍的賦稅,稅金充裕,朝廷才能做以往做不到的事情,成就前朝達不到的功業!”
朱标說完之後,老朱微微點頭,他扭頭又看了看李善長,“李先生,你看太子所說,是不是有道理?”
李善長連忙回答道:“上位,現在遍地作坊,家家戶戶,稅務部這邊,确實不好征稅,宛如一頭亂發,怎麽也抓不起來。朝廷管不到,地方衙門就會插手,中飽私囊,盤剝百姓,又會如曆次貪墨大案一般,後患無窮!”
這也就是今天這個環境,朱标又提前保證過,老李也算是說了實話。前面已經設立了稅務部,爲什麽還沒有起到作用?水師走私,還會那麽猖狂?
問題就在這裏,設立一個部之後,就要有相應的财力,人力支持,稅務部收錢的,還會缺錢嗎?
沒錯,畢竟征稅也是要成本的。
這些年來,稅務部能管得了的,就是幾條水道,幾個關鍵的稅卡,也包括應天,蘇州幾個大城市,别的地方,根本管不到。
讓稅務部去追查稅賦,大約就會出現以下場景……想要收稅可以,但是請增加辦事人員,配屬足夠的官吏,然後才能征稅。
可增加人員,配屬官吏,就要花錢,朝廷缺錢,才要征稅,你們不征稅,朝廷哪來的錢?
你們不給人,我們怎麽收錢?
伱們不收錢,我們拿什麽養人?
……
事情到了這一步,基本又成了無解的了。
其實審視大明朝的稅賦,會有種很無奈的感覺。
田賦這一塊,就算沒有兼并土地,大家夥都按照規矩納賦,也是有上限的,根本突破不了。
商稅這一塊,不管怎麽想辦法,始終存在征稅成本的問題。
遍地小作坊,小農經濟。
幾十萬個征稅對象,甚至更多……每家隻有仨瓜倆棗的稅金,不管怎麽征收,使用什麽方式,能進入國庫的都是非常有限的。
甚至搞不好還會賠錢。
剩下的鹽稅、關稅、礦産,隻能說不無小補,但是改變不了大局。
如果再把土地兼并,官吏貪墨,人口膨脹等等情況算進去,那幾乎就是無解的死局。
也難怪出道即巅峰,剩下的時間就是維持着,想要做大做強,再創輝煌,那是絕對不可能的。
毫不擴張講,現在朱元璋還壓得住,一旦老朱沒了,鹽稅、田賦、關稅,全都會銳減,與此同時,官員的俸祿等項,又會驟然增加。
财政危機轉瞬而至,要不就學朱允炆,開始削藩?
又或者奉天靖難?
反正怎麽看都挺無奈的。
治國當真不是一件容易事。
所以從很早開始,張希孟就一直倡導發展工商,走出一條新路……結果這條路走得跌跌撞撞,條件最好的蘇州,竟然也沒有走出來。
北平就是唯一的希望,如果北平還不成,那大家夥就真的隻能洗洗睡了。
朱元璋又向幾個人提出了問題,在場衆人,紛紛盡力解答,談到了最後,老朱的心情還挺好的。
“給每一位卿家包二斤新茶,算是咱給大家夥的禮物。往後這種會要多辦,不光是工商的事情,其他緊要的事情,也是這樣,你們開誠布公,咱虛心納谏!”
好家夥,居然能從老朱的手裏,拿到賞賜,實在是不容易。
這二斤貢茶,應該送到祖宗祠堂供起來才對……不成,徐達不許官員修建祠堂,那就隻有藏在家裏頭了。
大家夥帶着各種心思,相繼散去。
朱元璋低聲道:“妹子,标兒,咱們三口人一起吃頓飯,有些話再仔細說說。”
馬皇後微微一怔,很快點頭,“那敢情好,我下廚吧!你們爺倆聊聊。”
馬皇後這一走,隻剩下老朱和朱标。
這爺倆相對半晌,到底是老朱先笑道:“你這次安排不錯,那幾位都說了實話,讓咱開了眼界。過去,是咱淺薄了!”
朱标也苦笑道:“父皇,其實真正看透這一步的,就是張先生。他早就意識到了,所以才布局北平,希望能從北平突破。”
朱元璋點頭道:“張先生的本事,自然是不用說的。隻是咱想問你,你四弟朱棣,他能扛得起來這麽大的事情嗎?”
這是個老問題了,朱元璋再度提起來。
朱标沉吟良久,反而問道:“父皇覺得,要什麽人才能把生意辦好?”
老朱怔了一下,苦笑道:“咱一時還真不好說,隻是你四弟太跳脫,雖然有些手段,到底不是那麽讨人喜歡,兄弟之間,也不是那麽老實。膽子又大,心思也多……咱着實有些擔心!”
朱标低着頭,默默沉吟,半晌才擡起頭,“父皇,四弟如何,孩兒不好說。但是讓孩兒去主持北平的工商業,隻怕是寸步難行!”
朱标說得很認真,并不是自謙的話。
一所北平大學堂,每年三五百萬貫的投入。
幾千架織機,沒有百萬投入,也是不可能的。
然後還要采買原料,向外面銷售,雇傭工匠,訓練工人……
亂七八糟的算下來,又是幾百萬貫!
這是維持北平工商業的必須支出。
事情落到朱标身上,他能下得去決心嗎?
秦王朱樉,晉王朱棡,還有其他的兄弟,還有那麽些朝臣,各地都伸着手,想要發展……中原要治水,西南要修路,嶺南要興學。
誰都一肚子道理,誰說的都是對的。
隻是一條,大明朝的資源就這麽點,如果跟撒胡椒面似的,到處揚下去,那基本上屁用沒用,依舊是在爛泥潭裏打轉轉兒。
老朱沉吟再三,才緩緩道:“這麽看起來,當真隻有這一個辦法了。”
朱标用力颔首。
父子又陷入了短暫的沉默。
正在這時候,有香氣飄來,馬皇後已經将飯菜準備妥當。
朱元璋在起身之際,突然道:“朱标,從今往後,你負責監國吧!”
朱标猛地一怔,不敢置信看着老爹。
“父皇春秋正盛,精力充沛,如何能讓孩兒監國?這不妥當!”
老朱笑着拍了拍朱标的肩頭,“不用說了,父皇覺得很妥當!你要是一定推脫,那就隻負責有關工商的部分,其他的事情,你可以不管。”
朱标怔了怔,終于點頭,算是接下了全新的位置。
一家三口坐在一起,享受着晚餐。
朱元璋突然道:“妹子,這麽多年了,你還沒去過北平吧?”
馬皇後愕然,她是沒去過,似乎進了金陵之後,她連應天都沒出過!
“這樣吧,過些時候,咱和你一起巡邊,到燕山瞧瞧,看看咱和功臣們痛飲燕山的所在。也瞧瞧北平大學堂到底有多大!”
好家夥,老朱準備旅遊了,還是兩口子一起出巡。
按照往常,天子不務正業,醉心遊玩,那是要勸谏的,可今天這個氣氛,馬皇後是沒法說出口了,隻能微微點頭,“成!”
随後馬皇後又補充道:“标兒媳婦已經懷了孩子,過些時候,他也要當爹了!”
朱标當爹?
那豈不是說,自己要當爺爺了?
朱元璋終于忍不住放聲大笑,心中的郁悶,一掃而光。
新一代人,總是讓人産生無限希望。
大明不會在泥潭裏走不出來的。
絕對不會!
這一刻的朱元璋,變得格外有信心。
轉過天,朱元璋就降旨了,太子朱标結束觀政,升任監國。并且特别說明,主管工商發展事宜。
朱标終于開始正式參與朝政。
就在大家夥萬分期待,覺得太子爺會有什麽不一般的手段之時……朱标突然宣布一道讓人摸不着頭腦的命令。
朱标要求教化部拿出新的服飾,适應重建乾坤,再興華夏的要求。
而且朱标還親自去了教化部,拿出了幾件樣品,讓大家夥瞧瞧。
“這是羊毛呢的衣物,簡練保暖,筆挺方便……有朝氣,有力度,很适合學生們穿!教化部這邊,稍微琢磨一下,盡快把訂單下了就是了。”
朱标說完這話,直接就走了。
隻剩下這幫大人們面面相觑……這是什麽玩意啊?
當真要給學生穿?
怎麽看着都别扭!
衆人稍微打聽,這才弄清楚,原來是北平那邊弄出來的。
自從頒布義務教育令之後,大明的學生何止百萬!
這麽多單子,都落到朱棣手裏,這是要吃成大肥豬啊!
不行,絕對不行!
衣冠不能随便改變,朱棣藩王,也不能偏私他一個!
教化部立刻提出反對意見,隻不過剛剛送上去,就被朱标打回來,而且帶頭的兩個官吏,直接被連降三級。
俺不是跟你們商議,是給你們下命令!
(本章完)